倍可親

7.林彪死亡真相:最可信的說法!!! ZT

作者:北京板爺  於 2009-12-3 05: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關鍵詞:

以下是筆者的反駁論點:
  1、以前的分析者總是認為"飛機空中*",就必然意味著是在空中炸個粉碎--所以就不可能在地面留下著陸滑痕;飛機殘骸就不可能集中分佈;屍體散布也不可能集中,就不可能是人為操縱的迫降……。其實憑什麼一定這樣?飛機中導彈后憑什麼一定在空中炸個粉碎?為什麼就不能是飛機部份受傷受損呢--為什麼不考慮這種情況?【更多精彩,盡在★軍事第一播報★ http://jsdybb.netsh.com.cn
  256飛機在空中機翼中導彈后,完全可能只是部份被炸壞,也就是飛機受傷了--並未被炸得粉碎,所以它還能勉強飛行一段。256飛機機翼中彈后,引起大火,不過並未"粉碎",只是不能遠飛了,只能帶火迫降,並在著陸過程中也不順利,又發生了新事故--這著陸過程中的新事故的情況倒可能與調查組的分析相似了。
  所以按照筆者做出的結論也仍然可以滿足王海舉出的失事現場情況:地面有軌跡;飛機殘骸集中;屍體散布集中;"飛機接地時是完整的"。
  2、"飛機在空中起火",可能僅是彈片擊中位於右側機翼部位的油箱引起。而256飛機在機腹也有油箱(這是主油箱)。所以也可以保證:機翼中彈,所以機翼油箱*起火。迫降時,用機腹著陸,由於此前已沒時間進行盤旋耗盡燃油,所以機腹油箱破裂,燃油導致"地面大面積燃燒"。
  這樣一分析,王海在上文指出的失事現場的幾個問題,筆者的說法也能解釋得通。256飛機中彈在空中*(只炸壞一部份)失火,並進行著陸失敗是完全可能的。王海的分析不能否認"導彈擊中說"。
 
另外,還有一個飛機機翼上著名的大洞問題。
  我國駐蒙古大使許文益在《黃沙作證》一文中寫道:"……右機翼的內展部份,上有'民航'二字。'航'字旁邊有一個直徑40厘米的大洞"。又寫道:"飛機右翼根部那個直徑約40厘米的大洞,曾令人懷疑是防空導彈擊中的。但機翼的頂面並未穿透,而且洞孔形狀不規則,邊緣是向外翻的,說明它是從內部*衝擊形成的"(《林彪家族紀事》P8,P21)。
  正是由於大洞處的鋁刺是"向外翻的",所以他認為大洞"是從內部*衝擊形成的"。是著陸時油箱*引起的,這一證據想必不少讀者都聽說過。
  但是這"外翻"的證據本身就並不一定可靠。
  我國駐蒙武官孫一先對大洞的鋁刺的情形描述就不同。他在自己的書P195中描述道:"……我登上去仔細觀察,洞在翼根處中央,直徑40厘米。周圍不規則的鋁刺尖,有的朝里,有的朝外。……"。
  可見對同一個洞的鋁刺方向的描述,許文益說"外翻"--並把它作為不是導彈擊中的重要證據。孫一先說:"有的朝里,有的朝外"。我們到底聽誰的?
  在肖思科參與編寫的《林彪元帥叛逃事件最新報告》(香港中華兒女出版社2000年)一書P50,54中,他顯然採用了孫一先的說法。既然林彪問題研究專家採用了此說法,筆者也採用之。即大洞"周圍不規則的鋁刺尖,有的朝里,有的朝外"。
  在孫一先書260頁中有一段李耀文的相關分析:
  256號右翼根部的洞是油箱著火向下沖炸開的,所以翼面沒有穿透,洞口鋁刺也不規則。如果是導彈打的,不可能不穿透機翼,而鋁刺也都應該通通向里翻。
  筆者不同意這段分析!一般來說,機翼內部油箱*,則大洞的鋁刺全部"外翻"的可能性大;若是外部導彈擊中,則大洞的鋁刺全部"內翻"的可能性大。現在的情況是:鋁刺不規則,"有的朝里,有的朝外",則既有可能內部油箱*,也有可能導彈所致。所以單憑鋁刺的狀態憑什麼肯定不可能是導彈擊中?另外,導彈擊中機翼也不一定非要穿透機翼的頂面
  對於大洞問題筆者總的觀點是:不能排除大洞就是導彈擊中造成的。但是,也有可能彈著點在別處,只不過未發現。因為一方面調查組全靠照片進行研究難以精確,另一方面,一些部件已被蘇聯人拆走,現場已被破壞。
  可以這麼說:從純技術的角度,整個調查組就沒有認真考慮"256飛機僅只是被導彈擊傷,而不是立刻被擊落或擊碎"這種情況,即使在調查報告中提了一句這種情況,卻根本未展開分析,否定這種可能性--而是與分析別的情況混在一起,悄悄滑了過去。(也可參見孫一先書P276-27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15: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