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公義和利益

作者:飛雲  於 2010-2-11 06: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想|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6評論

    第一個給領導送禮的人是聰明的,因為他能得到好處。緊接著大家都給領導送禮,於是所有人又回到了原來相同的起點。通過這個過程,最終結果是:多數人都平白無故地頻繁為領導送禮,不僅得不到好處,反而勞心傷財。最後得利的人是少數,而莫名其妙的最受害的人卻很可能是那堅持公義不送禮的人。可謂一人得利,萬人受害。給醫生、老師送禮行賄的原理也一樣。

        人們指著新建的城區讚美,指責哭泣的人說:你抱怨,不就因為你的房子被拆?因為悅自己的目勝過公義。

        表面看,大家對貪官的不滿似乎佔據道德優勢,可是有幾個人能夠問心無愧地說:我若當官必不貪!所以,若沒有公義,換誰上位都一樣,任何抱怨都枉然。

        為牛奶加人造蛋白的人是聰明的,因為他自己絕對不喝那奶,卻可以降低成本讓別人喝、掙別人的錢。不過在他竊竊自喜的慶功宴上,他卻不知不覺地喝著其他聰明人為他特別預備的慶功酒。給別人建造樓歪歪的建築商,他哪裡知道自己的高級別墅是以木代鋼的。所以一旦沒有了公義,為別人準備的人造蛋白,會化成工業酒精返回自己的口腹;為他人建築的樓歪歪,自己也必住在其中。

        為了此一時的利益,孔子被打倒了;為了彼一時的利益,沒過多久孔子又被扶起來了。時間雖短,卻讓人看到:原來象徵中國文化的孔子只是塊有用就用沒用就扔的敲門磚。逆反之下,孔子或曰中國文化中公義的成分也就這樣被徹底斷送了。最近對電影院里「熱」《孔子》的冷反應就很能說明問題。

        因為沒有公義,所以我們今天說:富人都十惡不赦,明天就能面不改色地改口:先富者光榮。當面對紅衛兵的批鬥時就想起了公義,於是就尋求憲法保護;但是你可曾記得之前和別人鬥法時,你的憲法在何方、你的公義又在哪裡?

        缺乏公義者之間,因為價值尺度都是相對的,所以他們彼此也無所適從,翻起臉來讓川劇變臉大師都自嘆不如:老大哥很快成了蘇修,蘇修很快又變成了夥伴;同志加兄弟一夜之間勢不兩立,打著打著又握手言和……讀到這裡,有人早已按捺不住:美國也是如此,甚至還不如天朝,比如……。先不論美國如何,我想說的是:動輒把美國抬出來,本身就是缺乏公義的典型癥狀。因為我們不去省察自己的行為是否公義,反而下意識地無形中把美國作為了公義的榜樣。殊不知,鄰居罵人並不能成為自己打人的緣由。

        因為缺乏公義只有利益,我們不去感恩自己在困難時刻得到的幫助,反而一口咬定:他幫我無非是想從我身上獲利。

         國際社會正在加緊逼迫伊朗和朝鮮棄核,因為稍微有點記憶的人,都不會懷疑那些曾經扣留大使館人員為人質、國際追殺一個作家、口稱要把某國從地圖上抹去的信用不佳的國家,一旦擁有核武它們不會鋌而走險。可是因為沒有公義,只有眼前利益,一粒芝麻也能令其智昏。就這樣我們不知不覺中,為核武國家環繞:俄國、朝鮮、印度、巴基斯坦,未來很可能還有伊朗。千萬別對我說,伊朗是我們的盟友。因為在過去的區區60年裡,我們的盟友不但遍天下、我們的盟友還走馬燈。和酒肉朋友的近鄰玩弄核遊戲來牽制萬里之外的對手,不知哪天「朋友」或自己喝多了會出什麼洋相。不知是中國古人遠交近攻的策略已經不合時宜,還是我們的子孫後代練就了核武不壞之身?

        利益和公義,猶如棋局之一步還是大勢。當奕者陶醉於自己開局就痛痛快快地把對手的5個卒子一掃而光時,其實他大勢已去。投子認輸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缺乏公義,一切從利益、特別是眼前利益出發是中國多數問題的根本癥結所在。利益是相對的,公義是絕對的;利益看得見,公義摸不著。行公義,大智若愚,必蒙福得利;單求益處,大拙若巧,最終必失利益。正如聖經所說: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xqw63 2010-2-11 07:11
樓主前半段文章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國與國的關係,似乎更複雜
伊朗是中國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和中國利益密切相關,和伊朗交惡,就等於給自己勒脖子,中國不會那麼傻
回復 異域堂 2010-2-11 07:53
利益是絕對的,所謂「公義」,實際是平衡利益的「法律」。人和人之間道德和法律就是「公義」,國和國之間「實力」決定「公義」。
回復 飛雲 2010-2-11 10:40
xqw63: 樓主前半段文章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國與國的關係,似乎更複雜
伊朗是中國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和中國利益密切相關,和伊朗交惡,就等於給自己勒脖子,中國不會那麼傻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中國經常處在兩難的境地。
回復 飛雲 2010-2-11 10:40
異域堂: 利益是絕對的,所謂「公義」,實際是平衡利益的「法律」。人和人之間道德和法律就是「公義」,國和國之間「實力」決定「公義」。
呵呵,謝謝評論。
回復 xqw63 2010-2-11 11:43
飛雲: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中國經常處在兩難的境地。
沒有辦法啊,人多、資源少,大國遏制,地域險惡。。。
回復 異域堂 2010-2-11 16:41
飛雲: 呵呵,謝謝評論。
都是過來人,聊天罷了,不客氣。常聯繫。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3: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