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醫者之惑

作者:afreeleaf  於 2022-3-20 17: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有感而發|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醫者之惑

現代醫學的發展,使人類對自身的了解,對疾病的診治有了前所未有進展。但無論現代科技如何先進,總還是會有診治不了的疾患。作為臨床醫生,也總會遇到新的難題。
這幾天本該休年假,可英國這天,又是風又是雨的,還很冷,加之新冠病毒還在英國流行,沒什麼地方可去,就想利用這幾天,做點兒加班活兒。
這兩年由於新冠病毒流行,所有的醫院都積累了大量待診病人。我們科的可能會更多一些,因為還有同事退休,沒招到新人。現在手外科的待診病人,按正常門診,估計一年都看不完。所以倘若我加點班,或許就能有助於儘快把這些累積的病人都看完。
這周每天都是整天看這些等了一年,兩年,甚至更久了的病人。儘管預約的病人數比平時的要多很多,但由於時間久了,有病人也就沒來。即便是到門診的病人,也有一些因為癥狀緩解,甚至完全消失,不再需要治療了。
短期內看了這麼多的病人,除了常見的病,創傷,還真有些不尋常的病例。比如,今天看到的一位年輕女病人,家庭醫生給醫院的信中只是簡單地介紹說,病人是在一年前練拳擊時受傷,至今未好。僅看信,感覺有些蹊蹺。的確,拳擊運動或者拳擊人或物,是很常見的手外傷原因之一。雖然女性有練習拳擊的,但很少會因此而受傷。所以看到家庭醫生介紹的病情,感到有些意外。等到病人來就診,才知道家庭醫生說的不太準確,甚至有點誤導。其實,病人是在協助男友練習拳擊時受的傷。她是用手舉著一牌子,讓男友打,沒料到練習時拳頭打偏了,擊到她的手指。當時即去了醫院拍片,好在沒骨折,可手確一直還疼。顯然,這不是普通的拳擊者的受傷或機制,因此損傷的組織結構也就明顯不一樣,診斷和治療也就和常見的拳擊傷不同了。

有時候感覺行醫看病就像做偵探一樣,儘管有現代的各種診療設備輔助,很多時候也需要醫生的邏輯推理。前兩天看到一病人,就感到很奇怪。中年女性,有正常的工作,沒外傷史。開始時只是覺得手指疼痛,有些僵硬,沒太放心上。但癥狀逐漸加重,最後除拇指,食指之外的三指屈曲呈握拳狀,不能伸直。這才想到去看家庭醫生,隨即轉診到我們醫院。但那時由於新冠疫情,沒能及時來醫院檢查。這一等就是一年多,而她的手也一直都是三個手指呈握拳狀,僅靠拇指和食指,做家務,還在上班工作。
類似的病人也曾見過,大多數是中風後遺症。重者指甲剪不了,會扎進手掌皮內,加之不易清洗,很容易導致感染。但此患者年輕,沒有過中風,所以不太可能是中風所致的屈指攣縮。
另一個常見的病是所謂的「板機指」,這病的病理是肌腱 結節阻止了手指的活動,嚴重的也會導致屈指。但這一般都是暫時性的,而且多是一個手指,即便是不能伸直,也很少會持續很久,而且檢查時也能觸摸到肌腱上的結節。
在檢查這病人時,也找不到別的病因。反覆檢查病人的手掌,也觸摸不到結節。三個手指指甲很長,應該是已經有段時間沒剪了。手指關節僵硬,幾乎固定在屈曲位。給病人注射局麻藥之後,能夠稍微掰開手指,但仍不能伸直,也沒有感覺到在「板機指」病人手指上常有的彈響。給病人打過麻藥之後,稍能逐漸部分開打手指。這時已麻木不疼了,也沒有阻止肌腱滑動的結節,問題不再是肌腱,而是關節的僵硬。綜上所述,似乎難以有合理的解釋。
但換個角度,仔細想了一下,似乎也存在著另一個可能。也許最初的時候,手指是因為疼痛,以及肌腱上的結節的阻礙,因而不能主動或被動伸直。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沒能及時診治,關節屈曲久了,軟組織攣縮,就變得完全僵硬。同時,由於肌腱不受力,結節在長時間的靜態之後,逐漸消失。所以一年以後再檢查,才會查不到結節,而只有僵硬的指關節。
這兩天在看一個破案的電視劇,想到對這些疑惑不解的病例,的確像是在破案。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afreeleaf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3: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