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高跟鞋和裹腳 舊文新發之二

作者:afreeleaf  於 2020-10-30 15: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有感而發|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翻閱數年前的舊雜誌,看到一篇讚美高跟鞋的文章,很不以為然。文章介紹,高跟鞋最早始於四百多年前的法國,據說最初是為男士騎馬方便而設計的,後來不知怎麼就成了貴婦們的寵物,逐漸在上流社會流行,成了時髦,至今仍受到女士們的青睞。

然而,從醫學健康的角度,高跟鞋並非讓人百美而無一害。相反,高跟鞋是許多足疾的病因。 許多研究顯示,高跟鞋改變了足部的承力機制,人體的重量都集中到了足的前部,尤其是大拇趾,不可避免地誘發變形和損傷,為以後的關節炎,疼痛埋下隱患。

曾經和科里的足踝醫生聊天,說到中國特有的裹足,有些不太理解。按現代的理念,裹腳應該是對幼兒的摧殘,虐待。因為男人奇特的審美觀,居然能在中國持續存在一千多年。

據史料,五代時期的李煜是裹腳的始作俑者,到元,明,清至登峰造極。清朝人方絢曾寫過一本關於小腳的書《香蓮品藻》,誇女人的小腳有三貴,曰肥,曰軟,曰秀。說腳的美醜分九品:神品上上,妙品上中,仙品上下,珍品中上,清品中中,艷品中下,逸品下上,凡品下中,贗品下下。還說了基本五式:蓮瓣,新月,和弓,竹蔭,菱角。現在看來,還真是奇葩!直到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7月, 梁啟超,譚嗣同,汪康年,康廣仁等發起成立全國性的不纏足會,在戊戍變法期間爭女權,倡導婦女解放,到民國才被逐漸禁止,禍害一千多年。


我對裹腳的了解還是來自外婆,她的腳是我唯一見過的裹腳。三寸金蓮,一點都不美。相反,看上去怪異,醜陋。變形的腳趾壓在足底,趾甲還需經常修理,稍長就刺入足底皮里,沾地就疼。走路也不穩,的確是一步三搖,真不知道老人家那幾十年是怎麼走過來的。
可當年好人家的女兒都必須裹腳,否則嫁不出去。這都是做母親的事,聽外婆說,她母親也是含淚給她裹的。一代代人,居然能承襲這陋習這麼久!就是為了滿足男人變態的審美?

相對而言,西方的高跟鞋更文明一點,而且是自己的選擇,所以至今還在流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4: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