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童年,老師

作者:afreeleaf  於 2016-4-10 17: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有感而發|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2評論

關鍵詞:小朋友, 我的老師, 台灣, 情感, 初中

那天聽到台灣的民歌《童年》,想到我們小的時候。和台灣相比,儘管我們當時在大陸的生活條件很不相同,可孩童的天地卻是如此相似!

上高中時,寫作文,曾經寫過我的老師。那時寫的是初中老師,當時自以為寫得真實,帶有情感,可並沒有得到語文老師的好評。後來一直想記記小時候上學的事,可過去四十多年了,留在記憶里的只是一個個片段,印象里還有一些的,還是教過我的老師們。

我是六歲上的學。上學是我自己吵鬧著要去的,因為一起玩的同齡小朋友都開始去上學了。還記得上學要交一點錢,自己帶個小板凳。說是學校,實際上是在農民家裡。教室是在鄰近灣子人家裡的堂屋。老師有兩個,應該是所謂的民辦教師,不拿工資的,記工分。老師的模樣已記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個年輕的男老師, 就像隔壁的大哥。剛開始沒有課本,過了一段時間才去買到。語文和算術兩門課,語文開首便是偉大領袖萬歲,萬壽無疆之類,帶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印象里那個「疆」字很難寫。算術從數數開始,計數十千百萬,倒是不難。還記得一件事,有一次不知道為什麼,隨老師一起去鎮上開會。那應該是一個特殊的榮譽,想像不到老師為什麼會帶一個上一年級的孩子去。似乎沒有別的同學,也不記得是什麼會。因為是去一天,外婆怕我餓著,專門給了我一包炒米泡帶著,當作午飯。會開了一天,小孩子不懂,也很無聊。好像是去了老師熟人那裡,和老師們一起吃的。後來說起來,外婆才知道,開會時,別人在說在聽,我卻時不時就抓一把米泡,咔嚓咔嚓邊聽邊吃,讓老師們當作笑話,說了許久。

過了一年,便轉到稍遠一點的正規學校。有真正的教室,還有個操場,不過沒有桌椅。上學的頭一天,所有的學生沒有上課,而是挖土築壘課桌。只記得兩個女老師。一個是年齡稍長,有小孩子的。另一個老師更年輕一些,好像是個下放到那裡的知青。她就住在我們教室的樓上,有時召集班幹部開會,就在她的單身宿舍里。在那時的小孩子眼裡,能去那裡也是一種特殊的榮譽,只有班幹部才能去。

中國的教育,從小就給孩子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學習好的就能當班幹部。那時還有好學生一說。城裡的好學生戴紅領巾,農村學校沒有紅領巾,只有紅小兵一說,大慨是農村的孩子買不起那塊紅布,紅小兵只有一塊小塑料牌。當時我應該也是很早就成了紅小兵,還是副班長之類的班幹部, 要不然也不會有那殊榮。還真想不起來在學校里都學了些什麼,只是記得老師開小會時總批評我上課時愛在底下說話,還讓我向一個有點殘疾的同學學習,他是班長。那時的小孩,對老師都很敬畏,而且眼裡女老師都很漂亮,說的話都會記住,不過小毛病有時很難改的。

再往後,該上四年級的時候,又轉了一次學。這次學校更正規了,不僅有木桌椅,還有個小校園。剛去時的老師是個小個子的中年女老師。記得學校有一台腳踏的風琴,每周一次的音樂課,都是在那風琴聲中,她教我們唱當時的流行歌曲。當時的學校,還時興主辦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其實也就是唱歌,跳舞之類的。我是個毫無音樂細胞的人,唱歌五音不全,開始時不知道怎麼,還被挑選出來,加入合唱隊,好在最後沒有上台過。

教我們體育的是個年輕的男老師,可能是從師專畢業不久,政治上比較紅。上體育課就是帶著玩。沒有什麼設施,除了跑步,扔手留彈之類,也玩玩球。有個藍球架,乒乓球台是水泥的,玩得多的還是小足球,不分男女,在一起瘋跑,瘋搶。

還有一個年輕的老師,沒有教我們,可是很快就出名了。那時政治運動一個接著一個,名人也不斷湧現,像黃帥,張鐵生。這先生則是第一個在學校里貼了張大字報。儘管當時聽說過大字報,可第一次看到真的,還是很驚奇。也看不太懂,好像就是用了一些時髦的報紙上的話。本以為那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開始,可響應的人寥寥無幾,再也沒有看到別人寫的。大概是學生太小,還不太懂政治。不過幾天後,校長開全校大會,專門解釋一下,說有同學反應,老師食堂用了學校農場的菜籽油,這不是事實。那大概是唯一學生寫的大字報。

後來又有好幾個男老師教過我們,好像每個老師教課的時間都不長。有位教數學的老師,特別能說。有一次上數學課,不知道怎麼就說到橋樑工程,舉例說不遠處的一個公路橋,設計是如何的仔細,設計圖都會有工程師簽名,出了問題,設計師會坐牢的。讓我牢牢記住了,可別當工程師,稍一疏忽,就得坐牢,風險太高了。還記得他和我們課下聊天,說認識一回鄉知青,文才極好,在家裡務農,可一直不放棄寫作,完成了不少短篇小說,正在寫一個大部頭的長篇小說,應該會發表的。不過後來就一直沒有下話了。倒是有一次還真見到了回鄉知青他本人,坐在他家堂屋裡,和我們這些小學生聊天,憤憤不平,說他的投稿一再被退,可在某著名雜誌上看到別人盜用了他很得意發明的一個詞語,沒處說公道啊!

還有一老師,別出心裁,自己不上課,讓學生班幹部,學習成績好的當老師,替他講課。好在他沒教過我們,當時看熱鬧,也算是新生事物,沒人敢幹預。

童年在農村,那時沒有什麼書可看,更沒有其他娛樂,玩的東西簡單,時間多,但感覺上學更快樂一些。上學沒有壓力,也和玩差不多,只是還有不同的成年人帶著,滿足本能的好奇心和對未知的渴求。

幾十年過去,不知道那些老師們如今何在了。

 

2017 年春節,路遇小學老師,依稀還有一點點印象。近八十歲,已有點糊塗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9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秋收冬藏 2016-4-10 22:49
羅大佑最好的歌。
回復 afreeleaf 2016-4-11 14:29
秋收冬藏: 羅大佑最好的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afreeleaf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0: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