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謝盛友:細看公民社會的細節

作者:謝盛友  於 2010-6-10 05: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13評論

謝盛友:細看公民社會的細節

作者:謝盛友

妻子在自己任教的中學的停車場倒退停車,不慎將自己的車子撞到旁邊同事的車子,妻子把車子停好后,出來看一下,對方的車子沒有什麼損壞,停留了一會兒,她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時間到了,她先去上課,下課後她就開車回家了。按照德國法律,妻子應該等對方車主出現,或者報警。

第二天早上警察到我們家,要求妻子到警察局彙報事故的實況。警察說,妻子沒有及時給警察報案,而是「鄰居」 (居住在學校停車場旁邊的一戶人家,看到現場。)給警察打了電話,警察才獲知這個小事故已經發生了。警察認為,妻子的這種做法,是想逃避事故責任。

一個月後,地方檢察院來信:擅自逃離肇事現場,違反德國交通法和刑法,處罰一千歐元,禁止開車一月。

妻子不服,提出抗訴。再過一個月後,地方法院來信:某月某日將開庭審理您的抗訴。

我讓妻子立刻撤回抗訴,要求法院取消開庭。如果開庭,妻子這個官司是輸定的,從而產生的費用可能要五千歐元左右,因為對方車子沒有被撞壞的事實,不能掩蓋她逃離肇事現場的犯罪事實;因為對方車子沒有被撞壞,不是妻子說了算,而是一個官方認可的鑒定機構說了算。檢定機構經過鑒定后,車子確實沒有損壞,鑒定費用五百歐元。地方檢察院控告的是,擅自逃離肇事現場刑事罪,而不是其他。

這樣的事要是發生在國內,我肯定破口大罵:那「鄰居」吃飽飯撐著,多管閑事。然而,在德國我是另外一個看法。我認為,德國人的公民意識很高。

德意志給人的印象是很死板,我認為,德國人非常嚴謹。德意志有兩樣東西是世界任何民族無法超越的,一個是哲學,一個是音樂。德意志這個民族,遵守紀律是世界聞名的,其哲學思維非常嚴謹,但是並非死板。自由是建立在一個律的基礎上,而不是雜亂無章的自由。德國人嚴謹的哲學思維,帶來了一套「音樂般」的整體協調的秩序教育,這種教育的特點就是,讓你從小分清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我一個朋友當全職母親,她兒子三歲,上幼兒園,她就訓練孩子系鞋帶。

上小學的小孩,德國家長都會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洗碗,垃圾分類,扔垃圾等。讓小孩懂得有吃飯的權利,也有扔垃圾的義務。

德國小學的地理課本是從家門口開始,我兒子不像我,先學習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他先學習本地有哪些教堂,哪些河流,多少博物館,多少麵包店, ……盡量讓小孩熟悉自己的家園,熟悉了才有感情,對家園有了感情才會熱愛。


從小學開始,常識課的內容涵蓋如何做飯如何吃飯、交通安全知識等,三年級的學生都必須通過警察局規定的騎自行車考試。警察和有關部門會定時到中小學講課,比如消防課,遇到危險如何找緊急出口,等等等等。說來,你也許不相信,德國各個城市的消防隊,百分之九十的工作人員是義務的、自願的。當他們把居住地視為自己的家園以後,他們會熱愛自己的家園,所以成立各種各樣的互益性社團組織,比如動物保護協會、老城區保護協會,來維護自己的家園。

六年級的學生義務輪流值勤,當「替代交通警察」,早上七點至八點在主要路口指揮交通,以保障上學的小孩能夠安全到達學校,這時的學生「交通警」比真正的交通警察權力還要大。德國很多十字路口,在交通燈下面都寫著「(不要闖紅燈)給孩子作榜樣!」難怪你在德國會看到,深夜裡下大雨,哪怕沒有車輛來往,有些德國人還在那裡等到紅燈變綠,才過馬路。這就是德國人的「死板」。

德國人「死板」的教育,培育出的公民意識是,這樣的事今天發生在你身上,明天可能發生在我的身上,維護你的權益就是維護我的權益,維護權益從自己身邊最具體的事情做起。

那天,國內一位著名畫家到寒舍雅會,他說,其實,我們中國人教育小孩都很「公」呀,可是血液中又引導孩子 「私」。他還說,他在家裡教自己的兒子《論語》和《道德經》,教育小孩做好人、要有承擔、要有正義感,但是,放下課本,他們父子倆走到南京路,看到有人在打架,父子倆下意識地命令自己,立刻遠離那「是非」場所。

德國人讓小孩自己系鞋帶,中國人幫小孩系鞋帶,甚至送小孩上大學,對小孩的事情,能包攬的盡量包攬下來。

以上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德國人和我們中國人對待公民意識教育的不同態度。
什麼叫作公民意識呢?雖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但是,至少我認為,公民意識就是公民懂得作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一個國家的公民知道,他們作為公民應該擁有哪些權利,應該盡哪些義務。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這個社會就是一個整體。這個社會的每個成員,除了擁有社會給他的權利外,還應該維護這個社會的整體利益。人一旦只知道自己的權利,而不履行自己的義務時,整體利益就會受到破壞,而最終也會危及自己的個人利益。

西方「魔鬼在細節」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這句諺語,形容做任何事的關鍵在於做好那些可能不起眼、微不足道的細節,其實我們中國人也一樣,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於細。」

我們中國人知道,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公民意識是什麼?公民社會是如何建成的?就是每個具體的公民,每天面對自己的要做的事情或必須放棄的事情,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先來一個價值判斷,然後決定做還是不做,做或者不做,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但是,做或者不做,每個公民都得對自己的後果負責。

德國把抽象的嚴謹的哲學思維,轉化成具體的公民意識,就是體現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在於做與不做。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細化到身邊具體的事情上,所以,多年的建設和教育,把人已經帶入一個高層次的公民社會。撞車沒損壞與撞死人,程度不同、性質一樣,擅自逃離肇事現場,這樣的刑事犯罪應該受到懲罰。

中國本來是禮儀之邦,本來應該很容易建設公民社會,但是,《論語》和《道德經》是一種「指導思想」,現時的公民需要一個鏈接,那就是公民權利和義務教育的具體化。要有這個鏈接,你首先要承認,人是自私的,人性是罪惡的。然後就是權利和義務的具體化,落實到每件具體的事情上。我們年輕讀大學的時候,喊的口號是「建設四化,從我做起!」當時我認為已經很具體了,現在想起來,還是「假大空」,因為「建設四化」是一個整體概念,「從我做起」雖然具體,但是,當中需要一個鏈接,那就是我今天明天具體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我對自己的決定要負責。

寫於2010年5月30日,德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3 個評論)

回復 碧海琴音 2010-6-10 05:54
不錯
回復 light12 2010-6-10 06:24
中國本來是禮儀之邦,但層次分明,很重視小圈子。再被老毛摧毀文化。建設公民社會很不容易
回復 snortbsd 2010-6-10 06:24
in the states, you can just leave a note on the car with your information (required by laws). leaving the accident scene without leaving your information, the case could be charged as felony, not regular traffic case any more.

i had this before in a snowy day. i just left a note under windshield wipers with phone number. the car owner called me and i gave her my insurance number. that's it...

as to the saying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it could mean that things are easy to say than to be done; or things are not as simple as people claim (meaning something else might be hiding behind the surface). depends on how you use this saying/idiom, in what kind of situations...

just my two cents...
回復 xqw63 2010-6-10 07:33
好文,說一套做一套,是中國自保的一種方式啊
回復 John1400 2010-6-10 08:18
講得好,極頂!!!
回復 fanlaifuqu 2010-6-10 10:08
值得我們學的地方太多了。
回復 牡丹石頭 2010-6-10 10:19
fanlaifuqu: 值得我們學的地方太多了。
9494, 只是現在自以為是的人太多, 不肯好好學習, 還會進步嗎?
回復 yulinw 2010-6-10 13:04
好文好思考~·
回復 itute 2010-6-10 20:06
說的好啊
回復 解濱 2010-6-11 00:41
這才是貝殼村真正有功力的文章。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0-6-11 00:51
法律無情。
回復 菰鯫 2010-6-11 01:26
是啊,權利和義務是社會這把天砰兩端的兩個法碼。是一個社會是否能穩步發展的基礎。
回復 dangerous 2010-6-11 06:07
德國咱沒去過,不甚了了,但是我相信,個別事例始終是個別事例,沒必要上升到整個社會甚至國與國之間的比較這樣的高度,德國既然公民教育做得那麼好,新納粹分子又是怎麼來的呢?
比如我最近換的新車吧,晚上停在路邊,被人撞了,看現場已經車身被撞的痕迹,完全可以肯定就是我家對面的老外開車進drive way的時候撞的,那又怎麼樣?人家可沒呆在那兒等我出現,連張紙條也沒有留下,也沒有別的鄰居看到了就去報警什麼的,這是不是就說明美國的公民教育比德國的差了?於是美國就不是公民社會了?咱們從小讀書學校里不也都教過五講四美三熱愛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23: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