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陳水扁被判處無期徒刑想起:中國為何千年無包公?

作者:謝盛友  於 2009-11-8 10: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

陳水扁星期五(2009年9月11日)被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同時罰款二億元新台幣。另外,陳水扁的妻子吳淑珍也被判處無期徒刑,同時罰款三億元新台幣。另外,陳水扁的妻子吳淑珍也被判處無期徒刑,同時罰款三億元新台幣。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被判處2年6個月徒刑,罰款1.5億新台幣。他的妻子黃睿靚被判刑1年8個月,海外資產被沒收。 原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馬永成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原扁辦辦公室主任林德訓被判處16年有期徒刑。
所有被告都沒有出庭聽取判決。由於此次審判涉及四個大案,14名被告,判決書因此厚達1200頁,重三公斤。

我想起一個問題:海瑞(1514-1587)是我們海南人的驕傲,但是,中國為何千年無包公?

包拯(999年4月11日—1062年5月24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中國北宋官員,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
為懲治貪官,慶曆四年(1044),他向宋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揭露他 「心同蛇蠍」,殘害百姓。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皇祐二年(1050)至三年間,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詐騙案,震動朝野。 包公後人:29世孫:包玉剛。33世孫:包偉銘、包小松、包小柏。
包拯認為,治國安民,一方面要興利除弊,另一方面要選賢任能。因此,他不但採取了一系列「薄賦斂、寬力役、救荒饉」的措施,以使「幼有所養,老有所終,無夭閼之傷,無庸調之苦」,而且對貪官污吏見則必彈,對廉官能吏極力薦舉,以便改善吏治,推行善政。

中國為何千年沒有包公?

從文化層面找原因

日本人這樣評價我們中國人,說:「中國人的血管里都流著死要面子的血。」我們中國人的確強調「家醜不可外揚」。
中國人的家首先是一個小家庭,即父母兄弟姐妹。社會發展以後,中國人的小家庭慢慢地變成五倫大家庭,再發展擴大編織成五倫關係網。
中國傳統的社會關係是以「五倫」為基礎的。五倫指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五種人際關係,是人們一生中無法迴避的。五倫關係以外,便是「路人」。中國人的社會關係說簡單很簡單,就這麼五倫;說複雜就很複雜,複雜成一個大無邊際的五倫關係網。

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說:「吾人親切相關之情,幾乎天倫骨肉,以至於一切相與之人,隨其相與之深淺久暫,而莫不自然有其情分。因情而有義。倫理關係,即是情誼關係,亦即是其相互間的一種義務關係。倫理之『理』,蓋即於此情與義上見之。更為表示彼此親切,加重其情與義,則於師恆曰『師父』,而有『徒子徒孫』之說;於官恆曰『父母官』,而有『子民』之說;於鄉鄰朋友,則互以伯叔兄弟相呼。舉整個社會各種關係而一概家庭化之,務使其情益親,其義益重。由是仍使居此社會中者,每一個人對於其四面八方的倫理關係,各負有其相當義務;同時,其四面八方與他有倫理關係之人,亦各對他負有義務。全社會之人,不期而輾轉互相聯鎖起來,無形中成為一種組織。」

還是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朋友也是「五倫」之一,以血緣感情為基礎的親屬初級群體性人際關係和以朋友、同事的友誼感情為基礎的故舊初級群體性人際關係一直都很發達。都是自己人,有些話好說,有些話則不好說,更不用說揭露「五倫成員」 之腐敗了。況且人家提拔你,你總得感恩回報。你想往上爬,你就得乖乖的,更不用說你會檢舉揭發腐敗。做朋友,要講「信義」,只有這樣,才算「做人」合格,所以整個中國社會「非常和諧、其樂融融」。「五倫當道」,一人當官、雞犬升天。

「一人當官、雞犬升天」的反面就是「株連九族」,如果把自己人「幹掉」,自己也會倒下,弄不好「五倫」大家庭也倒下。所以,自己人犯錯誤,先把它掩蓋起來。

何謂腐敗?就語義而言,是謂腐爛。腐敗意味著一個社會充斥著公務人員的貪污、腐化、行賄受賄、敲詐勒索、揮霍浪費社會公共財物、假公濟私等醜惡現象,以致國家政策不能貫徹,官僚主義嚴重,思想滑坡、道德失衡,社會風氣敗壞,公共權力在行使過程中偏離既定的目的,不再為公共利益服務,而是被用來換取個人利益,成為社會上少數擁有權力者或集團攫取私人、局部利益的手段或工具。

中國人的貪污腐敗罪惡,自古以來,都願意官官相護、官民相護、民官相護、五倫相護,先掩蓋起來。
歷史上蕭何貪污,後來就變成一種政治掩護。因為黥布謀反,劉邦去討伐,但不放心蕭何,就派幾個人偷偷看蕭丞相的動向怎麼樣。那個派去的人跟蕭何關係不錯,就說你這個丞相死期不遠了,蕭何聽了大吃一驚,說為什麼?他說現在皇上去討伐黥布,對你相當不放心。蕭何說我有什麼辦法?他說你要多買田地,甚至你可以貪污一些東西,這樣讓他看出你沒有政治野心。結果蕭何照辦,用特權賤價買了土地,那些土地是可以拋售的。使者向劉邦彙報,劉邦聞之大悅,以為他好財了,對權力沒有慾望,對他不構成威脅了。
國民黨高官吳國楨去台灣后反思,他說蔣介石寫一個字條就可以到銀行提500萬,蔣介石不反對別人貪污,尤其是不反對那些將官貪污,認為這些人貪污了,就很容易控制他們,操縱他們。
從歷史上和中國的現實來看,這些觀點有一定道理,因為貪污的人,對物質利益看的很重,政治上就沒有野心。

「家醜不可外揚」的背後其實就是完美主義。人追求完美,並沒有錯,若過分追求完美就是一種病。人若太追求完美,就不願意承認錯誤,更不用說揭露腐敗揭露貪官。
完美就像100分,就像一碗滿滿的水,端著要一邊看路還要一邊看水,生怕水碗打翻。可想是多麼的艱難。自從我長大懂看足球以來,我覺得中國人當中只有古廣明這個人能做到帶球不用看球,其他的人都要邊帶球邊看人,難怪中國人的足球沖不出亞洲。同樣道理,中國人要前進,手裡端著滿分的一碗水,要邊看路邊看水,所以中國人進步艱難。


從制度層面找原因

四川的副省長公開聲稱:經過科學檢驗,地震中沒有豆腐渣工程。多麼完美主義者的話語。「地震沒有豆腐渣工程」是謊言?不是!因為謊言是要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的,上述所言還沒有理論背景,還稱不上謊言,頂多是豆腐渣語言。
有豆腐渣語言才會有豆腐渣工程;先有豆腐渣制度后才有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出現后先用豆腐渣語言來掩蓋著,不掩蓋,他的烏紗帽就丟了。很多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豆腐渣語言,也沒有人能說什麼,因為豆腐渣工程已經形成了制度,一種豆腐渣制度。為什麼形成豆腐渣制度,因為中國歷史上官官相護、官民相護、五倫相護,早就形成了制度化。

人類社會是從原始社會開始的,原始人共同生產,沒有什麼剩餘產品,也不可能有私有的觀念。但是到原始社會後期,形成很多部落,部落酋長開始有支配權,他有可能利用這個權力把一部分東西據為己有,這樣,另外一種思想也就產生了,就是如何制止據為己有,相應的措施隨之產生。

牧惠在《華表的滄桑》中寫道,華表來歷很早,古代稱為誹木、謗木。在眾人議事的地方豎一塊木頭,木頭上面要放一塊橫的板,這個樣子有一點像中午的「午」,所以又稱為午木。那橫板上有時候要裝飾一點圖案,看上去像一朵花,古代「花」跟「華」兩個字是相通的。所以演變到後來,就變成了華表。在華表的橫板上面是可以寫字的:對某人有意見,國家應該如何治理?實際上它最早是起監察作用的。但是到秦漢以後,華表從議事的地方被搬到宮廷里去了,這樣它的作用就消失了。到宋以後,華表從宮廷裡面又被搬到宮廷外面去,一直沿襲到現在。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前面的兩個華表,當初的意義完全喪失,變成一種裝飾品,甚至演變成一種權力的符號。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個監察網,以抑制官吏腐敗。可是,中國人監督網沒有五倫關係網發展得快。
中國大陸現在也有紀律檢查委員會也有反貪局,但是很遺憾,反貪局被五倫關係網網住,反而又多了一個本身貪污腐敗的反貪局局長。

我一個表姐北大畢業後分配到海關工作,她真的無法融入那樣的工作環境,在其位你不貪,別人會「逼迫」你貪污,後來她真的受不了,幹了一年多,停職報考研究生讀完博士,乾脆回北大教書,圖清閑圖清靜圖乾淨。

司法獨立、輿論監督、高薪養廉,是今天國際主流思潮開出的治療人類社會權力貪污腐敗的三大處方,成了不證自明的「公理」。


從信仰方面找原因

中國人信仰「人之初,性本善」,不承認人的缺陷不承認制度的缺陷,不像西方人有「原罪感」,承認罪惡,所以要努力去消除罪惡。但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杜絕罪惡。
我仍然堅持我一直的觀點:上帝沒有把完美交給我們人類。
完美是一種追求,是標桿,是一種理想境界,既然知道完美掌握在上帝手裡,人類不可能做到完美,我們就得承認制度的不美,改善制度的不美,而不是掩蓋不美的制度。

寫於2009年9月11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4: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