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
中國人認為他們和外國人對政治的基本理解可能不同,因為中國有很多所謂的「特殊情況」,是獨一無二的,外國人不理解,所以他們避免浪費時間和外國人爭論,以防你持有不同的觀點。中國人有「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有些人知道國家有問題,但他們不喜歡外國人指出來,而他們樂於在內部交流想法。
家醜不可外揚這是中國的傳統。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化城鑒如何是各尚家風?』曰:『不欲說。『曰:『為甚如此?』曰:『家醜不外揚。』」為啥呢?無非就是害怕,「倘若傳到外邊,被人恥笑。事已至此,且再作區處。」
被人恥笑總是很丟面子的事情,捂一捂也就能大事化小了嘛。要是家醜太過嚴重,起碼全家人關起門來,也可以商量個好的辦法。至少,也要讓家醜的負面影響減少到最小程度。
正是這樣的心態考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家暴的泛濫。夫妻吵架不記仇,床頭打架床尾合,這樣的俗話,讓夫妻之間的冷戰或者熱戰成了家醜,一般不好意思對外人道。如此的結果,就成了誰心裡苦誰知道,甚至於家暴鬧出人命了,才被曝光,只是此時已經晚了。
傳統發展到現在,並沒有改變,反而愈益嚴重了。這個嚴重不是指家暴之類的通俗意義上的家醜,而是推而廣之後的家醜。當然了,這個「家」就不是普通的家庭,而是指單位或者地方或者整個中國。
家是以血緣或姻情為紐帶的一個集體。大點的家族,資歷最老的長輩就是這個家族最大的領導;小一點的家族,父親或者丈夫一言堂。在一個家族裡,發生了什麼事,出現了什麼問題,是最上面的領導拍板定案,其他人只有順從的份。如果有人膽敢向這個權威提出挑戰,那你的下場只有兩種。要麼被逐,要麼殉道。
「家醜不可外揚」這句話其實是把家族的意志強加到了個人意志之上。
什麼是丑?
丑就是那些與核心價值觀不符合的行為或者想法。在古代,父親不教這叫丑,母親不慈這叫丑,兄弟不睦這叫丑,兒子不肖這叫丑,媳婦不賢這也叫丑。凡與儒家三綱五常違背的都可以稱之為丑。
「家醜不可外揚」其實是家族裡最大的頭目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制定的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中國古代是男性當權的社會,君、父、夫統治著萬物。仔細想來,這三者的權力都沒有外界的約束。君王的權力,誰能約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