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依舊飄然志貞—悼萬潤南

作者:謝盛友  於 2025-10-15 04: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依舊飄然志貞萬潤南

作者: 謝盛友

因創建四通公司馳名四方,因「六四事件」流亡海外,民運領袖萬潤南先生,家人告知,10月13日早晨病逝巴黎醫院,享年79歲。

我們立即給他太太寫信:

親愛的李玉姐,我們驚悉老萬走了,十分悲痛!他那麼樂觀開朗,心裡能裝下整個天下,一個大好人就永遠離開我們了?簡直令人無法置信。本想今年聖誕節再赴巴黎看望你們。親愛的李姐,節哀順變!

思念你們的盛友,申華

德國班貝格

九十年代,華友快餐店剛開張的時候,兒子正好開始上小學, 那時我還在萊茵筆會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和留學生雜誌萊茵通信的副主編,身邊的朋友個個都有了博士頭銜,而我博士還沒有畢業,還得經營餐館,養家糊口,看到博士們個個風光,我心裡滋味複雜。但是一家三口需要錢才能繼續在德國生存,問老萬「開餐館若博士沒有畢業,會不會遺憾終生?」

老萬給我的回答:「做人,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很難有獨立的人格。」華友快餐店三十年了,我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沒有拿到法學博士學位,終身遺憾!

我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最讓我感覺遺憾的是,我沒有按時順利完成博士學業。但是老萬的「具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才有獨立的人格」影響我整整的一個人生。

最後一次與老萬見面是2024年1月1日,在巴黎老萬家裡。

除夕夜在巴黎與老萬暢談

上次與老萬(潤南)見面是2018年的新年,那年12月30日我主動脈撕裂,大病一場,此後疫情兩年多,基本上破壞了我們每年年末見面的計劃。今年我們倆身體上和時間上容許相聚,五年多了,再相會,興奮溫暖可想而知。

我們談論很多,八九民運歷史,中國憲政艱難路,歐洲美國時政,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太多的話題說不完,太少的時間不夠用。

我比老萬小一輪,但到了2024,也是名符其實的老人了, 都是一棵枯樹。想起我們共同的朋友潤濤閻,我們三個人寫過三首詩,主題有關枯樹。

2011年

萬家述評詩:

枯樹吟

霜氣橫秋,難折傲骨粼粼

傷痕纍纍,依舊飄然志貞

抖擻精神,何懼寒冬降臨

冬去春回,又是參天綠蔭

———

詠枯樹,湊趣潤南

潤濤閻

一樹白霜一樹詩,

傲視蒼穹立幾枝。

不羨百合添春色,

願與雄鷹爭寒時。

———

(從華友快餐店看出去的靜物,感悟。)

枯木望夕陽

謝盛友

枯木從容望夕陽,

巍然挺立不落荒。

人生自古有起伏,

長夜堅守當堅強。

———

2024年我們竟然還活著,自從我2018年動手術后,早上起床發覺自己活著,感謝感恩,上帝又給我一個大禮物。我們人每天的生命都是上帝的恩典,活著的感覺真好,不感恩上帝,行嗎?!

———

如今三棵枯樹,兩棵已經在天堂,唯獨我還在地球上。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道書》3:2、7-8)在天堂的老萬,安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萬潤南:

萬潤南(1946年10月29日—2025年10月13日),江蘇宜興人,中國計算機軟體工程師企業家異議人士。1984年創辦四通公司,1989年因六四事件流亡海外。在海外期間成立民主中國陣線,並曾擔任過秘書長、主席[2],后居於法國

生平

早年

萬潤南來自宜興萬氏耕讀世家,先祖包括明朝禮部尚書萬士和等。祖父萬培根(字篤生),父萬達邦[3]。萬潤南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4]。之後被分配到河北承德鐵路局接受「工農兵再教育」。1978年在中國科學院擔任工程師[5]。1984年曾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進行過短期培訓[6]

創立四通公司

萬潤南1984年5月16日在北京中關村創立四通公司,該公司主要以生產、銷售電子產品為主。萬潤南等七人用2萬元借款起家,1987年營業額竟達5個億。1988年有職工700多名,在北京建立了電子元器件、電腦技術等8個專業公司,在上海、長沙、烏魯木齊、深圳等100多個地區建立了分公司,辦事處或經銷機構。[7]

四通是改革開放起始年代最成功的創新公司:1984年創業,第二年聯手日本三甲公司開發、設計、創新、製造出第一代中文電腦鍵盤印表機,高效取代了持續幾十年的數千個鉛字逐一湊尋,處處使用的機械印表機;一舉帶動了全國相關技術發展和市場飛揚;隨後連續3年,四通年增長率高達330%,震撼了全世界的科技公司。 四通成功的技術創新和市場發展,依賴團隊優化運行。他們在經營過程中堅持人性化、積極、透明的管理體制,推動了高效團隊合作,實現了各部門積極穩健發展。他們主動與相關公司積極合作,共同受益,迅速拓展了創新產品與市場能力。堅持透明誠信經營商業為公司贏得了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信任與全力支持。 四通積极參与改革開放,推進市場經濟的步伐,拓展民主化和適應大環境的優化政策,為全國經濟繁榮和創新發揮積極作用。成功的歷史軌跡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光榮,更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縮影。然而1989年歷史轉折后,四通的悲劇也充分證實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需要充分條件和必要因素,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導致惡化和衰退。

流亡海外

1989年六四事件,萬潤南因支持學生運動[8],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通緝,后流亡海外。

1989年9月,因「六四事件」流亡海外的異議人士在法國巴黎成立民主中國陣線組織,萬潤南任命為秘書長。隨後,萬潤南當選「民陣」第二、第三任主席[9]

逝世

2025年10月13日早晨,萬潤南在巴黎醫院病逝,享年79歲,當日恰逢四通橋事件三周年。[10]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Wuming123 2025-10-16 01:51
其實都是大潮裡邊的泡沫,被卷上浪頭的泡沫,潮退水無痕!79歲而逝,短壽了一點,千里流放的日子畢竟不舒心。RIP。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8 18: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