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商飛威脅歐美?

作者:謝盛友  於 2025-2-13 04: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6評論

中國商飛威脅歐美?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以「空客和波音需要擔心中國的三大理由」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儘管中國商飛暫時還沒有對空客、波音的市場地位構成挑戰,但是西方絕對不應輕視來自中國的對手,否則就可能重蹈汽車行業的覆轍。

「儘管空客、波音的高管表示會認真對待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但是這兩家企業似乎依然高枕無憂。鑒於之前的競爭對手都蒙受了失敗,這種態度也不足為奇。但是,低估中國商飛這家國企卻是極其危險的。」

「首先,中國商飛項目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全力支持。儘管波音、空客在開發新機型時也能拿到政府的資助,但是中國政府有著很長遠的規劃。當一個產業被宣布為具有戰略意義時,中國政府的毅力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北京正在大面積推進戰略性工業項目,他們不僅僅直接支持行業內的從業公司,還會為整個生態系統提供保障。比如汽車產業:在電動汽車廠商之外,國家還對電池廠商提供補貼,寧德時代就已經成為了電池行業的全球領軍企業。」

「其三,中國不再只是抄襲西方技術。誠然,中國商飛的中短程飛機上有著許多西方零部件,但是這也許是精心算計的實用主義。西方企業的航空發動機已經臻於成熟,所以採用它有助於快速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且,採用西方部件也有助於該飛機更快取得西方國家的適航准入。但與此同時,用本土化國產零部件取代西方產品的工作已經在進行中,我們絕不能懷疑中國在這方面的能力。」

「毫無疑問:空客、波音要是想避免重蹈西方汽車行業的覆轍,就必須立即給予中國競爭對手最高度的重視,並做出快速的反應,比如儘早推出全新型號的飛機。」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縮寫:COMAC),簡稱中國商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大型民航飛機的國有企業。公司目標是生產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寬體民用飛機製造商。

2007年2月26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大型飛機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關於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工作彙報,原則批准大型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2008年5月11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市成立。

2021年1月20日,隨著最後一架在上海大場機場組裝AARJ21(現稱C909)下線,中國商飛大場生產線正式關閉,以配合大場機場搬遷。公司的前身上海飛機製造廠,就是在此放飛麥道與運10等機體。2021年4月24日,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竣工,這是中國首個國產大飛機生產試飛中心。

2024年10月,中國商飛先後在新加坡和香港開設辦事處,新加坡辦事處為國產大飛機出海的重要一步,具有標誌性意義;而香港辦事處則將為東南亞及「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的航空公司客戶提供航材保障、維修支援、客戶培訓等方面的服務。中國商飛亦和港機集團簽訂合作備忘錄,在飛機機身、部件及物料管理服務方面建立合作關係,以應對ARJ21(現稱C909)和C919等中國商飛飛機日益增長的維修需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5-2-13 18:38
西方對於中國的認知,要麼盲目貶低,要麼三人成虎。中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靠的是另闢蹊徑。連合格的汽車發動機都做不好的中國工業,一時半會就能突然生產合格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談何容易?
回復 rfw1972 2025-2-13 22:55
默默的蠶食三十年,才有中國的今天。
回復 Wuming123 2025-2-14 00:12
七把叉Archie: 西方對於中國的認知,要麼盲目貶低,要麼三人成虎。中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靠的是另闢蹊徑。連合格的汽車發動機都做不好的中國工業,一時半會就能突然生產合格的
糞叉子今天不噴糞了? 說中國做不出合格的汽車發動機,這是瞎掰。你說沒有 日美歐做的好,這到是事實!畢竟別人的汽車工業技術沉積了上百年,落後追趕先進,先進也沒有趴著,要想超過,只有另闢蹊徑!日本車有今天,除了技術的沉積,就是當年石油危機,靠著省油一招,一飛衝天!

電動車的發展,中國和歐美基本上在一個起跑線,憑著政府的政策傾斜,以及中國人的拚命(工作),有現在的光景也很正常。當然這幾十年機械加工,以及其它配套技術的發展,也是基礎。另外一個就是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國賭贏了,日本賭輸了。中國沒有跟著日本發展氫能汽車,是因為追不上,大部分汽車氫能源技術都在日本人手裡。日本這次的新能源汽車和高清電視一樣,又賭輸了。儘管現在仍然不認輸。當年日本費勁巴力的開發模擬高清電視,結果數碼一出,日本十幾年的努力,瞬即煙消雲散!

至於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也不是」一時半時「!中國的起點其實也不低,開始就引進,仿製米格-15,17以及發動機。只是後繼無力,沒有科研基礎(計算傳熱),材料技術的突破,一直在米格發動機的水平原地打轉,直到引進了英國的斯貝發動機(也就是三叉戟上用的)后,技術才又上了一個台階。但是消化斯貝發動機技術用了整整20年!雖然是落後的技術,但是中國終於開始在耐熱合金(加工,鑄造),開始看見了世界水平的車尾燈。有了這些技術的積累,這幾年終於拿出了跟上世界水平的產品。現在欠缺的就是磨練,一個發動機的發展,沒有20年的使(實)用經驗,很難成為可靠的產品。畢竟現在的飛機,和當年二戰時美軍的轟炸機不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有去無回。也不像二戰時蘇聯的飛機設計壽命只有300小時(也就是當年飛機的平均生存時間)。

最後就是現在的航發技術也到了頭。耐熱合金技術(溫度)到了盡頭,流體冷卻(計算傳熱)也發展到了極致。這就是科技發展的悲哀,但是卻是落後最先進的最佳時機!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5-2-14 04:40
Wuming123: 糞叉子今天不噴糞了? 說中國做不出合格的汽車發動機,這是瞎掰。你說沒有 日美歐做的好,這到是事實!畢竟別人的汽車工業技術沉積了上百年,落後追趕先進,先進
你外號天蓬元帥吧,倒打一耙是拿手好戲。英格蘭德比的洛羅飛機發動機裝配廠,最後的裝配車間不對任何媒體開放,裡面的工人都是父子上陣。一米長的葉片都是手動安裝,完全是經驗,父傳子代代相傳。別說葉片材料過關本身就是技術難題,就算材料過關,裝配也是問題。這個靠合資經營技術轉讓行不通了。戰鬥機發動機,使用壽命100小時,到處漏油,故障頻傳都不是問題。反正飛出去能不能回來都兩說。民航發動機,使用壽命,耗油量,安全係數,關係到航空公司運營成本,機器不好,如何競爭啊。中國民航發動機,沒有幾十年時間,不可能成功。
回復 Wuming123 2025-2-14 07:46
七把叉Archie: 你外號天蓬元帥吧,倒打一耙是拿手好戲。英格蘭德比的洛羅飛機發動機裝配廠,最後的裝配車間不對任何媒體開放,裡面的工人都是父子上陣。一米長的葉片都是手動安
你就別瞎掰了!啥年代了,還手工裝配。我至少見過燃氣渦輪機的裝配。的確生產出來裝配也是技術活。當年中國進口的日本汽車,新車開起來,車底乾乾淨淨,一滴油也不漏。但是拆開發動機大修后總是漏油。司機不懂,總是大讚日本技術先進。其實回頭來看,很簡單的事!當年中國用的是密封墊圈,而日本在墊圈上又抹了一層膠。

至於英國的羅羅,你也別吹了,估計也沒幾年活頭。商業發動機必然是GE,CFM的天下。中國商飛發動機,現在不敢用國產發動機,其實還是一個求穩。如果西方一直賣給中國,的確一時半時的不會用自己的。但是如果西方禁用,就會加速國產替代。就像晶元製造,當年中國的起點不低,當年從美國的」仙童「開始生產二極體就開始仿製,給越南的地雷就是電發火,用的就是自己生產的二極體。只是當年的鋅錳電池壽命很短,電漏完了,地雷就成了鐵疙瘩。無意中造出來世界上最「仁慈」的地雷!戰後被地雷炸殘的,都是前蘇聯的機械發火的地雷。

但是在當年」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鄧黑貓主政下,都給荒廢了。再想撿起,結果是看不見別人的車尾燈。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5-2-14 08:38
Wuming123: 你就別瞎掰了!啥年代了,還手工裝配。我至少見過燃氣渦輪機的裝配。的確生產出來裝配也是技術活。當年中國進口的日本汽車,新車開起來,車底乾乾淨淨,一滴油也
別把自己弄的像個文盲,管子上渦扇發動機的視頻汗牛充棟,比如這個https://youtu.be/yPBLpwXTelI?si=9Io_VrFvtk7JDQwg。羅洛發動機擅長超大部分,生產份額20%,不是最大,但有自己特長。你不是國內小粉紅,資訊有限。自己查查看看,得出自己客觀結論,而不是為了黨領導能力吹牛無底線,那麼難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3: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