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儒家到底是哲學

作者:謝盛友  於 2018-12-16 18: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儒家到底是哲學

前5世紀由孔子振興、集大成而非原創,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入世而淑世,到底是哲學。 儒家本身不是一個宗教,卻也有深刻的宗教情緒:慎終追遠、崇功報德,都是一種細密的情感。

儒家文化在中國存在的意義在於,並不一定要自覺認同和接受,更在於它成為漢民族心理結構的主要成分。隨著千百年統治階級和知識分子的鼓吹灌輸,這種文化意識潛移默化為國人的無意識心理,成為思維定式和價值取向。

儒家注重今生,對來世、前世等彼岸持否定態度,只有一個世界,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以此世的幸福為人生的幸福,此即孔子的實用主義;政治主張強調維護權威、回歸周禮,具體到家庭生活就是維護父、夫、兄的絕對權威;生活中強調樂感主義,培養民眾的樂觀主義情緒;處事上以仁為核心,講究溫良恭儉讓,講求平衡和淡欲;對知識分子的要求則是修身齊家平天下式的愛國主義;血親關係尤為看重,「犬馬猶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些種種,本來不錯,單獨拿出來都是很好的理論和教導,然而合為一種思想體系,就顯現出十足的書生氣和不思進取。

儒家並無獨立的制度或組織,而以社會一般制度為託身之所,而儒學的研究和傳布,則主要靠公私學校。儒家的聖地是孔廟,唐代以下遍布全國,曲阜孔廟尤其神聖。孔廟祭祀孔子及歷代傑出的先賢,參拜者僅限於統治者與士人,祭孔屬官方祀典,一般民眾不得隨便進入孔廟。廟學制下,孔廟與學校往往連結為一體。自北宋起,廟學開始普遍,孔廟附有學田、講堂和藏書,成為遍布全國的官學。興辦廟學通常由地方官發起,向朝廷要求賜錢或撥款,地方士人亦參與其事。儒家講學之地,有書院、私塾、明倫堂,朝廷上有經筵講座。明代儒家流行講會,往往以書院為據點,為社會大眾講學,稱為「鄉約」,有的是地方官興辦,有的是民間自辦,目的是移風易俗。泰州學派羅汝芳舉行的鄉約就大受歡迎,影響深遠。清代中後期,出現過太谷學派一類半秘密的組織,由中下層儒生髮起,實行賑災救濟,把理學思想改造為口訣,將儒家儀式宗教化,以吸引百姓遵行。

儒家與傳統制度分手之後,尚未找到現代的傳播方式。清末民初,部分儒者模仿基督教的組織形式,提倡建立孔教。清末康有為發動「保教運動」,隨著康有為流亡海外,保教運動流行於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華人社團。民國初年陳煥章設立孔教會,有不少附和者,國內支會多達130多處,一度頗具聲勢,也受章太炎等許多學者的批評。民國以來,各地孔廟遭受破壞和蔑視。現代儒家主要存身於大學的哲學系,一些零星的儒學社群,也依附在大學制度中。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qxw66 2018-12-17 08:06
文化,倫理。。。有復興的必要
回復 2ndglance 2018-12-25 22:43
文化,倫理,思想,哲學,宗教都是不同的概念。儒家是唯物還是唯心?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20: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