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是不是一個國家?
台灣學者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是今年13部入圍"布克國際獎"[1]的作品之一。這位作家指出,名單公布時,在布克的網頁上,他的國籍被從"台灣"改成了"台灣,中國"。
吳明益在臉書上表示,他不能同意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他說,"在國際布克獎的長名單公布后,主辦單位的網頁已將Taiwan更改為 Taiwan, China。這和我個人的立場不同,我會尋求協助,向主辦單位表達我的個人立場" 。
布克主辦方稱,他們被告知,"中國台灣"是"正確的、政治上中立的表達方式"。主辦方補充說,他們將尋求英國外交及英聯邦當局作出澄清。
吳明益的這部入圍作品以中文創作,翻譯成英語。該作敘述了這位小說家從一輛失蹤多年的自行車尋找父親身影的故事。本屆決選名單將於4月12日公布;5月22日公布獲獎者。
中華民國是不是一個國家?
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后,台海兩岸陷入分治狀態,雙方分別擁有獨立的政府。北京視台灣為有待統一的固有領土,必要情況下,甚至不惜動用武力收復台灣。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有效管理之實際領土與台海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台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仍宣稱自己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1945年二戰結束后從日本接收台灣和澎湖。1949年因國共內戰失去中國大陸在內的大部分領土治權后,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總面積36,197平方千米,包括台灣本島及周邊島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首都為台北市,最大城市為新北市,總人口約2,355萬,主要由漢族與台灣原住民族組成,國家語言為標準漢語、台灣原住民族諸語與台灣客家語。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兩個月後,中華民國於1912年1月1日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朝宣統帝頒布退位詔書,中華民國正式繼承清朝統治中國。此後歷經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政治體制更迭。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完成北伐后長期一黨專政,但在1949年底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后政府遷往台灣,而中國共產黨則在同年10月1日於北京建立新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中國大陸,開啟兩岸分治的格局;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僅有效統治台灣及部分中國東南沿岸島嶼,但於其後相當長時間內繼續代表中國,亦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直到197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退出聯合國后才逐漸失去廣泛他國外交承認。
現今中華民國的政治地位存有爭議,屬於不被國際普遍承認的國家,主因在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打壓、兩岸分治分立的關係(即中方所稱的台灣問題)、以及一個中國政策影響。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后,長期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主張擁有完整中國領土主權,但該主張在1992年動員戡亂結束后逐漸不被提起,也不再堅持「反攻大陸」主張。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否認中華民國的主權地位,並透過立法宣示當台灣正式宣告獨立、局勢不利其將來控制台灣、或兩岸無可能依其標準「和平統一」時,有可能動用武力攻打台灣。此外,隨著台灣主體意識與獨立運動興起,也有論點主張中華民國流亡或殖民台灣、以及台灣地位未定論。
中華民國從一開始就具備獨立的政府機構,有自己的軍隊,銀行,貨幣,法律制度等等,無論從地理政治還是文化族群的角度,中華民國都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中華民國得不到大多數國家的承認,中華民國沒有進入聯合國,如果以這兩條做標準,那1949-197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難道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嗎?
自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始,在國際奧委會的協調之下,中華民國一直是用「中華台北」 (Chinese
Taipei)的名稱參加奧運。2008年北京奧運前夕,中國媒體曾將台灣代表隊稱為「中國台北」隊,當時引起台灣方面的不滿,隨後又陸續改回「中華台北」平息爭議。
---
[1] 布克國際獎,又譯為英仕曼書人國際獎(英語: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為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文學獎,主要是表彰世界各地使用英語創作的作家或者翻譯文學作品的優秀人士。自從2016年起這個獎項的設置有了大規模的調整。現在是每年頒布給一部作品的英文翻譯,獲獎作品的五萬英鎊獎金由該書的作者和翻譯者平分。
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is an international literary award
hos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rize to complement the Man Booker Prize was announced in June 2004.
Sponsored by the Man Group, from 2005 until 2015 the award was given
every two years to a living author of any nationality for a body of work
published in English or generally availabl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It
rewarded one author's "continued creativity,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contribution to fiction on the world stage", and was a recognition of
the writer's body of work rather than any one title.The judges for the
year compiled their own lists of authors, and submissions were not
invited.
Since 2016, the award has been given annually to a single book in
English translation, with a £50,000 prize for the winning title, shared
equally between author and trans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