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感謝「五毛」
作者:謝盛友
「五毛」是網路上對網路評論員(Internet commentator) 的一種常用別稱,用以象徵性地諷刺網評員每發一帖「能掙五毛錢」。「五毛黨」也經常會被稱為網路水軍,狹義的「五毛」與自干五和憤青有一定的區別,廣義的「五毛」包括後面兩者。
看山是山
小的時候,父親教育我,人家罵你,你不要生氣。罵人者,其目的是讓你生氣,若你不生氣,罵人者就達不到目的。從小有這麼良好的教育,所以我在網路里養成習慣,不對罵、不刪貼。
看山不是山
我還是要感謝「五毛」 ,哪怕他們的評論是謾罵式。我是這樣想的,他們不在我的文章後面謾罵,也會在文章前面(在我看不見的地方)謾罵。我應該感謝他們,他們的謾罵我能閱讀得到,可以為我寫作帶來思考。
看山還是山
如果有些謾罵太過份,我實在不能忍受,就為他們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以
上是我在中文媒體的經驗總結,但是這些經驗在德文媒體里有時候不管用。今年五月我在德文Blog和
Facebook上發表文章,批評德國總統對德國同性戀過於寬容,幾分鐘後接連不斷的德國左派「五毛」跟貼,一天內三千多跟貼,我按照我的習慣不對罵、不
刪貼。德國左派「五毛」不放過我,給我的黨部、報社、電視台、廣播電台打電話、寫信,強迫我一定要出面表態:謝盛友是民選市議員,這是他個人的觀點,還是
基督教社會聯盟黨對同性戀的態度?
黨委為我連夜開會討論,我不得不在Blog和 Facebook上發佈道歉,第二天報紙整版刊登對我的採訪,說明來龍去脈。
我還是要感謝德國「五毛」,他們給我上了一課:要分清楚自己身為議員、黨員、作家、記者的職能和權益。
不論如何,盛友做人、做事、做官始終如一忠誠於自己的個人,忠誠自己的組織,忠誠於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