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謝盛友:德國華人參政破冰者

作者:謝盛友  於 2014-4-5 05: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謝盛友:德國華人參政破冰者


作者:高關中



    2014年 3月16日巴伐利亞州舉行地方選舉。德國華人著名人士、歐華作協副會長謝盛友(You Xie,曾用名謝友,筆名西方朔、華驊)以基社盟(CSU)最高票當選班貝格市(Bamberg)議員。

     反響熱烈 意義重大

謝盛友高票當選市議員的消息傳來,德國乃至歐洲華人華僑奔走相告,備受鼓舞。德國《華商報》總編修海濤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華人進入一個縣級市(Kreisfreie Stadt)議會,謝盛友在德國破天荒!奧地利廣播電視「中國脈動」欄目主持人常暉祝賀謝盛友一馬當先宏圖偉志,為歐洲華人從政,以更好地融入主流爭取權益,鋪下了重要的路基,當額手稱頌!德高望重的歐華作協創會會長趙淑俠女士更讚譽說,盛友弟,你是歐洲華人參政的破冰者,是我們的驕傲,歐華的史冊上將長存你的名字!



巴伐利亞副州長Markus Söder祝賀謝盛友高票當選市議員。攝影:  Markus Johannes Nietert


    謝盛友參政的消息的確值得大書特書。過去只聽說美國華人參政,而且往往是第二代。因此謝盛友參政議政,不僅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也鼓舞了德國乃至歐洲的廣 大華人。通過參加黨派活動,參政議政,熟悉德國的黨派運作和議會運作所積累的經驗,對於未來中國進一步深化政治改革也會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班貝格位於巴伐利亞的上佛蘭肯地區,是一個縣級直轄市,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城市,在紐倫堡以北60公里,7萬多人口。這座城市以歐洲運河的起點聞名於世。歐洲運河又叫萊茵—多瑙運河,溝通歐洲兩大水系。有了它,輪船可以從黑海入多瑙,橫穿歐洲大陸,經萊茵到北海。班貝克是一座千年古城,在歷史上曾風光一時。該市還創設有1.3萬學子的班貝克大學。
    班貝格不算大城市,但行政上與慕尼黑、法蘭克福等名城平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樣設有市議會,代表人民監督政府。市議會共有44個議員(Stadtrat)。這次大選9個黨派提出367位候選人,平均八九個候選人競逐一個席位,競選之激烈,可想而知。選舉結果,謝盛友所在的黨基社盟獲12席,為市議會第一大黨。其中入黨才剛剛2年的謝盛友得票最高,達10621票,票數之多甚至超過該市的基社盟黨主席和幾位資深議員。
    選舉結果一揭曉,就引起了主流社會和媒體的極大轟動。一個黃面孔的華人,第一次參選就獲得勝利,而且獲得該黨票數第一的成就。這簡直是當地選舉的Sensation(頭號新聞)。巴伐利亞副州長Markus Söder親自向謝盛友祝賀。包括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圖片報(Bild Zeitung)在內,德國幾乎所有報刊,電視廣播電台都加以報道,謝盛友每天都被德國媒體「圍攻」,探尋謝盛友一炮而紅的秘密。

  作家老闆媒體人

    謝盛友確非等閑之輩。他1958年出生在海南文昌縣,為晉代軍事家謝安的56代孫。文昌今天是中國新建的航天基地,歷史上出過宋家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謝盛友爺爺的堂妹謝飛是文革打倒的國家主席劉少奇的第三任妻子。謝盛友因父親的國民黨員身份在毛澤東當政時吃盡苦頭。高中畢業回到農村修地球。過著貧窮單調的日子,看不到前途在哪裡。他總結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降臨到這個世界的人,生來就挨餓,上學就停課,畢業就下鄉,回城就待業。
    毛澤東病死後,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時代。恢復了高考招生制度。謝盛友把高考看成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全力以赴,刻苦攻讀,榮膺海南島外語類的高考狀元。考進廣州中山大學德國語言文學專業,這奠定了他大半生與德國文化和社會的淵源。妻子張申華,是他德語專業的同窗。
    1988 年謝盛友來到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一邊打工一邊上學,奮鬥了五年,從班貝格大學拿到新聞學碩士學位,副科社會學。從1993-1996年,謝盛友天天坐火車到40公里開外的埃爾蘭根大學,進行西方法制史研究。1996年謝盛友在班貝格創立了華友快餐連鎖店,後來又發展為華友集團,過上安定的生活。

    白天,謝盛友是笑容可掬的餐館老闆,以愛心預備美食,溫暖食客們飢腸轆轆的肚腑;夜晚,他有一支擲地有聲的好筆,在字裡行間他訴說他挑戰,他感懷他立意。
    在追求金錢的同時,謝盛友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學者,更是一個在異鄉異地的中國人。他的腦子和他的思考並沒有被金錢和汗水而堵塞和淹沒,相反的是更加激勵了他對家事、國事、天下事的思索和寫作。已出版的文集計有《微言德國》、《老闆心得》、《人在德國》、《感受德國》、《故鄉明月》以及中德雙語版《Als Chinese in Bamberg,留德歲月+班貝格歷史文化概況》。謝盛友的思考和寫作側重新聞自由、信仰自由、司法獨立、道德重建、公民社會和兩岸關係。謝盛友在90年代就以針對農民工的問題發表文章,引起深圳市領導的重視。他是海內外第一個為農民工問題大聲疾呼的人。在中國大陸,他被《南方周刊》入選為2010年度百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由此可見其影響。
    記得曾有人說過,如果你想害誰,就勸他去辦刊物。謝盛友認為:我們這代人是期盼中國新聞自由的,但是,我們不能被動地等待,我們要主動「磨練」。他是德國新聞學專業的科班,非常清楚辦刊物的艱難。但無論如何,他都要親自體驗一下德國的新聞自由,實現自己辦刊物的夢想。
    1996年謝盛友創建華友出版社,1998年開始籌備,1999年創立和出版紙媒月刊,起初名為《環歐信息》,後來改名《本月刊European Chinese News》。但歐洲華人讀者數量畢竟有限,刊物做大不容易。出版發行一期大約需要1萬歐元,常常造成虧損。原因之一是讀者結構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上網閱讀,不認為紙媒是商品,不願意花錢訂購或購買雜誌。2011年底,《本月刊》決定停止定期出版。前後出了12年,120多期。《本月刊》堅持出版發行如此之久,無論如何已在歐華媒體史上,特別是在德華媒體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很多人讀過謝盛友所辦的中文雜誌。但較少有人知道謝盛友還為德國主流媒體寫專欄。德國施普林格圖書報業出版集團2012年1月6日發布了一個立項研究《書寫德國新聞史的人》的綱要,列入研究綱要的除了報業大王施普林格外,還包括近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谷登堡,德國作家畢希納(Georg Büchner),《明鏡》周刊創始人奧格斯坦,德國總統高克牧師,德國《圖片報》總編迪克曼等20人。值得我們華人驕傲的是,謝盛友也名列其中。謝盛友為什麼能名列榜中呢?當然這與他辦雜誌的事迹有關,與他純熟高超的德語水平有關,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謝盛友為德國負有盛名的專欄作家,多年來一直用德語為德國主流媒體寫作,擁有廣大和高層次的讀者群。

    謝盛友是一個有獨立人格、自由思想、熟悉中德兩國文化背景,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的學者。因此他的作品受到德國人,特別是想要了解東方的人們的喜愛和重視。謝盛友曾任班貝格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巴伐利亞工商會顧問,也是由於德國人看重他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德語表達能力。
    目前謝盛友主要為兩家德國大報寫專欄,一家是Die Tagespost Katholische Zeitung für Politik,Gesellschaft und Kultur,即每日郵報,這是關於政治、社會和文化方面的天主教報紙。在德國,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平分秋色,大約30%的人口信奉天主教,不久前剛退位的教皇就是德國人,由此可見每日郵報的影響力。另一家大報是Bayernkurier – Deusche Wochenzeitung für Politik,Wirtschaft und Kultur,即巴伐利亞信使報,這是一份關於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周報,為基社盟的機關報。由於基社盟在巴伐利亞州長期執政50多年,如今又是聯邦的執政黨之一,在內閣有好幾個部長席位,所以該報也是具有全國性影響的高層次大報。
    要為德文高端報章寫文章,既要有學術水平,又要能寫漂亮的德文,能達到這樣水平的華人實在有限,而謝盛友卻能,他是德華知識界的精英和驕傲!

   走上參政之路

    2013 年4月20日,謝盛友以最高票當選為班貝格市的基社盟(CSU)黨委委員,邁開了從政的一大步。難能可貴的是,謝盛友是在旅德第一代華人中罕有參與主流黨派政治,進入領導層的。融入主流社會參政議政,這是謝盛友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如今終於圓了這個夢。基社盟在班貝格擁有550名黨員。當天參加選舉的有220黨員,謝盛友獲得最高票141票,市黨主席才獲得129票,屈居第二。
    基社盟全稱基督教社會聯盟(Christlich-Soziale Union),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政黨。在聯邦議會該黨和其姐妹黨基民盟共同組成一個黨團。黨的宗旨是為公民謀事,給社會各種人從事政治的機會,創造良好的國家財政、福利、勞動崗位,注重家庭和教育、藝術和文化、環保、農業保護和消費者利益,以及全民的安全。
    2012年謝盛友才加入基社盟,入黨一年多就躋身由十幾人組成的市黨委。他說:「這裡的奧秘就在於,我始終堅持一個做人準則:Frage nicht was deine neue Heimat für dich tun kann,sondern was du für deine neue Heimat tun kannst!(不要問你的新家鄉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新家鄉做些什麼)。20多年前初到德國時,我什麼都沒有,如今我什麼都不缺,是應該感恩的。我同時非常感謝我的太太張申華和兒子,一個和睦的家庭在政治競選中永遠是加分的。」

    謝盛友在班貝格生活學習工作已超過1/4世紀,他熱心公益事業,在2013年聯邦大選時,他作為義工每天都要抽出幾小時為基社盟輔選。2004年他創建班貝格中文學校,後來還為兩母校中山大學和班貝格大學牽線搭橋,建立了校際聯繫。他在當地知名度非常高,已入編《班貝格人物誌》(Person Bamberg),德國電視台也曾多次採訪過他。《法蘭克福彙報》和班貝格地方報都為謝盛友出過專版。可以說,在班貝格,沒有人不認識這個來自東方的成功人士。廣泛的人脈和很高的知名度,也是謝盛友當選的重要原因。
    在電話採訪中謝盛友告訴筆者,2013年7月他獲得基社盟黨內提名,成為市議員候選人,拉開了競選的序幕。這多半年來,他每天抽出半天時間參加與競選有關的工作。10月份,基社盟召開兩次閉門會議確定了班貝格施政綱領(Bambergplan)。今年一二月選舉進入了動員時期(Motivieren),三月份更進入了白熱化階段(Heisse
Phase)。忙得裡外不著家,店裡生意也顧不上,全靠妻子打理。這多半年來,他曾多次舉行報告會,宣講自己的參政理念,對市政工作的看法。在市中心各類活動擺攤進行競選,發表各類文章,與各階層的選民見面宣傳政見。在他的快餐店和橋頭幾個地方,掛起了印有謝盛友頭像的競選廣告。

    他還準備了一萬封給選民的信(全市有3.5萬戶,5.8萬選民)。這些信靠郵寄太貴,就自己挨家挨戶分發。其中選前最後一個星期天即3月9日,他和妻子兩人從早上9點一直分發信件忙到晚上九點,整整12個小時,累得骨頭都散了架。

    功夫不負有心人。謝盛友本來就很出名,通過各種競選活動知名度就更高了。他以自己熱情和誠懇,良好的德語務實的政見,贏得了市民的喜愛。一些不常出門的老人都趕往投票站為謝盛友投下神聖的一票。原來他在黨內候選名單排名第29位,但最終謝盛友卻以基社盟最高票當選,被德國媒體驚嘆為的選票之王 (Stimmenkönig)。主流媒體紛紛以Vom Imbiss ins Rathaus(從快餐店選進市議會)為題進行報道。
    謝盛友高票當選的消息甚至傳到了梵蒂岡教廷。謝盛友是天主教、基督教對話團(Ökumenekreis)創會會員,據悉今年下半年教皇計劃到巴伐利亞訪問,謝盛友有可能受到教皇的接見。

    我向謝盛友提問,當選市議員今後打算怎麼做。謝盛友回答說,德國聯邦議員任期四年,州議員任期五年,而市議員任期6年。市議員不是專職政治家,每周開兩次 會,每月至少要開8次會,討論市政各方面的問題。每個議員都要參加一兩個專門委員會,如有關城市建設、財政等等。他準備參加與家庭有關的委員會,注意力放到教育、養老等諸方面的問題。學習參政議政,了解並熟悉市議會的運作,做一名為選民辦實事的市議員。
    謝盛友當選市議員,在參政議政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在德國華人中,特別是在第一代華人中是絕無僅有的,極具開拓性的意義。我們祝願謝盛友在參政議政的道路上繼續邁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編後記:2009年8月30日德國卡爾斯特(Kaarst)市議會的選舉中,華人企業家兼公益活動家張逸訥作為德國自由民主黨推舉的候選人,成功當選市議員,創造了華人打進德國地方議會的歷史。本報有過詳細報道。Kaarst隸屬於北威州的諾伊斯萊茵縣(Rhein-Kreis Neuss),屬於鎮級市。在德國一個地方要成為「市」(Stadt),通常需要超過1萬的人口。當然也有特別放寬到8000人口的。但是城市有不同的行政級別。如聯邦直轄市(柏林、漢堡和不來梅)、縣級市和鎮級市等。而目前謝盛友當選為Bamberg縣級市的議員,在德國華人中還是首例。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1 08: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