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又回伊甸》讀後感

作者:謝盛友  於 2012-2-20 01: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3評論

 

《又回伊甸》讀後感

  

       穆紫荊的散文《又回伊甸》於2010年在中國大陸獲獎。她原名李晶,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父親、母親、爺爺和外公都和北京大學或復旦大學有著頗深的淵源。

  穆紫荊1984年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就職於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1987年到德國,在波鴻魯爾大學東亞系任教授助理三年。她的作品見諸於上海文學報、上海新民晚報、上海海上文壇、歐美等華文報刊。

  2012年初,穆紫荊的散文隨筆集《又回伊甸》簡體版由德國華友出版社出版。此集共收入56篇作者自1987年到德國以後所寫成的散文隨筆和47幅作者自拍的照片。多數文章是在美國被發表,還沒有和德國的讀者見過面的。此書從設計上將引詩、文章和照片融為一體,從田園短笛、兩情相悅和夢語無痕三個部分呈現了海外華人有關生活、感情和思鄉的三個層面。而貫穿全書署名若愚的五首優美的詩更成為此書與眾不同的一個亮點。

  今年德國的冬天,冷到攝氏零下18度。然而,讀著穆紫荊的散文,猶如細膩的情感綿綿不絕,彙集成一條溫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緩緩地流過。每一頁都像是一根敏感的琴弦,一經撥動,便會引發我無限的感慨。

  在德國冬日凜冽的寒風中,《又回伊甸》時而讓我聯想到一個任冷風吹痛了臉頰的身影;時而又讓我聯想起日漸加深皺紋和白髮愈發清晰的故鄉老人。作為一個在異鄉的華人,難免生活、感情和思鄉的三重煎熬,穆紫荊的散文則教我趕走孤獨。因為愛需要相互幫助、愛需要相互依靠;愛需要彼此理解、愛需要不斷交流;愛需要磨合、愛也需要緣分。愛可以趕走孤獨,是因為除了謙卑、謹慎和虛若懷谷,在多變的社會中,我們唯有一個永恆,那就是愛。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穆紫荊聯繫信箱
jenny.crystallina@googlemail.com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ahsungzee 2012-2-20 01:47
最後一節中對愛的總結和論斷非常精準貼切!贊!頂!
回復 mosville 2012-2-20 02:34
愛需要理解和寬容。
回復 謝盛友 2012-2-20 04:02
mosville: 愛需要理解和寬容。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3: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