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謝盛友:中華民國不是秋海棠

作者:謝盛友  於 2011-10-9 22: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8評論

謝盛友:中華民國不是秋海棠



2011年10月9日,北京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總書記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雖對辛亥革命語多肯定,但無視中華民國的建立,還嫁接中國共產黨為孫中山的繼承者。

胡錦濤強調,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胡錦濤還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

兩岸人都是百年慶典現在進行時。在台灣,中華民國百年慶典主委是蘇進強,1996年作家開會,我與他「同居」一個房間,今天找出他的名片:蘇進強(履強)《新台灣》(New Taiwan)總編輯。實話實說,履強的小說相當優秀和獨特。履強坦誠:「我就是李登輝的追隨者。」這位台灣雲林縣褒忠鄉人,後來還擔任過台灣團結聯盟黨秘書長、主席和《台灣時報》社長。

馬英九為什麼任命蘇進強當主委呢?他的競爭對手蔡英文為我們解答了這個疑難。蔡英文關於「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說法,不只是蔡英文個人與民進黨在政治立場上的重大轉變,也將成為影響台灣2012年大選結果的關鍵變數。當蔡英文公開拋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說法、不再把「中華民國」視為「流亡政府」、「外來政權」的時候,「中華民國」已不再是國民黨專屬的「政治禁臠」;或許,在某個時點上,當蔡英文高高舉起「中華民國」國旗、在民進黨的群眾場合「中華民國」國旗飛揚時,馬英九的「連任」大夢大概就宣告結束了。

中華民國的版圖早就已經不是 「秋海棠」了,但是,變成了各取所需的「政治禁臠」。1949年以來,儘管中華民國在北京眼中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因為「中華民國」對於北京統一陣線的拉開,仍然具有利用價值,北京多少還容忍台灣 「中華民國」這塊「番薯」。

孫中山先生歷盡艱難,終於扳倒了腐敗封閉的滿清王朝,建立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辛亥革命成功后的中華民國,至今100年,經歷多少波折動亂,從軍閥割據、日本侵略、二戰到台海分裂,兩岸在不同體制與意識形態下,各自經歷不同的動蕩、痛苦與成長。中華民國一路走來,仍然是反抗專制,逐漸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在中華文化圈裡,建立起了深信民主、尊重人權、自由開放的價值理念。

「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理論是孫中山設計的政治路線圖。1923年1月29日,孫中山於《申報》50周年紀念專刊上發表《中國革命史》一文,稱:「從事革命者,於破壞敵人勢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於國民建設能力之養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規定革命進行之時期為三:第一為軍政時期,第二為訓政時期,第三為憲政時期。」。孫中山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製、複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

這,恐怕就是大陸自由派憲政推動者最感懷的民國百年「政治禁臠」。

明天(2011年10月10日)德新社的記者要來採訪,電話里他囑咐我穿典型中國服裝,準備拍照刊登於德文日報。什麼是民國服色呢?我還真的是第一次想這個問題。自古以來,服色往往就是王朝的一張臉面,有怎樣的王朝,就有怎樣的服色。晚清末盡頭是民國。中華民國成立以後,為實踐人們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主張,政府廢棄了千百年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傳統習慣及規制,仿效西方國家的服飾,頒布了《服制條例》,規定了男女禮服的式樣,要求官吏士庶一律遵循。

但是,《服制條例》作為民眾衣著的準則,該條例吸取民國初年所定條例不符社會實際的不足,只對男女禮服和公務人員制服作了規定,對於平時百姓所穿的便服,則不作具體規定。

民國初年,男人服裝仍以中裝,即長袍(長衫)和馬褂為主。長袍與馬褂多為圓領、窄袖,後來不少長袍是企領的。長袍為大襟,馬褂是對襟。作為便服,顏色可以不拘。在初春或深秋,人們還喜歡在長袍外加一件馬甲,代替馬褂。

民國成立以後,清朝的服飾制度大部分被革除,20年代的女子流行穿著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襖、背心;款式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領、袖、襟、擺等處多鑲滾花邊,或加刺繡紋飾;衣擺有方有圓,寬瘦長短的變化也較多。上衣下裙的女裝後來一直流行,但裙式不斷簡化。旗袍本是滿族女子喜愛的服裝,20年代以後,漢族女子也開始穿著,它經歷了無數次的變化,終於成為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中國女性的主要服裝。旗袍的流行,原因有二:一是簡潔;二是具有民國神韻。旗袍加上高跟皮鞋的襯托,最能體現出民國女性的優雅俊美。

2001年我的餐館裝修,讓妻子回上海買一些能夠代表中國的畫,這位在大學里教德國人漢語的老師,從上海帶回來幾幅畫,全是「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背景的優雅民國美女」。妻子說:「這最能體現中國特色!」

現代人尋找民國符號,往往是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黃埔軍校、商務印書館、鄉紳、軍閥、買辦、胡適、孫中山、長衫、旗袍、有軌電車、上海灘、百樂門等。海內華人海外華人承接了民國什麼?

面對歐美的中國城,我第一次明白了,為什麼這些中國城,建造成清末民初的樣子,因為我們的祖輩離鄉背井時,中國就是那個樣子。

「秋海棠」中華民國,被我們這些海內華人海外華人各取所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肉,獨自佔有而不容別人分享,「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


(謝盛友, 2011年10月9日,德國班貝格)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隔岸觀火 2011-10-10 02:20
孫中山沒有發動辛亥革命,這是歷史常識。
回復 專治蛋疼2 2011-10-10 03:39
胡的意思是你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今天只能在一個小島發展民主,俺們推翻了你,又把帝制復辟了,看今天多麼河蟹!
回復 Thompson 2011-10-10 03:40
中華民國如真如先生所說那般好,也不會在內戰中敗如喪家之犬。歷史反映的是民心啊。

現今這台灣又已丟於台獨之手,先生還要在此大談中華民國之好,不覺好笑嗎?
回復 Thompson 2011-10-10 03:48
台灣問題說到底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問題,不是島主由誰當的問題。
回復 NOVAYORK 2011-10-10 11:10
1949美國對華關係白皮書對中華民國的腐敗有著從美國人的視角的描述。中山先生創建的中華民國一直停留在美好的理想中, 實踐中卻一直是混亂和腐朽的代名詞。
回復 無為村姑 2011-10-24 11:51
到底穿了什麼樣的服裝?
回復 liaoliao1 2011-11-11 12:19
NOVAYORK: 1949美國對華關係白皮書對中華民國的腐敗有著從美國人的視角的描述。中山先生創建的中華民國一直停留在美好的理想中, 實踐中卻一直是混亂和腐朽的代名詞。
現今的政權比民國好么?
回復 NOVAYORK 2011-11-11 14:48
為何民國被取代了呢?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6 05: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