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謝盛友:朱鎔基沒資格批教育腐敗

作者:謝盛友  於 2011-4-24 02: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4評論

謝盛友:朱鎔基沒資格批教育腐敗


新聞紀錄:

中 國前總理朱鎔基2011年4月22日訪問北京清華大學,針砭時政,多次提到要講真話,還提出要給學生送「禁書」,在中國引起熱議。朱鎔基在清華訪問的情況 被網友網路「直播」。據網友微博介紹,朱鎔基向清華經管學院贈送了他的新書《朱鎔基講話實錄》,並稱「讓你們和現實情況對比一下,看看我是不是說的實話, 真話」。據香港《明報》報道,朱鎔基還在訪問中提到要給學生們送書,特別提出要送《中國農民調查》。這部由安徽作家陳桂棣、吳春桃所著的書對中國農村政策 及農民困境提出尖銳批評,出版后引起轟動但長時間以來一直是中國內地的「禁書」。作者還被安徽當地政府領導人告上法庭。據報朱鎔基在清華表示「這本書受到 很多國外異見分子追捧」,送書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有批判意識,用事實去對比書中的內容。訪問清華期間,朱鎔基多次談到要講真話,講實話。並據網友微博透露, 朱鎔基揶揄中央台說「每天七點到七點半必看中央電視台,看他們胡說些什麼」。

《明報》報道說,朱鎔基還對中國現行教育制度,大學擴招,假論文現象以及政府補貼汽車工業等問題提出尖銳批評。

朱鎔基1947年19歲時考上清華大學。就讀於電機系電機製造專業。1984年起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17年。

(新聞紀錄  完)




朱鎔基與俾斯麥的簡單比較


作者:西方朔


朱 鎔基平民出身,故鄉位於湖南長沙縣安沙鎮和平村棠坡。朱鎔基的父親在其尚未出生時已去世,九歲時,母親病死。在湘西讀書時,染上了霍亂,后痊癒。1947 年,以湖南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讀書,曾任學生會主席,曾經反對過毛澤東的「大躍進」政策,之後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再次被肅清, 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改造。曾任上海市市長(1988年-1991年)和中國國務院總理(1998年-2003年)。

中國是社會主義,醫療和教育最不應該產業化,而平民出身的朱鎔基執政時,做了。

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貴族出身,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總理),人稱「鐵血宰相」。 當時的德意志是貴族的天下,貴族完全可以將醫療和教育產業化,而貴族出身的俾斯麥沒有做。

朱鎔基,俾斯麥,一正一反,到底為什麼?

俾 斯麥於1815年4月1日在普魯士的一個名為興奧森的小鎮(今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出生。其家族為傳統容克,擁有很多土地及莊園。俾斯麥父親,斐迪南•馮 •俾斯麥(Ferdinand von Bismarck)是一位地主和退休軍官,終日只與友人打獵,並以35歲之齡娶了17歲的妻子,即俾斯麥的母親。俾斯麥的母親與其父親的出生背景大為不 同,自小生活在資產階級的家庭,並且長居市區,因而有著較為開放、先進的思想,而不像其父般保守、守舊。俾斯麥有一個比他年長5歲的哥哥及一個妹妹。俾斯 麥父親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軍人,為國盡忠。但是其母則希望他成為政治家,在政界大顯光芒,雖然其雙親的期望大為不同,但最後俾斯麥同時達成了。

俾斯麥是一個膠片沖印師,他把普魯士放大,卻從未想過要拆散德意志大廈;朱鎔基同樣是一個膠片沖印師,他把中國放大,卻想重新重新組裝中國大廈。

俾 斯麥是一個建築設計師,深知帝國大廈的穩固在於底層的堅實,他心中充滿著貴族的榮譽與責任,以對國家的忠誠與貴族的榮譽創建了國家的上層,使得容克和軍隊 成為國家的支柱,他又以貴族的責任心深知,保衛自已領地上農民的小康與安全是自已的責任和義務,於是他將這責任放大,成為國家的福利,俾斯麥通過立法建立 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障法》編織了一張巨大的網,罩住了千千萬萬的貧困者,澆築了一塊雷打不動的堅實基礎,把巨人煉成了 鋼筋鐵骨。

俾斯麥用「鐵和血」為德意志創造了這套制度,1871年以來的德國,依靠這套制度而發展和鞏固,超越他國。

俾斯麥推行的「鐵血政策」,向右打擊天主教中央黨,向左打擊社會民主黨,卻把雙方保護勞工主張收歸他名下。在他執政最後時期,簽署了6000餘條法令,從工傷保護到醫療保險,事無巨細,全由王朝強令推行。

俾 斯麥說:「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 國王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我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朕的頭。」而俾斯麥則回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死得不體面一 些?……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抑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必須抗爭到底!」從此,國王和他的首相間形成了十分特別的牢固關係。

俾斯麥的「帝國社會主義」因社會福利,而提高了勞動力價格,卻迫使德國工業向新興科技索要生產力。50年內,德國科技拔得歐洲頭籌,工業起飛,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實體,有實力向工業革命的鼻祖英國挑戰。

俾斯麥的社會福利從王朝而來,共同體大家長成為近代德意志的國家認同。依賴國家進行二次分配,共同義務壓倒個人競爭與責任,幾乎成全民共識。

俾斯麥1891年曾這樣說:「既然軍隊士兵殘廢了,可以領撫恤金,為什麼勞工不能?再過不久,這種見解將被大眾承認。我堅信國家社會主義一定會行得通。凡是要實行這種政策的政治家,都將嶄露頭角。」

德意志歷史和今天的現實,都被俾斯麥言中。

相反,朱鎔基是一個建築施工員,他未必知道,中華帝國大廈的穩固在於底層的堅實。所以,朱鎔基施工時,拆東牆補西牆。

朱鎔基重新組裝中國大廈的「鐵腕政策」,第一是教育產業化,第二是醫療產業化。

朱鎔基把公共醫療衛生系統,當作商品投入市場競爭,讓病人當作榨取暴利的對象。

朱 鎔基執政的時候,2002年的GDP總額10.4萬億人民幣,中國衛生總費用5084.2億元,佔GDP的5.3%,但是這筆開支的63%是由患者個人承 擔的,人均403元。那時,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191個成員國的衛生總體績效排序中,中國排在第144位。當時,世界衛生組織在對全球191個成員國國家 衛生系統的業績,做出量化評估后,對這些國家的衛生績效進行了排名,中國在「財務負擔公平性」方面,位居尼泊爾、越南之後,排名188位,倒數第四,與巴 西,緬甸和獅子山等國一起排在最後,被列為衛生系統「財務負擔」最不公平的國家。

朱鎔基執政的時候,開始教育產業化,把教育當作是一個 產業來運營,大學都蓋上了漂亮的教學樓、宿舍樓,這些樓都是拿學生父母的血汗錢建立的。中國教育產業化的改革,迫使有些貧困地區的家庭更加貧困,「哥哥賣 腎、妹妹賣血供養兄弟上學」,這樣的底層,如何穩固堅實地支撐中國大廈?

如今道德淪喪,學術腐敗,朱鎔基有多少歷史責任?今後書寫歷史的人如何書寫朱鎔基? 中國是否要悔改朱鎔基的「鐵腕政策」(教育和醫療產業化)?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4 個評論)

回復 wcat 2011-4-24 04:13
他也不懂經濟!上海的懸浮就是他當市長時立的項建起來的,明顯地不按經濟規律辦事,化大錢幫德國人試驗!當然也不只他一個,現在建的許多高鐵也是如此!
回復 ww_719 2011-4-24 07:31
wcat: 他也不懂經濟!上海的懸浮就是他當市長時立的項建起來的,明顯地不按經濟規律辦事,化大錢幫德國人試驗!當然也不只他一個,現在建的許多高鐵也是如此!
AGREE!現在不在位了可以胡說八道了,哈哈..
回復 wcat 2011-4-24 07:47
ww_719: AGREE!現在不在位了可以胡說八道了,哈哈..
說實話,他這總理當的不怎麼樣!我覺得不如現任總理。
現在許多問題都是那時造成的,許多國有資產流失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回復 ww_719 2011-4-24 10:09
wcat: 說實話,他這總理當的不怎麼樣!我覺得不如現任總理。
現在許多問題都是那時造成的,許多國有資產流失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又AGREE
回復 wcat 2011-4-24 10:20
ww_719: 又AGREE
我說什麼你都同意嗎,小娃娃?   
回復 ww_719 2011-4-24 10:34
wcat: 我說什麼你都同意嗎,小娃娃?    
那不一定,看情況,哈哈..
回復 yulinw 2011-4-24 10:38
   太猖狂了,搞不好是茉莉花後台吧,又抓不得~~
回復 wcat 2011-4-24 10:40
ww_719: 那不一定,看情況,哈哈..
所以你就不去虎口狼窩,對吧?   
回復 ww_719 2011-4-24 11:54
wcat: 所以你就不去虎口狼窩,對吧?    
   那也不一定..哈哈..
回復 wcat 2011-4-24 13:26
ww_719:    那也不一定..哈哈..
那你什麼時候去?   
回復 ww_719 2011-4-25 00:36
wcat: 那你什麼時候去?    
  
回復 笑臉書生 2011-4-29 22:58
wcat: 說實話,他這總理當的不怎麼樣!我覺得不如現任總理。
現在許多問題都是那時造成的,許多國有資產流失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完全正確,全民炒股也是他造成的。此人很虛偽。
回復 NOVAYORK 2011-5-18 11:44
wcat: 他也不懂經濟!上海的懸浮就是他當市長時立的項建起來的,明顯地不按經濟規律辦事,化大錢幫德國人試驗!當然也不只他一個,現在建的許多高鐵也是如此!
磁懸浮是中央的決策,不是當時朱市長能決定的。 這是當時中國政府為阻止德國出售潛艇給台灣與德國達成的政治交易。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9: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