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纏身,閑話擱置了兩天。
上次探底細提出講講書畫中的印章。這裡找了一幅攝影,簡單PS成了國畫效果(做工不細)。藉此簡單說明一下。
這幅畫畫完了,該題款和鈐印了。先看整幅畫面左上左下和右下有空白處。

題款根據感覺和習慣放在左上。我隨便起了名字:夢江南。
開始鈐印。一般會在題款最後一個字後面鈐作者的名號。印與字稍有間隔。有單印,也有雙印。單印多蓋自己的名字,如「潤林之印」,「潤林印信」之類的。雙印的話,印的大小要差不多一樣,印與印之間也要相隔,差不多一方印的距離。順序是先姓后名。印章要略小於題款字的大小。多用方形印。
知道蓋在什麼地方后,要根據畫面的內容和風格選擇印面。如工筆畫,會用些細文小篆印。豪放點的,則配粗獷些的篆體。
上講提到的布局印,對作品(特別是畫作)起著攔邊壓腳和平衡畫面的作用。比如下面例圖中右下的「畫」字就是這一類。有一點需要明確,隨款印和布局印都是用來平衡和裝飾的,在書畫作品中是唱配角的。不可少,也不可多。千萬不要把四個角都給印佔了,那要就是把整幅畫「封死」了,作品的氣就沒了。

篇幅關係,簡單說一下書法作品中的印。記得一次去北京朝陽區書法協會,看一位書法家給學生點評。書法家看了兩眼,說,字嘛還可以,就是少了一枚起首印。隨後找來一枚閑章鈐上,頓時贏來嘖嘖稱讚。給我印象深刻。
書法作品中的隨款印和前面講的一樣。布局印,往往指起首印。有時候起首幾個字,或者是結構比較簡單,或者是字與字之間的布局不太緊湊,或是整體上看起來頭輕腳重,都會在起首處,比如第二個和第三個字之間的旁處來那麼一枚,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感謝不知名的攝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