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謙虛地講,我是個沒學問的誠實人。自小偏愛讀書,尋求刺激又不求甚解。因為社會環境所迫,上大學也只能念「採礦」;所以弔兒郎當混到畢業,基本連教科書都沒買,大多是從圖書館借的。若干年後,到「廠礦長學習班」參加物資行業的全國考試,我的所謂「論文」:關於物資行業的企業管理。被評卷老師打了個「最低分」。原因是文章的第一句話「恩格斯說`流通不創造價值`是錯誤的。」觸犯了「神牌」。我其實是為流通行業的存在尋找理由,況且商品在流通過程中確實存在物主,時間和空間上的價值差。當時主管我「企業管理學」的周智友教授和我關係甚密,儘管我最反對他的「著作」,認為是「費話連篇的假理論」,可他還是到部里替我「正名」,將我的文章評為行業的「優秀論文」。因為我找到了一個研究社會學問不迷路的方法,就是用自然科學驗證社會科學的真偽。
「商品」這個東西,被馬克思研究個倍透,所以被後來的政治家們利用掀起了世界級的政治風暴。但是好多別的「家」們,並不理睬;歷史學家依然把人類的進化分成:原始——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等階段,經濟學家們還是把「資料」分為生產和生活兩個範疇。其實都是以點帶面的推理。
我推崇「商品分析法」,主張「價值決定發展」。從這個角度,我覺得自己看清了好多假象,所以建議朋友們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