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名稱其實都是一種人為的自定義的稱呼,你從不同角度審視,就可以起不同的名字。比如對同一個人,可以從性別,出生地,年齡段,膚色,職業,生理或生活特點,甚至穿著打扮上給他(她)幾十個稱謂,而他自己更可以隨心情和目的隨便或刻意的用自稱來裝扮自己;當然,局部的共識會有的,但是,即使是「共識」也有千差萬別的距離。說到這,可以說無論是「真正的」還是「假裝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對國家政治品質的人為定義的稱呼。
我們這茬人基本都是毛時代的思想信徒,所以思維里打下了很深的毛定義的印記。幾經輾轉豁然發現,原來還可以不從毛或其他權威的思維角度觀察和看問題,儘管因此可能被當成異類而討伐,卻為覺得發見了真相而欣喜。
從字面解釋,社會主義國家,就是把「社會主義」作為政治品質的國家;那什麼是社會主義呢?原創者把它定義為是「共產主義」的前期階段。所以至今它成了誰也弄不明白卻又誰都裝作特明白的專用名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中國傳統的專制思想打上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標籤的產物。原來還和蘇修爭了一回嫡傳的位置,後來總設計師畫了一個圈,就把資本主義徹底撿了回來定名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倒贊成以前商品經濟社會的稱謂,因為比較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
中國的滑稽就在於,當政者一方面宣傳自己信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另一方面卻又在擁有全部社會資產的基礎上抱著「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名稱。
我當然贊成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能和平共處,共同促進社會進步與國家繁榮。其實今天的中國不是正在「穩定」的旗號下,這麼做的嗎?但是一方面資本家成了共產黨員,並且不斷佔據黨的領導層;另一方面黨的高層也都逐漸演變成了億萬富翁的太上皇,這個黨還是無產階級的嗎?
我當然期望整個中華民族徹底消失了「無產階級」,每個階層都富得冒油,但那絕不是今天靠維護既得利益集團利益打壓底層百姓的結果;中國應該有新的思維和方法,是我們至今還在探索的;但也有個通暢的前提:執政黨成為守法的模範並還給人們思索和選擇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