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金嗩吶 韓戰60周年隨想(完)

作者:light21  於 2010-11-8 09: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關鍵詞:


時間: 11 07 2010 23:59   

--------------------------------------------------------------------------------

作者:金嗩吶 在 蘆笛自治區 發貼, 來自 海納百川

韓戰60周年隨想(完)


金嗩吶


第二件蠢事,就是我黨這次明確公布的抗美援朝中方死亡人數,真是冷了弟兄們的心。我黨在韓戰後公布的志願軍死亡人數,基本上是一年一變樣、五年小變樣、十年大變樣,「墨索里尼總是有理」,隨時根據需要調整。今年2010年6月,國防大學教授、軍史研究專家徐焰少將悍然宣布:「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在戰場陣亡11萬多人,加上參戰人員中傷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國方面在戰爭中共犧牲了18萬人。」以後「18萬」就成了權威數字,被各大媒體競相引用。

我覺得徐少將犯了我黨「歷史問題不宜過細」的大忌,絕對是一大敗筆,這樣做等於把我黨逼到了死角,以後不好再在志願軍死亡數字上「繼往開來」,不便再根據需要調整數字,進行辯證加減。光我所知道的志願軍死亡人數就有十幾個版本,現總結如下。諸位看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1、周總理——周總理在接見外賓時婉轉地說:志願軍死亡人數為「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中國連小縣城也有幾十萬吧,光是富士康深圳園區就有42萬人左右。)
2、溫總理——溫總理2009年訪問朝鮮志願軍烈士陵園時說:「你們的鮮血灑在異國他鄉,但是你們偉大的精神留給了整個世界。安息吧!幾十萬英靈!」
3、康生、鄧小平——康生會見阿爾巴尼亞的霍查、鄧小平會見日本共產黨領導人時,說的死亡人數是四十萬。
4、洪學智——志願軍副司令洪學智說「我們在朝鮮戰場上犧牲了幾十萬同志」。
5、秦基偉——秦基偉去朝鮮參加抗美援朝50周年紀念活動,行前在北京機場發表了一個講話,說自己去朝鮮主要是為了「祭奠長眠在朝鮮的24萬多志願軍烈士。」(這應該還不包括受重傷在國內醫治無效死亡的,以及在戰爭中支前民工)。
6、金日成——金日成在一次講話中說: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在我們家園裡捐軀的30萬中國兄弟,……。
7、徐焰少將本人——2003年:14萬8千,2010年:18萬
8、軍事博物館——軍博《抗美援朝戰爭紀事》陣亡數據為:171669名;團以上215人,其中師級23人,軍級4人。
9、《解放軍報》——在「紀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解放軍報》專題網站提供的數字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和光榮負傷者共36萬餘人,其中有14萬人長眠在異國他鄉(在戰鬥中犧牲11.5萬餘人,事故傷亡和病故等非戰鬥傷亡2.5萬餘人),在戰鬥中負傷22.1萬餘人,失蹤、被俘2.9萬餘人」。
10、志願軍老戰士吳修泉——今年在志願軍赴朝作戰60周年紀念日媒體記者採訪了志願軍老戰士吳修泉:「今年79歲的吳修泉16歲參軍,50年10月25日被派往朝鮮戰場。回望那段歷史,他對戰場上犧牲的數十萬人以及目前遲暮之年未能得到公正待遇的戰友感到愧疚:『停戰以後我們中國的犧牲了76萬,我們二百萬戰友現在還在生的全國還有50萬人,想起來我們很難過。』」
11、丹東紀念館——2004年17萬1千左右;現在18萬3千。在全國上下「中國也要搞自己的靖國神社」呼聲中,丹東建立了朝鮮戰爭紀念館。在1992年紀念館登計的在冊志願軍烈士人數,為171669名。以後常有來紀念館憑弔的志願軍家屬在這個冊子上翻不到自己親人的名字,以後又進行了補充,最新烈士統計人數為183108人,比2004年紀念館改造時公開的171669人超出11439人。在烈士統計名單上,有姓名,籍貫,參軍年代和職位,犧牲地等情況,十分具體。
12、張戎——張戎在《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一書中提到了中國在韓戰中有關的情況:中國赴朝參戰的至少三百萬人,起碼死亡四十萬人。
13、蘇聯——蘇聯官方文件認為中國死亡人數為一百萬。
14、美國——根據美國軍方參謀長聯席會議估計,中國人傷亡總數是:90萬9607人,其中估計死亡40萬1401人。

至於傷亡數字,依據20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衛生工作經驗總結》中所說,戰鬥傷亡為95萬人;在20世紀80年代官方公布志願軍共有36萬人傷亡,以後一直沿用這個數字。但人們發現,在2006-09-25中央四台的一個介紹毛岸英的節目,忽然其中打出一行字幕:「朝鮮戰爭戰鬥傷亡36萬」,接下來又出來一句話「非戰鬥傷亡77萬。」
……

我想,徐少將的死亡人數一定是來自丹東紀念館吧。人家只是說有名有姓的志願軍烈士18萬,那些無名無姓的志願軍烈士、那些有名有姓的志願軍非烈士(如死在後方醫院的),還有那些有名有姓的非志願軍烈士(如支前民工)是不是也計算在內了呢?咱們這個民族真是絕了,人活著還是死了,是出氣還是沒出氣,本來不是什麼複雜的事;志願軍去了多少回來了多少,也是非常簡單的加減法,難道這種事情上也要搞模糊思維,也要玩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也要追求「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的美學效果,真是不明白。

還有,現在只要是一搞抗美援朝的紀念活動,重頭戲就一定是回憶毛岸英。只要到朝鮮憑弔那個「朝鮮最大的、安葬了134名志願軍烈士陵園」(據說比南朝鮮的「敵國[志願軍]將士墓」規模都小得多),不管是作秀還是真心,電視鏡頭看到的鏡頭都是「撫摸著毛岸英的墓碑,佇立良久,心情沉痛」,好像朝鮮戰爭都是這個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打的。我算是夠關心政治的了,至今連韓戰中志願軍犧牲的那「軍級幹部4人」是誰都不知道,估計彭德懷給炸死了也享受不到如此待遇。今年更邪乎,電視連續劇《毛岸英》三十幾集,從「我失驕楊」開始,一直到彭德懷報喪時「淚飛頓作傾盆雨」。雖說要照顧到左派精英和底層愚民懷念領袖的心情,可畢竟岸英同志不過是志願軍司令部的小秘書,連美國鬼子什麼樣子都沒見過,至於這麼大書特書嗎?

看看人家蘇聯老大哥是怎麼做的。斯大林的小兒子雅可夫是蘇聯紅軍的炮兵營長,人家可不是在總司令部貓著,而是在戰場上真槍實彈跟德國鬼子過招。1941年初,蘇聯紅軍在斯摩棱斯克戰役中失利,雅可夫被俘,受盡折磨后死在了德國的戰俘營里。還有報道說,希特勒曾打算用雅可夫交換被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俘獲的陸軍元帥保盧斯,但遭到斯大林的斷然拒絕(希特勒算是瞎了狗眼)。即使這樣名副其實的戰鬥英雄,也沒見蘇聯人如此鬧哄過。

活著回來的人也強不到哪去。除了少數陞官晉級外,大多數農村小戰士接著回家回家務農,隨便進城照樣按「盲流」對待。最可憐的還是那些「回到祖國懷抱」的那些戰俘。他們開始在丹東受到熱烈歡迎,鮮花掌聲(那時還沒有美女),領導握手,戰俘們含淚高呼「祖國萬歲!」「毛主席萬歲!」。以後到了位於鐵嶺與四平之間的昌圖縣歸管會後就沒什麼好日子過了。先是動員教育、檢查交待,讓他們對照《黨員八條標準》和《狼牙山五壯士》、《八女投江》進行「檢查交待」,最後作出結論、安置處理。結果是大部分戰俘被「開除黨籍」,連以下人員一律複員回鄉。不管回鄉還是留在城市的,基本都沒躲過歷次政治運動,戴反革命、壞分子、右派帽子的不少,很多人還被迫害致死。沒死的這些人直到80年代初才平反,也不過政治上平反而已,遠不像文革后老幹部那麼風光。不光是韓戰,共軍打金門時,全軍覆沒寧古頭,回大陸那些戰俘也是同樣下場。其實這些戰俘如果看過《智取威虎山》等紅色經典的話,應該牢牢記住這些反面人物的台詞:「共產黨先甜后苦」、「三爺最恨的是讓共軍逮住的人」,畢竟國軍是吃足了共軍苦頭后所得出的血的教訓。所以主旋律電影里反面人物的話雖不多,但濃縮的都是精華,還是很有道理的。

實事求是說,去台灣的那些戰俘多數也混得不咋地,並沒受到怎麼特殊的照顧,但畢竟還是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雖然回去時也受到隆重歡迎,把他們去台灣的日子(1954年1月23日)定為「自由日」,但因為大頭兵們都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既無學歷又無技術,所以大部分風光過後都要靠自己打拚,多數只有靠干體力活吃飯。我看了看在大陸官方網站和媒體廣為流傳的「流落台灣的志願軍戰俘」之類的文章,裡面所介紹無非是戰俘如何思鄉斷腸、打工掙錢如何辛苦,為了一碗紅豆湯,不惜出賣勞動力,但沒看到戰俘受到什麼大規模的迫害,跟回到大陸的戰俘相比還是有天壤之別的。

有少數混得好的戰俘(其實當時在台灣隨便一個爛仔在大陸人眼裡都是富翁),改革開放后西裝革履地回到大陸本鄉探親或投資,大陸政府明令地方統戰部門的熱情接待,很是風光了一把。這方面我聽到、看到的故事不少,有些是在正式刊物上的,最經典的是「戰俘李友福回鄉探親的故事」(附后)。裡面時間地點人物情節都很清楚,不像是瞎編的。如果我身邊有個志願軍戰俘,周圍的親戚朋友肯定也會這麼說,他自己也會這麼想,「真他媽的窩囊、廢物」。遇到個愛動手的河東獅吼,除了挨罵恐怕還得吃點皮肉之苦。

餘生也晚,未曾得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那種令人血管賁張的場面。只是後來在《上甘嶺》、《奇襲》、《英雄兒女》、《打擊侵略者》、《奇襲白虎團》以及《鐵道衛士》、《虎穴追蹤》這些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戰爭片和反特片中體會到了一些當時氣氛。像氣勢恢宏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學校里從來沒教過,但同齡人中沒有不會唱的;另外還有一首熱情歡快並飽含嘲諷鄙視味道的「天空出彩霞呀,地上開紅花呀」,當時也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唱,旋律和歌詞至今還能記個八九不離十。不過因為歌曲的開始和過門反覆出現「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我一直以為這就是一首兒歌,歌名就是「嘿啦啦啦」。後來才知道是一首內容嚴肅深刻、曲調老少皆宜的《全世界人民團結緊》(某央視老播音員動不動就說「緊」,很可能就是受此影響)。現在想想共產黨的宣傳工作確實厲害,居然通過這些簡單的文藝形式,就讓不懂事的小孩子都充滿了對美帝國主義的仇恨和鄙視。我把這首歌附在後面,諸位聽聽是不是很有意思。

有時我突發奇想,如果爆發二次韓戰,金家小皇帝岌岌可危時,中國還會出手嗎?還會出現出現60年前激動人心的場面嗎?我想只要黨中央下力氣動員(只是今上未必會有這個膽量),這種場面還是會出現的。不過可能捐飛機大炮、唱歌跳舞扭秧歌的少不了,但較起真兒來,「母親送兒上前線、妻子送郎去參軍」的不會太多:「俺是來打醬油的,金正銀倒台與否關俺屁事。」非要抓壯丁,恐怕要出現不少新豐折臂翁。即使上戰場遇到美國鬼子,恐怕不再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拼一個夠本拼倆賺一個」,「上戰場槍一響,老子下定決心,今天就死在戰場上了。」(林彪語錄,后譜成歌曲流行一時)。而是「想親人盼親人,見到你們格外親」。韓戰戰俘還回來了1/3(1萬4千多人去台灣,7千多人回大陸),再打韓戰我看能回來1/10就不錯了。

這用不著誰來教,事情明擺著,這幾十萬英靈,以前連個墓碑名冊都沒有,等於是人間蒸發。現在丹東建紀念館,完全是個糊弄人的玩意。不過,反正人都死了60年了,當初的小戰士絕大部分都是處男,又沒什麼老婆和後代,父輩也早就過世,我就不信四川農民(邱少雲、黃繼光都是四川兵,估計四川籍戰士少不了),會千里迢迢跑到丹東紀念館看看名冊上有沒有自己沒見過面的叔叔舅舅,所以紀念館的名冊還是很有欺騙性的。而且人家丹東紀念館也不容易,能搞出個名冊來,畢竟有比沒有強。通常說炮灰就是「大炮一響灰飛煙滅」,這些死的不明不白、連個姓名都沒留下的志願軍小戰士算什麼?

「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教聰明起來,我們的事情就辦得好一些。」(毛主席語錄)經過30年來各種信息的不斷湧入,中國人已經沒有了過去那些邪惡的信仰,如「中國對內必須自相殘殺(即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對外要輸出暴力革命」,逐漸恢復了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這當然是一種巨大的進步,這種進步依我看怎麼評價也不過分。不過現在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整個民族除了錢(年輕人還有性)什麼都不信,沒有任何道德底線,錢成了讓全民頂禮膜拜的上帝,唯利是圖成了唯一的信仰,別的都是王八蛋,「神馬東西,統統是浮雲」(這好像是最新的網路流行語,誰最先開始說的,為什麼會流行起來我也不知道),理想破滅變犬儒,這到底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抑或是「自然界進化都伴隨著退化」?

【全文完】

註:有網友在站內簡訊中談到轉帖的事兒,我再重申一下,我的文章可以隨便轉帖,轉帖時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刪改,不需要經過我的同意。平面媒體也可以用,不用事先問我,前提是版權在我,若我想日後結集出版的話不受影響。刊登后通知我一下就行,若有稿酬可直接寄給本壇總版主狼協,作為今後網站運行經費。
我的Email是:jinsuona@126.com

這些日子玩得太猛了,連續幹了《兄弟》和《韓戰》兩個系列。咱沒有老蘆日產萬節臉不變色心不跳的本事,給累得夠嗆,準備休息十幾天,好好忙點正事兒去。偶爾有點時間就是上來看帖跟帖,不再寫大塊文章了,等以後有時間再把那個《文明》系列續完。這一陣在這兒玩的很開心,多謝諸位捧場(含鼓勵及拍磚)!



附1:戰俘李友福回鄉探親的故事

1979年11月的一天,四川省的宜賓縣的一個高級賓館熱鬧非凡。縣委書記率領部下官員舉行隆重的宴會,款待當年去台灣的戰俘李友福,歡迎他回到家鄉投資建廠。

李友福是個講義氣之人,時隔三十幾年他仍然不忘朝鮮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戰友。這次回鄉辦廠是其一,其二便是看望戰友。一了他多年的夙願。投資自然使人高興,而要和戰友見面卻讓縣委書記為了難。但又不能駁了貴客的面,終於答應了。

離賓館門口約100米的一個角落裡,有兩個衣衫襤褸的鄉下人,都穿著免襠褲,其中一人腳下穿著輪胎做底的膠皮鞋,在瑟瑟寒風中僵立著。他們就是李友福當年的戰友。

約個把小時后,縣委秘書把他們帶進了賓館門口。這位秘書向賓館接待人員說了幾句話后,方被允許進入。

古來征戰幾人回!今生又能相見,實乃人生一大幸事。酒過三巡,縣委書記已略帶醉意。只見他端著酒杯依次敬酒,在輪到給李友福的戰友敬酒時,他一字一句的說;「你們忒可恨了,廢物!窩囊!當年你們為什麼不去台灣?!」。



附2:《全世界人民團結緊》歌詞
http://www.laoge888.com/play/2945.html
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
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
天空出彩霞呀
地上開紅花呀
中朝人民團結緊
打敗了美國兵呀
全世界人民拍手笑
帝國主義害了怕呀
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
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
全世界人民團結緊
把反動勢力
連根拔那個連根拔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20: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