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教養是一種無言之知(在教養上,中國人差到令人無地自容)

作者:馬大哈ann  於 2010-4-25 20: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2評論

關鍵詞:

主講人:王聖民
  1967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上海市唯一美育特級教師。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政風行風監督員、上海市婦聯講師團講員、上海「東方講壇」講員。1996年起開設《藝術欣賞與教師形象塑造》課程,獲國家教委頒發優秀課程獎。近二十年在上海及全國範圍內為社會各界作禮儀、形象塑造主題講座兩千餘場,影響較大。

  人一旦獲得良好的教養,就像一輛車在向前運行時獲得了慣性一樣,再要讓他去隨地吐痰,再要讓他在公眾場合喧嘩,再要讓他冷漠地面對他人請求,再要讓他無視國歌響起國旗升起......就成為一件很困難的事了。

  一個城市文明的基石:乾淨、安靜、有序,就是這樣建成的。
  這一類小事叫教養

  2004年下半年,當時的北京市長王岐山談到2008年奧運會時,憂慮的是 「奏國歌時會有人不站起來」「有人會亂堆雜物」……即將啟幕的世博會也使方方面面憂慮。有關部門提供的消息說:在評估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的17項指標時,上海市民的「言談舉止」得分最低……

  「教養」,中國古時《三字經》就提到了,指的是人從小就應該習得的一種規矩,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態度,特別指出,人若沒有教養,便是家長老師的失職。

  「教養」,在西方文化中寫作「MANNER」指的是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英國王太后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徵。 「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一類。

  教養上做得不夠好
  今天,我們與這個世界上很多國家有了交流,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中國人去外國,還是外國人來中國,更不用說我們在自己的國家裡,在教養上,我們做得不夠好,甚至很差,差到令人無奈、沮喪、無地自容。

  早在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聯合國的一個組織調查材料提到中國大陸留學生形象時,有一個評語的表述為:不會看人,不會微笑,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從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不會說「謝謝」「抱歉」「對不起」……21世紀初,中國的一個企業家代表團在參加國際會議后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會議期間拍照不斷,抽煙不斷,打手機不斷,講閑話不斷……根本不顧及正在論壇發言者的感受,不顧及正在傾聽發言的聽眾的感受……

  造成如此不堪現狀的原因很多,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抓道德教育,但大多都流於空洞、說教、大而無當、泛政治化、泛思想化,對於道德教育缺乏科學的思考。而教養,作為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完全可以成為切入點,成為抓手,成為著力點……但這一切都被忽視了。

  甚至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教養被認為是舊文化當然地被排斥貶低。

  教養無法突擊完成
  世博快要到了。上海作為承辦城市,它的公共設施是否完備,政府管理是否高效,社會秩序是否井然,市民言行是否文明都關乎中國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直到世博會開幕的前一天,我們也還會在不斷地完美它。可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白:高樓大廈、高速公路這一類硬體設施可以加班加點突擊完成,而市民的言談舉止、良好的教養是無法突擊出來的。

  當我們站到世界舞台上的時候,固然需要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來獲得世界的認同,但也許:更要展示自己的文化,發展自己的價值體系來形成對世界的吸引力。沒有前者,我們無法站到舞台上去;沒有了後者,即使站上去了也無法贏得世人的尊重。這個後者,在很多時候很多場合只體現於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上海人的教養。

  良好教養受人歡迎

  有良好教養的人都能得到他人的喜愛、尊重和歡迎;良好教養的內涵也能在各種各樣的文化中得到認同。在這一點上,教養是超乎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良好的教養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能親切真誠自然地待人、接物、處事。良好的教養就是能在我們的言談、舉止、眉目顧盼之中傳達對他人的尊重,對生活其中的環境的尊重。使自己和別人能有安全感,愉悅感和尊嚴感;使生活其中的環境乾淨、安靜、有序。

  良好的教養就是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上都能表達對他人的尊重。無論他人是你的親友同事還是陌生人,無論他人是你的上司還是你的下屬,無論他人是長者還是婦女兒童,無論他人是富有還是貧窮.……

  良好的教養是一種與人為善、善解人意、善與人處的生活態度和技巧能力。
  良好的教養使得人們的相處擁有了優雅和諧的品質。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良好的教養就是善,就是道德的外化、顯化。

  良好的教養往往能在第一時間給人更直觀更細微更貼切的感覺,因而成為給他人的第一印象,成為自己的形象,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一個人美好的形象有時候就是這個人的良好教養。

  上實際80年代,鄧小平在美國訪問獲得巨大的成功,美國一位有影響的參議員完全改變了對中國的印象,原因僅僅是因為鄧小平的一個極其自然又充滿愛意的動作:在接待眾多歡迎人群的紛亂中,鄧小平親切親吻了一個向他獻花的小女孩……

  2004年,人們談論得很多的也是一個細節:溫家寶總理去雲南地震災區看望災民,他問:「馬老伯,我能進你的帳篷看一下嗎? 」這些都是小事,但當你在這些小事上體現出了良好的教養時,你就有了一個美好的形象。

  文明舉止是張名片

  世博會當上海登上國際舞台時,良好的教養應該是上海人的一張名片,中國人的一張名片。良好的教養是自然真誠親切的,而自然、真誠、親切是不能臨時準備的。

  自然、真誠、親切首先是一種美好的內在,美好的內涵。它是一種像生命一樣的東西,是需要涵養滋養才能成長的,而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只有長時間的累積才能沉澱下來。

  自然、真誠、親切不是一種一般的知識,它是一種無言之知,是一種沉默的知識。它是一種能力,它不能靠測驗考試做習題獲得,得靠無數次的習練才能有一種自然的品質,就像運動員要投籃一千次,要游上幾萬米,就像小提琴演奏員一個樂句得拉上幾千次......同樣,我們的微笑問候傾聽關注也得訓練操練演習無數次才能自然親切。

  親切真誠是隱之於內的東西,但它又應該顯之於外,讓人可觀可聽可觸摸可感知。當我們找到一種美好的外在形式將對他人的敬重之情傳遞出來釋放出來的時候,它們又會得到強化,從而使自己獲得一種尊嚴感、愉悅感、一個美好的心情。「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是之謂也。

  人一旦獲得良好的教養,就像一輛車在向前運行時獲得了慣性一樣,再要讓他去隨地吐痰,再要讓他在公眾場合喧嘩,再要讓他冷漠地面對他人請求,再要讓他無視國歌響起國旗升起……就成為一件很困難的事了。

  一個城市文明的基石:乾淨、安靜、有序,就是這樣建成的。
  有教養的上海人將是我們獻給世界一片異彩中濃重的一筆。

  上海人不一定要雙眼皮大眼睛但只要有真誠友好的眼神——看人的時候,上海人就美好了。

  上海人不一定要長得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但在與人相處時能自然親切地微笑,上海人就美好了。

  上海人不一定要能說會道、口若懸河,但在與人相處時會適宜地問候,會適宜地道謝致歉,會適宜地加以援手,上海人就美好了。

  上海人不一定要成為聖人、英雄、勞模,只要能自然親切真誠地待人接物處事,上海人就美好了。

  良好的教養,是上海人的一張名片,中國人的一張名片。
  (實習生孔冰欣參與采編整理)

  城市精神斷想

  一   「世界若給中國一份幸運,中國將還世界一片異彩」,當年,申博時這句口號曾使多少人怦然心動、熱淚盈眶,而今,世博開幕在即,可是,一談起這句話,每一個上海人仍是心潮逐浪……

  我們對世界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美好的生活是什麼樣?應該是舒適、便利、安全,是每一個人都有尊嚴。這一片異彩應該就是我們正在養育、滋養、塑造著的城市文明。
  世博會是世界文明的聚會。感謝世博會,一方面,它讓我們能在這個平台上學習世界各國的先進文明;另一方面,又讓我們能更自覺、更積極、更有效地滋養、展示我們國家的燦爛文明。中國人形象大使是成龍,是李寧,是楊瀾,中國人形象大使更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上海人。異彩的畫卷正在展開,大手筆氣勢恢弘、色彩斑斕;此刻,人們最為關注的是畫卷的點睛之筆——它應該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精神文明、教養,是這個城市裡無時無刻、無所不在流動著的極富生命意味的人文景觀: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尊重。可愛的上海人,你更是這片異彩的魂魄啊!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將向世人展示中國人的風采!

  二  我們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其實,我們是在說,城市文明讓生活更美好。與城市文明相關的一些特質多是尊嚴、體面、考究、愉悅、快樂,而與城市文明衝突的一些特質則多是骯髒、雜亂、野蠻、粗魯。城市文明的基石是:乾淨、安靜、有序。

  城市人口密度高,接觸頻次高,相關度很大,一個人的舉止行為一定會對他人產生影響。為保證人們能在狹窄的空間、公共的空間有尊嚴的相處、生活,人們必然被要求遵守一些基本規則。在城市文明裡,人們應該會對每一個他人都給予尊重;同時,城市文明保證了我們每一個人也能從陌生人那裡獲得安全感與尊重。農業社會,是一個血緣社會,一個熟人社會;而現代社會則是一個公民社會,契約社會,一個「陌生人」社會。這是文明的質的差異、區別。以上所述,我們很多人可能還沒有意識或者意識不強。當我們知曉了以後,我們才能接受城市中人們相處的基本規則的重要性。

  三   正如前面所述,我們有了硬體,但軟體跟不上;我們的物質文明了,但精神文明尚未同步。舉例而言,我們很多人都擁有一部手機,但我們會優雅地使用它嗎?讓它只會給我們帶來便利而不是讓它驚吵了他人?我們中有些人都有寶馬、賓士了,但我們會有效地使用它嗎?讓它只是給我們帶來便捷,而不是讓它傷害了他人?我們很多人都住進了高樓大廈,我們享受了它的寬敞、舒適,但我們會因此而給樓下鄰居製造麻煩嗎?我們有了物質上的文明,但我們能用精神上的文明去享用、駕馭它嗎?
  按照心理學的觀點,人們改變行為習慣需要相當的時間。就以「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為例:我們先肯定,這個高聲喧嘩者不是故意為之,也不是道德問題。在於他,只是一個習慣而已。如今,要改變自己,在公共場合學會安靜,在音樂廳里、在展覽會裡、在會議上——學會不影響他人。一方面,能將自己內心裏面的好、善良表現為得體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另一方面,能以自己得體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展示內心的友善、仁慈。這樣的人是可愛的美好的。

  一個人長得漂亮是天生的,當然很幸運,但讓我們普通人能感謝生活感謝世博會的是,時代為我們搭建了一個舞台,人類的美好天性讓我們願意在客人面前有一個美好的形象,當我們在客人面前自然地、真誠地、親切地展示自己的友善時,我們就是一個可愛的上海人了,而這恰是我們每個人對美對好的追求,上海人,我們該怎樣地感謝生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0-4-25 20:50
文章有正面意義,但差到無地自容有點嘩眾取寵。特指上海,又會引來一番爭議。提高自身修養的確是中國人當務之急,包括我自己。
回復 老阿姨 2010-4-25 21:10
謝謝分享。
回復 馬大哈ann 2010-4-25 21:28
fanlaifuqu: 文章有正面意義,但差到無地自容有點嘩眾取寵。特指上海,又會引來一番爭議。提高自身修養的確是中國人當務之急,包括我自己。
其實絕不是特指上海,只是世博會馬上要在上海開了,奧運會是,則重點說北京,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中國人口眾多,有知識的,和有教養的還比例還是很小的。當然我也不例外,和多時候也有很多不良習慣。
回復 在美一方 2010-4-25 23:52
fanlaifuqu: 文章有正面意義,但差到無地自容有點嘩眾取寵。特指上海,又會引來一番爭議。提高自身修養的確是中國人當務之急,包括我自己。
同意。沒有那麼差吧?現在外國人和中國人接觸多了,也習慣不少,有時候中國人在外國人眼裡的沒教養行為比如說不看人、不主動說謝謝對不起,是中國人天性羞澀的後果,不是沒教養。而且還有不少是民族文化習慣問題,比如,我在飯桌上就經常提醒老外,我們的table manner和你們西方人不一樣的,你們好些做法在中國的飯桌上是非常沒教養的表現,比如吃飯喝湯都不把碗端起來,菜盤子在桌子上傳來傳去等等。還有,美國人說話不少人喜歡咂嘴,學生常常坐著歪著躺著聽老師講話,這些個在中國manner裡面也是沒教養的表現。

所以,不應該一概以西方標準為有教養。應該多方面,不僅僅是中國和西方,而是各文化可以湊在一起的時候,要積極溝通,少誤解,接受他人習慣和自己的並存,並盡量不做他人會覺得offensive的事情。
回復 fanlaifuqu 2010-4-25 23:54
在美一方: 同意。沒有那麼差吧?現在外國人和中國人接觸多了,也習慣不少,有時候中國人在外國人眼裡的沒教養行為比如說不看人、不主動說謝謝對不起,是中國人天性羞澀的后
Agree!
回復 snortbsd 2010-4-26 00:31
one chinese restaurant nearby where i work, there always are a bunch of chinese tourists coming for lunch. like always, they tend not to notice others around them, not to line up for food...  little things...
回復 馬大哈ann 2010-4-26 02:51
在美一方: 同意。沒有那麼差吧?現在外國人和中國人接觸多了,也習慣不少,有時候中國人在外國人眼裡的沒教養行為比如說不看人、不主動說謝謝對不起,是中國人天性羞澀的后
回復 hu18 2010-4-26 09:09
為人師表者,好作驚人之語,有失溫柔敦厚之旨。
即便如大力提倡傳統文化,崇尚人文禮儀者,一方面譴責老毛文革破壞傳統文化,但一說毛岸英在朝鮮戰死,幸災樂禍、喜形於色,並以掛爐烤鴨作比喻。
即使老毛有過,其子何罪?實在是言行不一,有失厚道。
回復 馬大哈ann 2010-4-26 09:21
hu18: 為人師表者,好作驚人之語,有失溫柔敦厚之旨。
即便如大力提倡傳統文化,崇尚人文禮儀者,一方面譴責老毛文革破壞傳統文化,但一說毛岸英在朝鮮戰死,幸災樂禍
好分析
回復 hu18 2010-4-26 09:25
馬大哈ann: 好分析
估計是沒出名的想出名,已出名的想保持高點擊率。
少求實問道之志,多嘩眾取寵之心。
回復 hu18 2010-4-26 09:27
fanlaifuqu: 文章有正面意義,但差到無地自容有點嘩眾取寵。特指上海,又會引來一番爭議。提高自身修養的確是中國人當務之急,包括我自己。
翻老平正公允
回復 hr8888hr 2010-4-26 12:48
那個王什麼的自身修養有問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18: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