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民主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輿論監督和輿論導向。
先比較一下中美兩國的新聞媒體情況:
美國是誠信社會,正常的新聞,如果作假,必然失去觀眾,也就是找死。
中國的黨報,本來就枯燥乏味,正常情況,作假倒是沒有,也毫無必要;但是地方媒體,為了轟動效應和發行率,屢屢有作假(或者說誇大)。
那麼,通過一些特殊的事例,可以了解美國媒體的運作方式:
1。海灣戰爭:海灣戰爭之前,美國的媒體,口徑一致,全部聲討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正在研發的核武器和化學武器。在聯合國的決議下,核查了伊拉克的各種設施,當時沒找到證據,戰爭發生后,伊拉克也沒有使用過任何化學武器。
以美國記者的智慧、專業水平和職業操守,不可能沒有質疑的聲音,但是,媒體整體的表現,明確表示了:新聞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國家利益。
2。李文和間諜案:這是美國政府栽贓中國的案例,其突破口,就選擇了華裔背景的美國籍科學家李文和,當時政府指控李文和為中國竊取核武器機密。案件成立后,美國的所有媒體,一致在頭版報道了這個案例,這樣的做法,實際上在審判前,已經把李文和放入絕境,從行為上看,就是落井下石。因為輿論的影響,李文和不能保釋,遭遇沒有隱私的關押。後來經過多次法庭辯論,案件接近水落石出,媒體又換了個角色,站在李文和的立場,聲討美國政府的做法。
這個事件,可以看出美國媒體的運作方式:1)管你是不是真的,先製造一個轟動新聞,增加報刊的發行量,把錢撈到手;2)再製造一個轟動新聞,既撈了錢,又轉化為正義的化身,讓民眾知道,美國的媒體是公正客觀的,是監督政府的。
整個事件,既做了婊子,賺了大把的錢;又立了牌坊,得到了高尚的榮譽。從商業運作上看,極其高明,但是,從我們中國人的文化角度看,好像缺了兩個字:道德。
3。穆斯林士兵案件:這是發生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的案件,軍方指責,有一個穆斯林士兵泄密,媒體又像李文和案件一樣,推波助瀾,最後,這個士兵被開除,理由僅僅一個:電腦里有色情圖片。因為美國人在911以後,對穆斯林沒好感,媒體就不再做正義的角色。
這明顯是種族迫害案,害了也白害,自認倒霉吧。
4。豐田汽車暴沖事件:金融危機后,美國的汽車工業,面臨全面倒閉,突然又出現了一線生機,豐田汽車發生突然加速的暴沖事件,又是賺錢的好機會啊,必然是大書特書。結果,豐田汽車倒霉了,整整一年,銷售起不來,同時,福特汽車活下來來,通用汽車改組成功了。
既然是講民主的體制,就應該實事求是,至少聽聽反方面的意見,大家都知道,美國汽車的質量,遠遠不如日本汽車,各種問題更多,但是,在挽救民族工業的關鍵時刻,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從這四個例子來看,一個做了婊子又立牌坊,一個在關鍵時刻一邊倒的媒體,跟中國的黨報相比,沒覺得誰更白?誰更黑?在平時,都比較公正,但重要時刻,彼此彼此。
大家都知道,新聞自由、新聞獨立,那是美國在推廣民主時,值得高度自豪的高尚民主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