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語】反正是今天讀的都是語文知識, 把以前孔胖子的一篇也順過來一半再說。
——————————————————
【作者: 孔慶東】
北京的文化優勢不僅體現在識文斷字,其首要秘訣乃在於吃文斷字也。
說到飯量,北京人是沒多少優勢可誇的,無論東北人民西北人民華北人民西南人民中南人民,都比北京人能吃。全國八大軍區,有六大或者七大軍區的飯量都超過北
京。北京人在這方面也就有資格看不起上海人而已,說去上海吃飯,剛夠塞牙縫的。東北人同意北京人對上海的看法,但要加上一句,到北京吃飯,也就夠開胃的,
剛剛把饞蟲勾上來,飯已經吃完啦。不過根據健康養生理論,北京上海的吃法倒是合乎科學的。特別是北京人,將一個「吃」字發揚光大,「吃」的賓語已經不限於
普通食品,而是嘴大吃八方,天地萬物,無所不吃。像魯迅說的「吃人」,周作人說的「吃烈士」,百姓們說的「吃瓦片」,幹部們說的「吃老本」,還有電視里常
說的「吃透中央精神」之類,咱且不論,今天單說說這個「吃文斷字」。
咱們由淺入深,從吃的東西開始說。您注意過沒有?北京人把「西紅柿」叫做「凶事」,或者「星勢」。
「喂,侯大媽,幹嘛去您哪?」
「喲,他齊嬸兒呀?這不,我買點凶事去!晌午要吃凶事雞蛋面。」
「噢,您買星勢去啊?您瞅我這剛買了一大堆,您早言語一聲,我給您順便帶回來不就齊了?您瞅這星勢,個頂個小包子似的,多俊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