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by 柴靜 ZT

作者:oneweek  於 2010-6-26 04: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5評論

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白宮記者,叫海倫托馬斯,逼問過9任總統,進攻性極強,後來白宮特別在新聞廳給她專門設了把椅子,上面用小銅牌刻著她名字,又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個獎項,盛譽極隆。

她八十多歲的時候在書里回憶自己職業生涯,曾經感嘆美國新聞業的蕭條,說「不知畏懼,不帶好惡地去報道,美國的新聞人忘了嗎?」

我自己的經驗是,不知畏懼並不算難,不帶好惡不容易。

好惡是每個人都有的,不可避免,

只不過,有記者這個身份,會約束人們表達自己好惡的本能,它要求你提供儘可能多的事實,而不是看法。

八十歲的時候,海倫離開供職五十七年的美聯社,開始成為一個專欄作家。

專欄作家與記者的區別是,她從此提供看法。

在接受這個邀請的時候她說「我挺高興的,為什麼不呢?這麼多年我都在按事情的本來面目描述它,現在為什麼我不能按我想的樣子來說呢?我每天早上醒來就可以說,今天我恨誰?」

也許她帶點玩笑,但箭一旦不再忍受約束,就會射出。

一個月前,她迫於輿論壓力辭職了,在將近90歲的時候。

原因是她在某一個集會上,對著一個鏡頭說:「告訴以色列人,滾出巴勒斯坦……他們(以色列人)可以回家,去波蘭、德國,去其他任何地方。」

她是黎巴嫩移民的後裔,她說這話的原因就是她恨。

 

我曾經遇到過CBS的一位記者,我們談一個問題,他下了一個判斷,我說我去過那個地方,我了解到的情況有些不一樣。

他打斷我「中國根本沒有真正的記者」

「記者首先要給對方說話的機會」我說。

「你們是沒有信譽的一方」

這種對話很難談下去。

不信任是媒體從業者的一部分天性,這不稀奇,也沒什麼可指責的,但是敵意是另一回事。

不信任可以保持疑問和觀察,可以討論與爭辯,但敵意是一種預設,一種觀點,尋求能支持自己情緒的證據,刻意忽略對對方有利的事實,站在一個善惡二元,黑白分明的世界上。

我自己有過這種經驗,知道英雄與混蛋的道德模式最容易煽動人們的情緒,一個「反對……!」的立腳點很容易變成一個集體的代言人,使人熱血激沸淚水漣漣。

法拉奇在911之後寫《憤怒與自豪》,她說自己「哭了六天六夜」寫下這本書----那不是報道,甚至不是文學,用她的話說是「訓誡書」,這篇檄文里用的詞都是「壞蛋」「強姦犯」「蛆蟲」這樣的字眼。

淚水和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慢覺得,公眾對記者這個職業的要求是揭示這個世界,不是揮舞拳頭站在什麼東西的對面。

 

我曾經寫文章悼念過一位俄羅斯的被暗殺的記者安娜,叫《思考比恐懼更強大》,看到老婦人在她像前放上的白色玫瑰,我寫的時候心酸眼熱。

後來遇到《華盛頓郵報》的記者ANN,她在莫斯科駐站十六年,說:「我為安娜難過,但我並不讚賞她的報道。」

「為什麼?」我有點意外。

「因為她的觀點太多。」她說「她總是站在她認為的弱者一方,簡單地批評」

我們都痛恨暴力和對記者的虐殺,但是,ANN的話讓我不能不去想----我之前對安娜的評價是否太沒有保留?抒情的背後沒有更複雜的事實?單純的強弱黑白的報道能不能完全解釋現實?

我說「也許她是在一個那樣的環境下,常常被迫害的人很難避免……」

「但這樣慢慢會變成你本來反對的人」

「……那麼你認為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她說「最好的防禦就是準確」

 

今晚看老郝的新聞調查,一期職業病鑒定的節目,反映那些受疾病所苦而不能得到公正的鑒定機會的工人們,看這節目時我為她驕傲,多年來她一直在做最艱苦的題,因為她心裡有對人的關懷。

她的片子中,有幾次以音樂致以同情,領導審片的時候,說「把音樂拿掉」。

她有點不服,偷偷留了兩段-----她跟老范什麼都成,但就兩樣東西不能碰「音樂和男朋友」。

後來看完老郝這個片子,我覺得領導的決定是對的,音樂是一種傾向,抒情,也可以說是一種強烈的看法,音樂一起,觀眾就跟著一哽,一軟,被影響了,但是如果出發點就是為弱者張目,事件的因果和邏輯就可能來不及宕實,直接進入了情緒。

同情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之一,但先入為主的悲情是需要我們共同警惕的。

有個朋友把一篇批評我的文字發給我過,我覺得說的真好,引在這兒跟老郝老范分享

「如果你用悲情賄賂過讀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悅過自己,我猜想柴靜做節目、寫博客時,常是熱淚盈眶的。得誠實地說,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礎是自我 感動。自我感動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癮,對它的自覺抵制,便尤為可貴。每一條細微的新聞背後,都隱藏一條冗長的邏輯鏈,在我們這,這些邏輯鏈絕大多數是同一 朝向,正是這不能言說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絕不走到這條邏輯鏈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他寫道「準確是這一工種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5 個評論)

回復 RNSandi 2010-6-26 04:35
「告訴以色列人,滾出巴勒斯坦……他們(以色列人)可以回家,去波蘭、德國,去其他任何地方。」

太真實了!!!俺佩服這人!
回復 絳紫湮 2010-6-26 07:54
問好~
回復 oneweek 2010-6-26 07:55
絳紫湮: 問好~
周末愉快
回復 lilly13 2010-6-26 08:08
不帶好惡確實不容易。
回復 fanlaifuqu 2010-6-26 09:54
不帶好惡恐怕超越人的境界了,但盡量約束。
回復 李馨怡 2010-6-26 11:04
太深奧,看不懂
回復 yulinw 2010-6-26 13:28
柴靜不錯~~~~
回復 xoyuanfen 2010-6-26 13:40
Ding!
回復 Giada 2010-6-26 14:12
是滴。
回復 方方頭 2010-6-26 23:50
同情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之一,但先入為主的悲情是需要我們共同警惕的。

非常有道理。
回復 hu18 2010-6-27 05:24
我敢動,我是准雀的敵人
回復 oneweek 2010-6-27 06:43
hu18: 我敢動,我是准雀的敵人
准雀可以烤了吃
回復 路不平 2010-6-27 10:13
好文。不帶一點偏見的人,少,難得。
回復 oneweek 2010-6-27 10:18
路不平: 好文。不帶一點偏見的人,少,難得。
說易行難
回復 路不平 2010-6-27 10:25
oneweek: 說易行難
不急於下結論,或許有幫助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23: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