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送簡訊已經成為當今青少年(teenagers and preteens)的主要交流工具。
今年秋天開學,女兒開始上中學。我們也終於作出讓步:給女兒一個手機。她從去年就開始要求,因為她一多半的朋友們都有手機,她當然也希望有一個。現在看到希望可以實現,就樂昏了:在被問到想要什麼樣的手機時,竟然獅子大開口,說要一個iphone。我氣極后狂笑,說,"你一個十二歲的小破孩兒,也敢張口要iphone? " 她聽后非常不服氣,說她爸用的是iphone,她為什麼不能也有一個?我說,"你這叫吃飯不知米價,你爸掙錢。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個大子兒不掙,哪有資格用iphone?"
我今年年初正好換手機,挑了一個touch screen的,心想就算不是iphone, 也有了iphone的風格。換后還向同事朋友們炫耀了一番,很是得意。所以,帶女兒到了店裡,自然也就鼓吹她也選個我這樣的。沒想到女兒聽后露出一臉的不屑,說,」不是要惹你生氣,但你那個手機實在看上去很難看,我才不要你那款型的呢。」沖著她的腦後勺瞪了一會兒眼,只好忍氣吞聲地問她要什麼樣的?她開出的第一個條件:一定要touch screen,我趕緊指出:「我這個就是。」 她白了我一眼,第二個條件:一定要有拉出來的鍵盤。我滿櫃檯地一看,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最便宜的手機是$89.
我躊躇著,「這太貴了。」她馬上不失時機地指出:「這已經是減價的了,原價是$189。」我心想,廢話,再不減價都夠買iphone的了。我跟她解釋,「九十塊錢,你如果你用了三天就丟了呢?」這話換來了一連串的保證。當家長的都知道,這小孩子們的保證是不太算數的。於是接下來就是好幾個回合的討價還價,我說這兩個條件你只能挑一個,她說兩個一定得要。爭論到白熱化的地步,Best Buy的售貨員及時地幫我們解決了問題,他說,這個星期Wal-mart正在白給這款手機,他們跟Wal-mart競爭比同價銷售, 所以也可以白給女兒這個手機。瞧瞧這小丫頭的運氣,這下她可算得到了她想要的了。
女兒有了手機,我才明白她為什麼一定要有拉出來的鍵盤了:她和她的同學朋友們隨時都在發簡訊。說來好笑,我們剛把她加到我們的手機計劃的時候,選的是每月$5/200條簡訊的那種。我當時每月連髮帶收也沒有五條簡訊,200條對我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結果不到兩個星期,女兒就把200條用得光光的了。月底帳單一來看著手直發顫,趕快改成每月$30無限制的簡訊了。
沒有手機時,女兒經常以查資料為名,上網跟同學們聊天。現在可以發簡訊,網也不用上了,隨時手機聯繫。以前剛到美國后,常聽到有teenager的家長抱怨,說孩子占著電話,家長有急事都打不進來,只好另給孩子們裝一條電話專線。現在孩子們有了手機,家長也沒了這個憂慮。時常聽到新聞里說,長期用手機對腦子的哪個哪個部分有影響,但用手機發簡訊就不會對腦子有什麼影響。女兒每晚都會把手機放在床頭柜上充電,有一天我到她卧室,看到手機在床頭柜上跳,說是有簡訊進來,我問她,你們是不是晚上作夢都在發簡訊啊?
一個月前在NPR上聽到,一個teenager平均一個月發2000條簡訊。想起了以前上學時,如果老師講課乏味,我們就會寫小條傳著看,偷偷地寫些彼此攻擊的話搞笑,被老師斥為搞小動作。由此也理解了為什麼當今的孩子們喜歡發簡訊了。
由於女兒發簡訊,也常常發給我,我也開始發簡訊。用了一陣后發現了發簡訊的好處多多:第一,隨意:發簡訊不會有打電話給人的急迫感,又不會哇啦哇啦在公共場所廣播,既吵人又沒有隱私保護;第二,快捷:不用等到對方打開Email就能用到你給的信息:第三,方便直接:電話號碼,林克什麼的隨時送,又不會因為在電話上聽不清楚把字母寫錯。
昨天手機帳單一來:女兒本月發了八百三十四條簡訊,還好還好,離兩千還差得遠;再看看自己:一百七十七條。拍拍自己的肩膀:這月再努力一下,就達標兩百了。
國內好像發簡訊成風,你常用你所在國的語言發簡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