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二十世紀,上帝死了。鄙人想說,二十一世紀,音樂死了。其實二十世紀是音樂開始生病,病情加重,到病入膏肓的過程。當然這是我的看法,沒有跟別人切磋過,也沒有跟音樂教科書,學術專著對過,所以寫出來求教。
二十世紀的音樂, 概括地說,是旋律逐漸消亡。就全球有重大影響的二十世紀「古典」作曲家而言 (印象派除外),馬勒,拉赫瑪尼諾夫和普契尼的音樂中還有旋律,此外就是約翰. 斯特勞斯的「圓舞曲」一類了。有兩樣東西取代了旋律:節奏 和 「思想」(或者說是一種思辯性的,不美的,怪誕的,很個人的意境)。這后一條由算作 「古典」音樂傳統的「當代」(contemporary)作曲家開的頭,在學院作曲家裡和如今好象很流行的「有個性」,「有深度」的流行歌手中繼續著。特點是「難聽」。
用節奏取代旋律也是「當代」作曲家開的頭。巴托克和普羅科夫斯基在作曲中把鋼琴主要是作為打擊樂器使用的 (可以看作是造肖邦的反)。普羅科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有很高水平,特別獲專業人士青睞,但不以旋律取勝(第一,第三號要好些)。普氏自己說,他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有那麼多的旋律,足以寫幾部協奏曲了」。可惜我的不專業耳朵,從中一點旋律都沒有聽出來。
加強音樂的節奏,使音樂變得有趣 (能跟著跳舞),對普及音樂有貢獻。記得前幾年的一部好電影「Mr. Hollings』 Opus」 么?其中就說到這個。節奏感正是為什麼流行音樂變得流行的原因。節奏感本身不壞,但用節奏殺死旋律就做過頭了。在「重金屬」搖滾樂中,除了電貝司和電吉他的節奏,你還能聽到什麼?
好音樂是旋律,節奏和意境的完美結合。意境當然是音樂的靈魂,意境這東西是惟有音樂才能最好表達出的東西(柴科夫斯基說,語言止步的地方,音樂開始了)。印象派的音樂有地位,便是因為印象派音樂家創作出了美妙意境。但是,好音樂首先要聽著悅耳,聽著入心。莫扎特的音樂(特別是他的一些認真寫的作品)是好音樂的典範。貝多芬的大多數作品也是…當然還有很多例子。有人嫌莫扎特不夠大氣磅礴, 不夠深刻 (莫扎特專家肯定不會同意這種看法),娛樂性太強,於是就走到反面, 專寫不好聽的音樂。我懷疑這些「作曲家」大概也是寫不出好聽的音樂, 所以拿別的東西--沒有辦法說好壞的東西--來唬人。不得不提一下目前名聲最大的中國作曲家譚盾, 哪位覺得他的音樂--哪怕一段--好聽?
流行歌曲的情況也是這樣。從披頭士開始,早期有不少節奏加旋律的好歌,意境也有一點。本人喜歡The rolling Stones, ABBA, Simon & Garfunkel 等。 現在有什麼好聽的歌?沒有。中國樂壇也一樣,為什麼現在的歌越來越難聽?生活富了,為什麼沒有音樂了?88年漢城奧運會的「Hand in Hand」 非常好聽,我們的奧運會歌怎麼就差那麼多 ?(現在誰還記得這首歌?)。那麼多人寫了那麼久,為什麼就寫不出一首好歌來?
喜歡古希臘史詩的馬克思哀嘆那個產生史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是不是產生音樂的時代也是一去不復返了?中國本來就不盛產音樂。古人只用五個音符作曲,近現代有個瞎子阿炳和一些愛國作曲家,加上一些好聽的革命歌曲,解放後有《紅軍不怕遠征難》,《紅旗頌》和《梁祝》,還有八個樣板戲(樣板戲的音樂質量是不錯的),再後來有王酩施光南等人的流行歌曲,還有鄧麗君 (其實那是日本音樂)和其他港台流行歌曲,這些所謂的 「老歌」都可以說是 「好聽」的。恕我孤陋寡聞,這幾年有什麼好聽的歌么?我有個擔心:我們可能再也聽不到很多新的好歌好音樂了。
最後申明,本文無意作為音樂學的學術爭論,本人只是對音樂說說「老百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