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其癥狀主要有血糖升高,尿中有糖,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視力突然減退,易疲勞
易發生皮膚感染,搔癢以及後期常常合併心血管,眼睛,腎臟,及神經系統併發症。
1。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糖代謝,脂肪代謝及蛋白質代謝異常。
2。空腹血糖的意義:反映在基礎狀態無飲食負荷的基礎胰島素水平即自身胰島素的分泌能力。正常值70到100.
3.餐后兩小時血糖:反映進食及使用降糖葯是否合適。很多2型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很高。正常值小於140。
4。糖耐量試驗(OGTT)用於早期診斷隱性糖尿病。此時病人血糖升高,但還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5。糖尿病人是否能吃水果?空腹時可以吃。如上午9點,下午3點,晚8點。一天一個蘋果或香蕉。一片西瓜等。
6。少吃碳水化合物多吃菜是否正確?不對。每天要維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否則脂肪過度分解引起酮症酸中毒,反應性高血糖。
7。靠飲食控制就可以不吃藥是否正確?如果控制不到理想的水平最好用藥。可以保護機體不受高血糖的損害。
8。早診斷早治療預后好。很多病人因發現晚,死於糖尿病的併發症。
9。糖尿病人常合併高血脂症。特別是高甘油三脂血症。甘油三脂的化學組成與葡萄糖相似。極易轉化為葡萄糖。因此欲降糖先降脂。 胖人易得糖尿病也是此理。治療時降糖與降脂同時進行。
10。如何預防糖尿病?少吃,多動,戒煙酒。保持健康飲食習慣,保持健美體型。做到定期檢查。特別是易感人群。父母親屬,兄弟姊妹有此病的,有過妊娠期血糖高的,生過巨大胎兒的,體型過胖的,有高血脂病的,都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