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在香港的鳳凰衛視享受較多新聞自由,大陸觀眾飆升至二億,但中共十/七大.前夕,突遭到廣電總局限制,看似技術考量,防堵境外電視,實為保護中央電視台壟斷,損害中國開放形象。
總部設在香港的鳳凰衛視,因擁有比北京中央電視台更多的新聞自由,在中國大陸廣受歡迎,約有二億觀眾。可是最近,北京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電總局)與中宣部突然以「技術原因」,限制鳳凰衛視在大陸各地播放,估計中文台覆蓋的三分之一地區及資訊台覆蓋的三分之二地區收看受到影響,從而引發全國鳳凰衛視觀眾的強烈反對,抗議知情權被剝奪,在十/七大.前夕和即將舉行奧運的中國的開放形象,造成了傷害。
廣電總局用「市場競爭,政治解決」的方式,封殺所謂「非法」提供境外衛星電視節目的有線電視接收服務,「要守土有責」,「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加強管理」。
廣電總局認為,目前違法、違規生產、銷售、安裝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的現象泛濫,擾亂了正常的衛星電視傳播秩序,嚴重危害「國家的政治安全、資訊安全和社會穩定」。未經廣電總局批准,各有線電視網路不得以任何名義或形式,傳送境外衛星電視節目。
香港鳳凰衛視在中國大陸擁有六千萬戶,近二億觀眾,廣電總局早就為之坐立不安,在這場「加強管理」的打擊行動中成了最大受害者。
七月末、八月初,一些地方的觀眾開始看不到鳳凰的電視節目。中共一再強調和諧,但在十/七大.前夕,廣電總局這一舉動激起大陸民眾的強烈反響,也引起港台和西方傳媒的關注。
十天來,江蘇、貴州、四川、江西和河南等地的觀眾,紛紛投訴收不到鳳凰衛視中文台和資訊台的電視節目。廣東布吉有線電視七月二十四日發出公告,「接上級通知,現停止轉播鳳凰衛視資訊台節目」。七月下旬,深圳龍崗區坪地地區有線電視也打出「鳳凰衛視的節目,接上級通知,停止播放」字樣。湖北省仙桃地區的有線電視也通告說,接到上頭領導部門通知,鳳凰、星空、TVB8、有線新知和華娛被停止接受。江蘇省無錫市一些地區也收不到鳳凰節目,有觀眾打電話去詢問,被告知是上面要求停播的。
時下,「還我鳳凰」的徵集簽名活動正在互聯網上展開。進入百度貼吧的「鳳凰衛視吧」,網民們的貼子說:「強烈抗議禁播,還我鳳凰」;「武漢也停了,抗議」;「重慶的也遭停了,鬱悶」;「難道要遮住國人的眼睛,不讓我們放眼世界嗎?」;「瀋陽一些小區也看不到鳳凰了」;「禁播鳳凰,是民主與法制的倒退」;「我家是河南淮濱的,沒有了鳳凰衛視,又買不起『鍋』。再見了,鳳凰」;「大家都給溫總理寫信,要求放開衛星接收設施管理吧」;「我要鳳凰,大家齊簽名」,「簽!簽!簽!不簽,對不起中國十四億人民!不簽,對不起地球上所有人類!」;「我們有知情權,中國大陸何時能像香港、台灣一樣擁有新聞自由」,「CCTV(中央電視台)太難看了,我們要鳳凰電視台」;「永遠支持鳳凰」;「永遠愛鳳凰」……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八月十二日,就外界有關限制境外衛星電視落地的管理工作的傳聞,廣電總局新聞辦公室回應說,根據中國政府的法律法規,中國三星級以上賓館等規定的範圍,可申請收看經廣電總局批准的境外衛星電視節目。廣電總局上述政策沒有任何變化,也沒有針對特別對象的任何行動。
不過,來自廣電總局的一位人士說,廣電總局在七月發文強調,對於各地省市自治區以下的數萬個不符合審批條件但已設立的衛星地面接收設施,要按照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處理,對在有線電視網中擅自傳播境外衛星電視節目,包括未經總局批准而擅自向三星級以上涉外賓館,集中加擾傳送境外衛星電視的有線電視台,要進一步查清處理;對省市自治區以下的電視台、有線廣播電視台,擅自以衛星傳送方式引進境外衛星電視節目,必須立即停止。各有線電視網路,未經總局批准,不得以任何名義或形式,傳送境外衛星電視節目包括不得借數碼電視推廣、系統設備測試等名義,不得以加擾傳送、開路傳送、專線傳送等方式傳送;不允許省市自治區以下的電視台、有線電視台再擁有衛星接收設備,必須由省市自治區電視台和有線電視台統一供應衛星電視信號。這一文件由主管宣傳的政治局常委簽發。
二零零七年六月一日中國發射鑫諾三號衛星,七日成功定點於赤道上空;二十日,交付儀式在北京舉行,八月一日起開始運行。新升空運行的鑫諾三號衛星,比早前的鑫諾衛星先進,具備新技術可以有效防範攻擊。據中央電視台一位人士說,二零零二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二零零三年八月和十月,鑫諾衛星多次遭「」非法電視信號攻擊,中央電視台和十個省級電視台節目受到干擾。亞洲衛星公司的亞洲三號衛星於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二零零五年三月,也先後被含有宣傳「」內容的電視信號「蓄意干擾」。
知情人士透露,按廣電總局新規定,各省市自治區的衛視節目都必須上鑫諾三號;各省級的衛星電視也集中到鑫諾衛星上去。不允許省級以下的包括縣市地區擁有自己接收衛星電視的設備,今後只能從省市自治區的有線電視網傳送衛星電視,省級電視網路只須從鑫諾衛星上收信號,省級以下的電視台都不能自己接收和傳送衛星電視節目。此舉旨在強化監管,維護當局對資訊的控制力。
在香港上市的鳳凰衛視服務於全球華人觀眾,在大中華地區擁有相當的收視群。鳳凰衛視中文台於一九九六年創辦,資訊台於二零零一年創辦。鳳凰衛視時常播出中央電視台不能播出的政治敏感話題,但從總體上說,它仍與北京官方立場保持一致。它雖然有明顯的中央電視色彩,但對大陸觀�而言,卻能得到央視所不可能有的資訊。
從八月起,中國開展打擊非法接收境外衛星電視節目的行動。其實,這些年來,中共多次要求加強接收境外衛星電視的管理,規定居民個人不得安裝和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嚴禁住宅小區有線電視系統轉播、傳送境外衛星電視節目信號,要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這些專項治理因不得人心而成效甚微。
香港學者認為,在中共十/七大.前夕,廣電總局發出文件,開展所謂「打擊非法接收境外衛星電視節目」的行動,表層上看是政治問題,背後卻是經濟問題,主要是針對鳳凰衛視。大陸民�愛看鳳凰衛視節目,不愛看中央電視台節目,這點無疑令廣電總局坐立不安。其實,鳳凰衛視每年的收入,僅僅是中央電視台的十分之一,無法與中央電視台較量,但鳳凰衛視發展的勢頭,讓中央電視台覺得很不舒服。中央電視台每年多次向中共中央宣傳部、廣電總局反映鳳凰衛視節目內容的所謂「政治問題」。中國電訊業、保險業、石油業都放開競爭,唯獨電視業依然封閉。中央電視台仍一家壟斷,一家獨大。這些年,中央電視台一再打壓受到觀眾追捧的湖南衛視,而中央台在新址建設工程中的拆遷糾紛案多番強制執行,也暴露了自己的霸氣,被人詬病。
有北京學者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全球範圍內涌動無線電視、有線電視、電訊「三網合一」浪潮,中國選擇有線電視和無線電視聯手,嚴禁電訊插手電筒視。而今電訊已成自由競爭的行業,由資本說話,而廣播電視卻成了壟斷行業。廣電總局一再限制對手,捉襟見肘,疲於應付,圍堵的卻都是表面現象,還動不動就打「政治牌」,但大家都知道廣電總局盤算的還是自己那點經濟帳,怕別人做好了搶去市場。其實廣電總局在打擊對手(有些連對手都不是,甚至是幫手)上花的力氣,不如用來下功夫提高自身報道水平,否則難以擺脫日薄西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