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民國張繼的死因有幾分神秘
1947 年,蘇州名畫家吳湖帆請國民黨元老張繼也寫刻了一塊《楓橋夜泊》詩碑。請現代詩人張繼書唐代詩人張繼的詩,這在當時被傳為佳話,但張繼寫了《楓橋夜泊》詩碑后,第二天便與世長辭了。這再一次讓人們聯想到了唐武宗的臨終遺旨:《楓橋夜泊》詩碑只有朕可勒石賞析,後人不可與朕齊福,若有亂臣賊子擅刻詩碑,必遭天譴,萬劫不復!
張繼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何會突然間猝死呢?張蔚星介紹說,張繼雖然和唐代寫《楓橋夜泊》的張繼同名,但張繼自己曾說,他的名字是:繼承革命先烈的意思。張繼是河北人,大有燕趙慷慨遺風。他在國民黨中資格雖老,卻坐清水衙門,和蔣介石關係不佳。張繼一生有三件事,大家印象很深刻。第一件是:1935年,孫鳳鳴在湖南路中央黨部大禮堂前刺殺汪精衛時,54歲的張繼和張學良一起制服了刺客,保全了汪精衛的性命。第二件事,就是張繼怕老婆出了名,其妻崔振華是一個有名的「河東獅吼」。當年,宋慶齡、何香凝在國大提出了「聯俄抗日」的提案,張繼也在上面簽了名,回去向老婆如實彙報,劈頭蓋臉挨了一頓臭罵。於是他又找何香凝,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勾去。眾人責問他為何這樣輕率,張繼紅著臉承認:「是老婆不贊同孫夫人的主張,不讓我簽字,奈何?」第三件事,就是張繼猝死。1947年12月15日,也就是張繼寫了《楓橋夜泊》詩碑第二天,就突然死亡了。張蔚星說,有人認為可能是中了詛咒,還有人推測,可能是蔣介石派人殺了他;但公開的說法是:突發心臟病不治身亡,終年66歲。而在寒山寺現有的碑廊上,則寫著:「……近日勞瘁過甚,至遲至三日始行,書就越一夕即作古人矣。」由此推測,張繼是因為疲勞過度,導致心臟病突發而亡。
總統府《楓橋夜泊》石碑的另一種說法
如今,不僅蘇州有《楓橋夜泊》詩碑,在南京的總統府內也有一塊。昨天,記者探訪了這塊讓人誠惶誠恐又充滿神秘的石碑。石碑比人還高,漢白玉質,放在總統府煦園東長廊南端小亭內,碑的正面、背面以及其中一個側面都有字。記者注意到,碑文的落款是:俞樾。
總統府的這塊碑,曾經引發了寒山寺和總統府《楓橋夜泊》詩碑誰真誰假的爭論,一時間吵得沸沸揚揚。總統府陳列研究部的陳寧駿揭秘說,上世紀80年代初,在一次較大規模的整修中,在西花園桐音館東南假山附近發現了這塊詩碑,為了保護它,就把它遷到了長廊里。在遷移中,他們發現碑座上刻有七排文字:「大日本帝國陸軍省海軍省後援,大阪朝日新聞社主催大東亞博覽會,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出品,寒山寺詩碑於大阪朝日新聞社……日本石材工作,株式會社謹制」。這說明,總統府的這塊詩碑是寒山寺的複製品。
根據之前掌握的資料,這塊碑應該就如前文所說,1937年12月,日寇佔領長江下游及當時中國首都南京,其頭目松井石根在寒山寺與石碑合影后,日本侵略者將喜愛至極變成了喪心病狂的瘋狂掠奪,想把這塊詩碑運回本國、據為己有。為了保護這塊石碑,蘇州錢榮初老人連夜刻碑,傳出以贗碑迷惑日寇的動人傳奇。但是操作途中,漢奸將仿碑截住,用專車運到了南京,密藏在總統府內。但是陳寧駿卻說,還有一種說法是,煦園內的這塊石碑是1939年3月,維新政府在成立一周年之際,為了博得日本主子的歡心,按原碑大小字樣,重新製作的。在當時,這塊碑是漢奸們奴顏媚笑、迎合奉承的道具。
李大釗、劉海粟等人也書過《楓橋夜泊》碑
據調查,歷史上,除了王珪、文徵明、俞樾、張繼之外,李大釗、劉海粟、陳雲也書過《楓橋夜泊》詩碑。如今在蘇州寒山寺,《楓橋夜泊》詩碑的塊數也頗有爭議,有的說有六塊,有的說有七塊。
其中,有六塊詩碑的說法是:第一塊是王珪詩碑,由於王珪詩碑久已不存,1996年,蘇州著名書法家費之雄從3000余字的王珪手跡墓誌銘拓片中,找出相應的文字,由蘇州碑刻博物館雕刻藝術家時忠德重刻;第二塊是文徵明詩碑,這塊碑原先僅存「霜、啼、姑蘇」等數字而已,現殘缺部分用集字的方法進行刻制而成;第三塊碑是俞樾詩碑;第四塊是張繼詩碑;第五塊是李大釗詩碑。這是李大釗1919年30歲時所書,1994年為寒山寺千方百計尋覓到的;第六塊碑是劉海粟詩碑。1981年冬,時年86歲高齡的畫家把自己關在房內約5個小時,用整個身心完成了一件力作——行草《楓橋夜泊》。劉老完成這件作品后病倒了多天,但他對這幅作品非常滿意,認為不亞於俞樾所書。根據劉老生前願望,這塊碑於1994年鐫刻完成後置於寒山寺碑廊內。
而七塊的說法,前面六碑都一致,就是多了一塊陳雲詩碑。據說,是根據陳雲82歲時所寫的、贈送給評彈名家劉韻若的《楓橋夜泊》雕刻而成。
刻碑大師錢榮初暴死之謎數年後破解
看來,有關《楓橋夜泊》詩碑有詛咒的傳說,只是個別案例,屬於一種難得的歷史巧合,但正是這種巧合,為寒山寺保全了這塊碑。那麼,錢榮初的命案又是怎麼回事?
陳寧駿說,其實當時錢榮初並沒有死,解放后,他還曾經回到寒山寺找靜如法師,但那時候,靜如法師已經不在了。那麼,當時老百姓發現的死者究竟是誰呢?
其實,暴斃在寒山寺外的死者並非錢榮初,而是長相與錢榮初非常酷似的另外一個人,他的名字叫錢達飛。錢達飛與錢榮初有刎頸之交,也是個愛國志士。錢達飛曾在東洋留學多年,是個「日本通」,他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都非常有研究,對日本政界、軍界知名人士也「知之甚深」。
錢達飛在得知靜如法師和錢榮初大師的計劃失敗后,便力勸錢榮初喬裝打扮、隱姓埋名去外地避難,他自己則捨身取義,用「血書」引誘松井石根「研究」有關《楓橋夜泊》詩碑的歷史記載,以嚇阻日酋掠碑之陰謀。據說,當錢達飛把自己的「妙計」講給錢榮初聽時,錢榮初不忍錢達飛冒名而死,錢達飛謊稱自己身患癆病,已行將就木,他說,用一即將大限的病軀護碑,值!錢榮初被錢達飛一身正氣深深感動,與其灑淚而別。
由此可見,所謂的皇家詛咒不過是人們的心理暗示罷了,並不存在真正的詛咒,也沒有應驗。《楓橋夜泊》石碑的詛咒之謎,至此已被徹底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