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假如你有機會回到過去

作者:k7k6w8  於 2009-9-23 03: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9評論

關鍵詞:

美國貝勒大學兩名物理學家表示,未來的太空飛船可在周圍形成一個時空氣泡,並在它的幫助下以超光速速度飛行。 科學家稱這種超光速飛船要在非常遙遠的未來才可能出現,並且需求助於暗能量,這是隱藏在宇宙不斷擴張背後的神秘能量,能夠在不違背物理學原理的前提下為飛船提供超級動力。如果,這一科學假說能夠實現,那麼,人們就能夠回到自己的過去。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遺憾了,如果給你重新來過的機會,肯定會重新選擇人生道路。回到童年,你會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回到青年,你會重新規劃自己的婚姻。回到原來的學校,你會重新規劃自己學業,回到原來的單位,你會重新規劃自己事業。。。。。。回到你任何的原點,你定然會走出不同軌跡;重新給你一張人生的白紙,你定然會畫出更加美麗的圖畫。。。。。。

一個熱衷於古玩的淘寶人說: 可惜啊!當年做紅衛兵時,隨便砸碎和撕掉的東西,現在走破鞋子也找不到了。

一個玩期貨的投資者說:做多做空都可以賺錢,但遺憾的是自己的判斷往往和實際相反。早知這樣。。。。。。

有太多的「早知這樣」了,每個人都有許多「早知這樣」的遺憾,對一般人來說,許許多多的「這樣」只是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但對有些人來說,這種遺憾往往是致命的。

如果給曹操一次重新來過機會,就沒有後來的三國鼎立;如果給希特勒一次重新來過機會,就沒有蘇聯的衛國戰爭的勝利。如果有蔣介石的重新來過,就沒有毛澤東後面的歷史;如果有江青的重新來過,就沒有鄧小平後來的復出。

如果可以翻回被乾隆翻過去的歷史,中國不以天朝大國自居,放棄閉關鎖國政策,象日本一樣,因「維新」而強盛,那麼,就不會有中國科學技術與歐洲差距的擴大,就不會有中國百餘年任人宰割的屈辱

鄧小平在晚年曾說:「我的一個大失誤就是搞四個經濟特區時沒有加上上海。」如果當時鄧小平的膽量再大一點,又如果改革開放和1949年建國同時起步,那麼,中國就不是現在的中國,世界就不是現在的世界。

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報道:有一個村莊,全村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從事著同一種生意:拆來自國外的舊電腦。長年累月下來,這裡的土地和河流都被污染物覆蓋,再也見不到過去的青山綠水了。

窺一斑可見全豹。這僅僅是一個縮影,一個中國為改革開放所付出的代價。

在全世界對中國經濟成就的歡呼聲中,中國人往往會忽略自己最為缺少的東西:土地和水資源。中國人均土地不到13.3畝,只有世界人均39畝的1/3;中國人均耕地不到1.5畝,低於世界人均耕地5.5畝的水平,居世界第67位。中國水資源總量約280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佔有量不及世界人均的1/4。這將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瓶頸。如繼續放任對環境的糟蹋,今天將成為未來的惡夢。

假如你有機會回到過去,你會怎樣做?

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09-9-23 03:18
別投胎!
回復 k7k6w8 2009-9-23 03:19
fanlaifuqu: 別投胎!
回復 xinsheng 2009-9-23 03:44
沒有假如啦,現在才是真實的。
回復 brainwasher 2009-9-23 04:48
一個悖論可以推翻這個夢想:如果無論多遠的未來,人們發明這個機器可以把人送回過去,那為什麼我們至今還沒看到他們的來臨?
回復 k7k6w8 2009-9-23 04:51
brainwasher: 一個悖論可以推翻這個夢想:如果無論多遠的未來,人們發明這個機器可以把人送回過去,那為什麼我們至今還沒看到他們的來臨?
因為「機器」還沒有發明
回復 brainwasher 2009-9-23 04:53
k7k6w8: 因為「機器」還沒有發明
未來是無限遠的。
回復 yulinw 2009-9-23 09:30
呵呵,不做人。
回復 k7k6w8 2009-9-23 09:46
yulinw: 呵呵,不做人。
現在的你嚇過去的你
回復 yulinw 2009-9-23 09:48
k7k6w8: 現在的你嚇過去的你
呵呵,就是覺得做人太麻煩。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