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在談到小悅悅事件時講:冷漠早就在我們民族性里。
如果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就有了足夠的理由解釋為什麼如今在中國有毒有害食品的泛濫了,只要為了自己,只要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任何會傷天害理的事都敢做,任何會斷子絕孫的事都敢做。不冷漠,絕對做不到;僅少數人冷漠,就不會如此泛濫。
要是有點良知不冷漠之人能把有毒有害的液體毫無顧忌地傾瀉到條條江河裡嗎?要是有點良知不冷漠之人能把有毒有害的氣體毫無顧忌地排放到片片空氣中嗎?據說是為了節約成本,環保設備在有關部門來檢查的時候才使用。
所有干這些勾當之人,和在鄉郊野外殺人越貨的強盜沒有區別,為了幾錠銀子,可以殺人。其實,那些人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強盜就殺一個或幾個人。那些人會殺死許多人,甚至會滅掉一個民族,也會包括他們自己的子孫。虎毒不食子啊,把整個環境污染了,能保證自己的家人五毒不侵嗎?就是這種流進血液的自私和冷漠,讓中國已經出現了上百個癌症村。癌症村由東往西遞減,顯然和中國幾十的摸著石頭過河有關,石頭摸到了,良知卻沒有了。
真正可怕的殺手,不是冷麵殺手,而是冷血殺手。當冷漠的血液流淌到民族的血液里之後,會沒有助人的公德,會沒有不損人的良知。當這條底線被衝破之後,就會出現如今有毒有害食品的泛濫成災,就會出現車輪碾過一個幼小生命后故意再去碾第二次,就會出現 各種各樣的會不定時出現問題的豆腐渣工程。。。把災難留給同族,卻自己心安理得,是名副其實的冷血殺手。
當年,日俄間在中國爆發戰爭,日軍抓了一個中國人要槍斃,說他是俄國間諜。刑場四周有很多身強力壯的中國人在看熱鬧。面對電影鏡頭中如此冷漠的中國人,魯迅決定棄醫從文,因為他認為中國人在骨子裡的毛病更嚴重,需要用文字去喚醒。其實當時清政府因為腐敗無能而躲在一邊,他國軍隊在中國的土地上大打出手。日本人抓住中國人,難道要邊上的中國人去劫法場嗎?他們最多是離開現在,不去看自己的同胞受難。他們已經比領著日本軍隊進村掃蕩的偽軍好多了,已經比如今親手製造有毒有害食品的無良商販好多了。
要是說中國人冷漠,肯定和中國人的一盤散沙有關。之所以一盤散沙,肯定和中國幾千年來一直不斷地自相殘殺有關,和中國幾千年來一直不斷地改朝換代有關。分分合合,打打殺殺太多了,民族的粘性不足。加上中國人的個性又是排他性的,都是自以為是的,都是老子天下第一,都是喜歡看不慣別人的,都是喜歡立門派建山頭的,都是喜歡培植親信排斥異己的。。。
總而言之,在中國人中最難做到的就是建立和諧。不然怎麼會有「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傳世說法呢?
只要一盤散沙依舊,冷漠也必然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