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江日報》9日報道:「湖北簡稱鄂,還是楚?」「秦漢之間是否有楚朝?」8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透露,將組織對上述課題的研究。
又據說是因為嘗到了把襄樊市改名襄陽市的甜頭。城市改了名字,什麼都要換,光更換公章牌匾之類的雜項就為襄陽市的GDP拉抬了好幾個百分點。要是此計可行,湖北改成楚,然後向全國推廣,所有的老城市都追根尋源,改到明清、唐宋、乃至春秋戰國時的名稱。。。到那時全國的GDP就可以更上一層樓了,要是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中國的人均GDP就可以從如今的排名第94位躍至前茅。真可謂利國利民之舉,現代人就是聰明,這麼容易就破解了經濟難題,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正在為湖北人民以及全中國人民作出偉大的貢獻。
要是此計被美國中情局獲得,必然派高級特工前來竊取,本來對經濟危機一籌莫展的奧巴馬也可以借用此法,更改美國的國名,就可以解決美國國家的問題,更改各州的州名,就可以解決各州的問題。以此類推,聯合國改了名字,就可以解決全世界的問題。改名稱刺激經濟之法,明年定可獲得諾貝爾經濟獎。
好漢不提當年勇,今人寧改自己名。當年為了給改名提供依據,有襄樊人編撰了一本「詠襄陽唐詩358首」,從李世民到李白,個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個個都是響噹噹的品牌。用唐詩抬高襄陽,用古人抬高今人。錢來自土地,名來自古人,好辦法!今人竟然如此聰明,中國古人的光輝太過耀眼,千百年下來還能讓後人借光生輝。
但是,遙遠的東西畢竟屬於歷史。是古人創造了中國古代經濟和文化的輝煌,可憐的今人即便沒有再創輝煌的能耐,也不能老是靠出賣土地和更改名字來續寫歷史吧!睡在床上翻著歷史書想發財,既想急功近利,又黔驢技窮。如果把那麼多的人力和物力花在自己的創新上,聚沙成塔,即便再小的成就也是屬於這一代人的,而不是屬於祖宗的,不是屬於歷史的。
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了。歷史上的地名本來也是無名氣,都是靠古人的雙腳走出來的。如果當時他們也想走捷徑,吃現成,襄陽可能就不是「襄陽」了,說不定早就成為「襄陰」了。從唐朝的詠襄陽詩里讀到的繁榮屬於唐代,和如今的襄樊人沒有任何關係,驕傲一下可以,但不能一直驕傲下去,更不能靠驕傲吃飯。
地名和人名一樣,不過是個符號而已。要讓一個地方出名,不在於叫什麼?而在於做什麼?更何況還要大費周章,勞民傷財。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幾乎每個地方都輝煌過,難道都去改名字?地名的演變就像歷史的演變一樣自然,過去的只能屬於過去,不管是輝煌還是失敗。窮困潦倒的伊拉克即便更換成古文明搖籃的「巴比倫」又有何用?在同一個地方,在5000年之前是輝煌,在5000年之後是不幸。今人還沒有武則天的見解,一塊無字碑說明:該有的已經有了,不該有的寫了也沒有用。為了抬高自己,拉上十八代祖宗,這是今人的悲哀。
蘋果,要是喬布斯就因為喜歡吃蘋果而去延續對蘋果的愛好,那麼他到死充其量只能當一個水果店的老闆或果園的農場主。
可悲的國人啊!喜歡倒著走路。過分地擁抱古人,就是在徹底地否定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