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產經新聞》10月7日稱:中國「北斗」號海洋調查船7日上午9時左右駛入釣魚島赤尾嶼(日稱「大正島」)以北155公里處的「日本專屬經濟區」。又稱:9月25日以來,中方調查船相繼4次「出現」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內,並連續駛入「事先通報」外海域。
不管什麼船,只要有中國國旗的船開到釣魚島附近,現在有四次,接下來就是四十次,明年來個四百次。。。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逐步增加,習慣成了自然,日本人就無需大驚小怪了。中國「北斗」號海洋調查船開了個好頭,中國開始走先手棋了。其實,在調查船去釣魚島海域的同時,再多去一些漁船更好,船多勢眾,可給日本人更大的壓力,可對世界作更大的宣示。
去年日本人把中國船長抓到了日本,中國人使出了渾身解數,外交部各路人馬忙了白天又忙晚上,念經一樣地一再重複「一切後果由日方承擔」,直到船長放回來。當時中國人走的所有的棋子都是後手棋,都是在跟著日本人轉。儘管放回船長,已經開了一個惡例。全世界都知道了,日本人為了執法把「非法」闖入的中國漁船給扣了。
日本人此招乃先下手為強,的確讓後下手的中國人遭了殃。尤其當時的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公然說:1978年鄧小平先生曾經提出釣魚島問題擱置不提,但那是中國方面對釣魚島問題的認識。中國單方面的認識,狠狠的一巴掌啊!打在了鄧小平的臉上,也打在了中國政府的臉上。「擱置爭議,讓後人去解決」的善意變成了阿Q式的自說自話,變成了遭人冷嘲熱諷的一廂情願,甚至變成一種自找台階下的怯弱。要是鄧小平如今仍舊有知的話,遭到如此重擊,必會吐血。
1978年10月下旬,鄧小平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說:「尖閣列島我們叫做釣魚島,這個名字我們叫法不同,雙方有著不同的看法,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之際,我們雙方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我們認為兩國政府把這個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等十年也沒有關係。我們這一代人的智慧還不夠。我們這一代解決不了,但下一代比我們有智慧。那時也許可以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不知道鄧小平為什麼不把上述的話留給在場的日本人說呢?何必要佔著那個話筒自說自話呢?既然雙方約定,依據何在?口說無憑呀!
當時在一邊的日本人肯定在偷著樂:讓他去自說自話吧!沒有白紙黑字,我們可以一概不承認。1978年以後,日本人一直沒有點穿,不是為了給鄧小平和中國政府留面子,而是他們確認自己握有時間的優勢,拖得越久對他們越有利。一個如此重要的領土問題,中國在空口說白話,日本在故意打哈哈。幾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吃啞巴虧是必然的結果。
吃一塹長一智。中國人被日本人扇了幾個耳光后,終於清醒了,再也不去等什麼兩國「有智慧」的後人了,清楚地知道下棋必須要搶得先手,最好的先手就是把中國的船隻開到釣魚島去,時時讓中國船隻在那裡宣示主權。
釣魚島的棋局已經攤開,鹿到底死於誰手?這完全取決於下棋人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