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十五章 我不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卡爾·威特的教育

作者:laketree  於 2009-8-24 08: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關鍵詞:

第十五章 我不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除了兒子之外,我也接觸過不少和他年齡相仿的孩子。我發現幾乎任何一種不良行為,孩子都會憑著自己的理解去獲得某種自認為的獎勵。我認為,父母的責任就是要去發現和取消這種獎勵

我怎樣杜絕孩子產生惡習

    由於我對兒子的教育略有一些成績,很多認識的人、甚至是不認識卻慕名而來的父母們時常向我提很多問題: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孩子有不良習慣又怎麼辦?
   
面對這一大堆問題確實令父母們擔心,但我認為只要父母能夠地注意觀察孩子,盡量站在孩子的立場看問題,那麼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有一位慈祥的母親對我說,她的兒子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真不知該怎麼教他。其實,要想讓孩子變得有涵養而不粗暴,首先要弄清楚原因。
   
為什麼容易發脾氣呢?
   
我認為,小孩子之所以容易發脾氣,是因為孩子的感情比較脆弱,容易被激怒,心中有一種無法遏制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挫折所形成的一種負擔。孩子太小,不知該怎麼辦,只有通過發脾氣才可以發泄出來。
   
孩子發脾氣時忘掉了周圍的一切,內心被怒火所控制,他感到害怕、痛苦,但是自己控制不了。孩子發脾氣時很可怕,好像著魔似的。父母不僅應該充分注意孩子發脾氣的問題,還要弄清楚他發脾氣的原因並且採取一些可行的方法防範他們發脾氣。
   
我認為,父母應該儘力去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少受挫折,或者讓孩子所受的挫折在能夠容忍的限度之內。不要過分地規定孩子做什麼事,也不能太過分地強迫孩子不做什麼事。嚴格地教育是應該的,但萬事都有個限度,不能讓孩子去承受他們極限之外的事。因為這樣反而將孩子逼上了死角,他如此就會不知所措,會情緒極差,那自然就會亂髮脾氣了。不僅是孩子,連成年人也會有無法承受的東西。
  
當孩子情緒不好時,不要過多地招惹他,在他遇到困難時不要用過激的話刺激他,要等他平靜下來再去慢慢開導。
   
如果孩子發了脾氣,應該採取相應的辦法處理,以免造成更壞的結果。
   
我在教育兒子和研究別的孩子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當孩子為某事就要發火時,應該轉換他的注意力,使他暫時忘記不高興的事,慢慢地安靜下來。父母在 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冷靜,不要火上澆油,更不要用簡單粗暴的行為加以制止。孩子靜下來之後,父母要加倍體貼,好言安撫他。有的孩子發脾氣時不準人抱,抱了他就等於火上澆油,那麼父母不要硬去抱他,只需收拾好易碎的東西,保護孩子不受傷就行了。萬事都要等他冷靜下來后再說。
   
當孩子正在氣頭上時,不要直接與他講話,因為這時他是什麼都聽不進去和不講理的。這時,父母更不該向孩子發脾氣。發脾氣就像傳染病,用發脾氣的方法制止發脾氣是不明智的,這隻能使脾氣越發越大。
   
對於孩子的壞脾氣,父母不應該去獎勵或懲罰,應該讓孩子懂得發脾氣得不到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例如,孩子因為不想吃飯而發脾氣,脾氣發完之後,飯還是要吃的,當然父母要給他講清楚道理。如果平時吃飯後要得到獎勵,那麼脾氣過後吃飯仍舊要獎勵。
   
如果孩子在大庭廣眾下發脾氣,父母一定不能順從他。很多父母由於害怕孩子當眾發脾氣而常常順著孩子,這種做法是極為有害的。因為孩子雖小,但自有他狡猾的一面,他們常常利用父母的弱點發起進攻。父母一定要想辦法不要讓孩子知道這一點。要做到這一點也不難,如果孩子當著他人提出什麼要求,父母最好給予幫助, 合理的要求就滿足他。如果硬要等到他發脾氣再去幫助他,後果就不好了。對孩子的要求要有選擇地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可間接地答覆他,如告訴他回家再說,或對他表示等客人走了再說等等。
   
孩子發脾氣主要是因為自己太弱小,面對問題感覺無能為力。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在,他們的能力增加后,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挫折也就會越來越少。他也會慢慢地變成量個心平氣和、通情達理的孩子。
   
有的孩子很任性,動不動就又哭又鬧,使性子,把父母搞得一籌莫展。很多時候,父母只好遷就,我認為這種做法是極端錯誤的,因為這樣孩子就會得寸進尺,越來越任性。
   
眾所周知,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對於孩子的脾氣和性格父母應該最清楚,應該知道孩子在什麼情況之下會發生什麼樣的任性行為。在預料到他要做出任性行為之前,父母應該採取一些預措施,避免孩子發脾氣。比如,孩子吵著要買玩具,但是父母以為沒有必要,就應該對孩子說:我去問一個你的姨媽,看你這樣大的孩子適不適合買這種玩具,如果她說合適,我再給你買。如果不合適,那麼就不買了。事先把不買的可能告訴孩子,孩子會進行自我調節,做好心理準備,這樣就可以防止任性的發生。
   
在卡爾3歲時,我的一位親戚來我家作客,他帶來了自己的小女兒,也就是卡爾的小表妹。起初兩個孩子在一起相處得非常好,由於他們年齡相差不大,又是早已聽說過的兄妹,所以在一起極為投緣。可是,在一起呆了兩三天,他們之間就開始產生矛盾。
   
有一天他們在外面的院子里玩,卡爾正在用那些木塊搭建房屋,小妹妹也在興緻勃勃地給他幫忙。
   
卡爾像一位工程師,指揮他的表妹做這幫那。開始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後來小表妹就不聽他的話了。她非要把一塊圓形的木塊放在卡爾沒有指定的地方。他們在外面僵持了很久。小妹妹把木放上去后,卡爾一定要把它拿下來,但小妹妹偏不妥協又重新把它放上去。這樣你來我往的不知多少次,最後終於開始爭吵起來了。
   
我和親戚聽見他們的爭吵,趕忙跑了出去。
   
卡爾怒氣沖沖地坐在地上,而小表妹在那兒哭,哭得非常傷心。
    「
怎麼啦,卡爾?我嚴厲地責問他。
    「
她不聽話。卡爾說道。
   
當我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後開始開導卡爾:卡爾,你比妹妹大,就應該讓著她。那塊圓形木塊放在那兒不是挺好嗎?
    「
不,那樣不好看?兒子堅持道。他說完就衝過去一腳把還未做完的小房屋踢翻,然後頭也不回地向房間快步走去。
   
兒子的做法讓我感到吃驚,我還從未發現他有這麼任性,也從沒見過他發這麼大的脾氣。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並沒有發怒,也沒有立即去理會兒子,而是把坐在地下哭的小侄女抱了起來。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特意把兒子和小侄女安排坐在一起。
    「
兒子,你今天怎麼那樣對待妹妹呢?我問卡爾。
    「
我又沒有對她不好,只是為了她不聽我的話而氣憤
    「
為什麼她一定就要聽你的話呢?我問。
    「
因為她不懂,而我很精通搭建築。兒子回答。
    「
妹妹在搭房子時搗亂了嗎?我問。
    「
沒有。
    「
我認為,妹妹所以那樣做是因為她覺得那樣好看。
    「
可是……」
    「
卡爾,你平時一個人搭建築的時候,我們都沒有管你,是要你獨自發揮想像力,可是今天不同了,既然妹妹也在參與這件事,你為什麼不能給她發揮想像力的機會呢!
    「
……」
    「
今天你和妹妹在一起,不僅應該玩得很高興,還要充分發揮你們兩個人的能力去把房子搭得更好。你要記住,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把事情做得完美,就要集合很多人的力量。妹妹有些地方不會,你應該耐心地教她,而不是任性地胡鬧。你想想,如果你有什麼地方不懂,而我不耐心地指導你卻給你發脾氣,會有什麼後果呢?
   
我說完后,卡爾一言不發。但我知道他已經明白了我的意思。
   
第二天,卡爾和小表妹在一起愉快地玩耍,並且他們合力搭起了一座極為壯觀的宮殿
   
不少父母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卻發現他們在一天天變壞,而且是越大越不聽父母的話。這雖然是孩子一天天變得獨立的表現,但是如果管教不力,就很容易形成各種各樣的不良習慣,甚至惡習

當兒子有了惡習

    孩子畢竟是孩子,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不良習慣。因為他們太小,對事物的判斷以及對事情的處理上都是顯得能力有限。作為人之父母應該首先注意這個問題,不能把孩子的惡習與成人的惡習相提並論,因為孩子的惡習還不具備成人惡習的性質和危害。比如說,當一個孩子說我恨死你了的時 候,就和成人說我恨死你了不是一個概念。父母在面對這些的時候,應該多從孩子的立場出發,多去考慮一下孩子說話、做事的動機,以免小題大作,弄假成真。
   
有的父母認為,只有在大庭廣眾下教訓孩子才會樹立父母的權威,令孩子口服心服。我認為這種做法極端錯誤。因為這種做法直接的危害就是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我在對卡爾的教育上,從來不採取當眾訓斥的辦法,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建立在不傷害他自尊心的基礎上。否則,不但不會在某一問題上幫助孩子,反而會使他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自尊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自尊心受到傷害所造成的身心危害是難以估量的,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儘管他不完全懂事,但自尊心多次受到傷害,會對他的性格乃至整個心理的健康成長造成深遠的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一朵嬌嫩的花朵,只要稍不留意就可能受到傷害,進而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所以,我無論在對卡爾的教育上,或與其他父母談論教育孩子時,都一再強調要儘力去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我認為,父母教育孩子時必須維護孩子的榮譽感。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揚,這是人之常情。孩子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欲求往往比成年人更加強烈。對於孩子來說,得到別人,特別是父母的承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失去了自尊引以為戒和榮譽感的孩子是很何怕也是最難教育的。如果當著眾人,特別是當孩子的小夥伴面數落孩子,會讓他感到面子盡失,羞愧難當。這非常容易使孩子羞辱他的把柄,久而久之會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礙,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所以,我一直強調,對孩子的不足之處,要講究用適當的方法去細心教導,要掌握合理的時間,一定不要簡單蠻橫,不能以成年人單方面的思維去對待孩子。
   
在對卡爾的教育過程中,無論是他做了好事或壞事,我都竭力做到心平氣和,用一種平靜的心態去對待他,因為教育孩子是一個最需要耐心的工作。我極力反對那些動不動就怒火衝天、對孩子責打頻繁的父母。這些父母的方法只能把孩子嚇得渾身發抖,只能在表面上看起來管住了孩子,實際上什麼問題也沒有解決。用心平氣的狀態去處理有關孩子的問題,是一種最好的方法。這樣,父母在孩子面前既有威嚴卻不顯得無理,既和藹卻不顯得不嚴肅。
   
卡爾也會做錯事。每當面對這種情況時,我不會像其他父母那樣總是使用不準這樣不要這樣不行這些消極的、否定的詞語,因為這些語言容易使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會增加他的消極情緒。我總是用積極的、肯定性的語言,給兒子以明確的行為指導,增加他的積極情緒。以我的經驗,這樣做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或許兒子在我這裡聽得最多的話就是這樣做努力去做這些積極的、帶有鼓勵性的語言吧。
   
很多父母認為,為了防止孩子養成不良習慣就要對孩子了如指掌。其實這種想法也不完全不正確。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大孩子有,小孩子也有。許多父母都是不注意這一點,要麼認為小孩子沒有什麼秘密,要麼就是千方百計地挖掘孩子的秘密。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孩子正有孩子的秘密,只是在大人看來算不上秘密而已。孩子是非常幼稚的,他們心目中那種秘而不宣的東西就是秘密。父母不應該時刻窺探,不要對此過多地追問,更不要干涉,特別是對健康合理的、無害的秘密。這樣,哪怕是兩三歲的孩子也會更加信任父母,與父母更加親密。有了這種信任和親密,孩子可能會把他們的秘密告訴父母。如果父母一味追問,孩子得不到父母應有的尊重、信任,孩子會感到他沒有地位,就會心灰意冷,逐漸失去積極性,甚至會很小就關閉自己的心靈大門。當然尊重孩子的秘密,並不等於對此不管不問,而是要求父母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健康地加以引導,不健康的則應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去關心和引導他。
   
在卡爾犯錯誤時,我總以最簡單的方式讓他明白道理,而不是長篇大論和喋喋不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我發現長話短說、要求明確、大度和氣往往會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我從來沒有打過兒子,因為那一種是粗暴的行為,是我厭惡的。很多父母用體罰的手段去管教孩子,效果往往是短暫的,他們不僅責打孩子,還說一些非常傷人的話,不要你了,滾!」「你太蠢了!」「你不可救藥!等,這些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什麼才是有效的

    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得到父母有效的管教是非常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有些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僅僅停留在管住孩子上,讓孩子循規蹈矩,沒有活力,沒有創造性。 這種辦法根本不能讓孩子健康的發展。在我看來,這種管法還不如不管。也有些父母因為顧及孩子的自尊心而不去教育孩子,這也是錯誤的做法。
   
在對卡爾的教育和管束上,我竭力做到既有效制止他的不良行為,又盡量減小或不產生負面影響。我認為這是管理孩子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
   
除了兒子之外我也接觸過不少和他年齡相仿的孩子。我發現幾乎任何一種不良行為,孩子都會憑著自己的理解去獲得某種自以為是的獎勵。我認為,父母的責任就是要去發現和取消這種獎勵
   
我的一位朋友有兩個孩子,他的兒子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處處都讓感覺到他的與眾不同,經常幹些令人心煩的事,經常欺負妹妹和別的小夥伴。
   
有一天,我的這位朋友找到我,想讓我給他提供了一些管教孩子的辦法。
   
他對我說:我的兒子真令人討厭,他不僅喜歡嘲弄別人,連吃麵包也與其他孩子不同。他明明知道我討厭他的某些行為,可他偏偏那麼做,好像是專門在氣我
   
聽了他的話,我感到很奇怪。這孩子連吃麵包都會惹父親生氣,恐怕也有些太與眾不同了吧。於是,我要求去看看這個孩子。
   
那天我和朋友一家共進午餐。在飯桌上,我特意仔細觀察這個調皮的孩子。
   
我發現,這個孩子在吃麵包的時候,把麵包皮細心地剝下來,然後用手把它捏成一個球形吃掉,而把剩下的部分丟在盤子里。與此同時還得意洋洋對他母親說:媽媽,我把麵包皮剝下來了!
   
於是,他的母親開始訓斥他:你怎麼總是這樣,居然還當著客人的面。這時,他的父親似乎也要發怒了。
   
我給朋友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發怒。飯後我給他講了一個對付孩子的方法。
   
第二次,這個孩子故伎重施,像往常那樣把麵包皮剝下來后,也對母親說:媽媽,我把麵包皮剝下來了。可是她的母親只說了一聲:我知道。
   
孩子說:你不說我嗎?
    「
不說
   
沒過多久,我的那位朋友又找到了我,說孩子現在已經沒有剝麵包皮的習慣,也用和其他人一樣的方法吃麵包了。他覺得很奇怪,問我是什麼原因。
   
其實道理很簡單,孩子的那種做法就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即使被父母責罵,他也會覺得受了重視。在他眼裡,父母的責罵就是一種獎勵,而他的做法就是為了這種獎賞。後來,父母對他的這一舉動不聞不問,毫不關心,他自己也漸漸覺得沒趣了,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改掉了壞習慣。
   
還有一個小男孩,染上了說粗話的習慣。因為他的一個小夥伴愛說屁股兩個字,他學會了帶回家裡。由於這兩個字不是什麼風雅的詞,他的母親覺得很討厭, 很快就加以制止,可是相反,孩子不但沒有停止說這兩個字,還一連幾個星期編造出不少關於屁股的話,說什麼天上有個屁股屁股點心甜屁股等等。他的母親氣得不行,最後乾脆懶得理他。後來孩子發現這樣說已經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也就慢慢地不說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壞習慣,有的是任性、自大,有的時刻都不忘記表現自己,有的愛捉弄人,有的甚至以自己的行為危害他人、損壞財物。面對這許多問題,父母應該採取不同的辦法去加以解決,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卡爾小的時候喜歡在牆上亂畫,雖然我給他買了學習繪畫的用具,但他仍然剋制不住自己的這一癖好,總是趁我不在意時偷偷地用筆在牆上塗抹。
   
有一次,正當他在牆上畫得高興的時候,被我抓了個正著。
    「
卡爾,你在做什麼?我立刻制止了他。
   
卡爾迅速地轉過身,把筆藏在了身後,並用身體攔住剛剛塗抹的東西。
   
我當時並沒有給他講道理,也沒有訓斥他,只是制止他再那樣幹下去,並讓他獨自一人到他自己的房間里呆一會兒。
   
過了一陣,我把他叫出來,並詢問他為什麼要在牆上畫。
   
他說:爸爸,我知道錯了。因為我剛才在房間中想了很久,我想我的行為破壞了牆壁的清潔。其實我有畫畫的紙張,我應該在紙上畫畫而不是在牆上畫。你曾經給我講過不能弄髒東西的道理,所以我犯錯誤是不應該的,請您懲罰我吧。
   
我並沒有懲罰卡爾,叫他去房間一個人呆一會兒的目的就是讓他自己想清楚這個道理。因為孩子有時在做某件事時,純粹是一時興起,他可能也懂得這些道理,只是一時管不住自己。如果我當場就去訓斥他,或把那些講過多次道理再給他講一次,一定不會有這樣好的效果。孩子自己從內心裡真正認識到了錯誤,這樣的印象就會留得很深,也就會減少他再犯錯誤。
   
我這樣做,只是為了讓他無聊而乏味地單獨呆一會兒,這不算是一種懲罰的方法。他一個人呆著的時候,做什麼事都沒有關係,只是讓他把剛才在牆上畫的那股勁冷下來。如果他能在房間里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思,那就再好不過了。
   
我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適用於很多情況。比如,當兩個孩子發生爭執或打架時,一般來說都會互相告狀,爭論不休。父母只要讓他們停下來,把他們分開讓他們各自單獨呆一會兒,可能什麼問題都得到輕鬆的解決。因為孩子之間不可能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在一時氣頭上發生爭執罷了。如果父母不是這樣將他們分開而是去給他們講道理,那麼會更加深他們之間的矛盾,帶來更多的麻煩。
   
當然也有這樣的情況,孩子拒絕到自己的房間或指定的地方去。有的孩子還會對父母的命令採取蔑視的態度,不執行父母的命令。如果碰上這種情況,我認為父母仍然要堅持把他帶到指定的地方去,即使孩子哭鬧,也要把他關進房裡。父母要守在門外,在規定的時間之內不能開門。必須要讓孩子明白,任何對抗都是無用的,要讓孩子必須面對這個現實,要讓他懂得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值得慶幸的是,卡爾從小就很聽我的話,我也沒有採取過這種相對來說比較粗暴的方式。

為什麼貪吃

    由於父母過於溺愛孩子,無規律無限制地讓孩子進食,從而使孩子的食慾紊亂,致使孩子的精力僅僅用於消化,大腦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在這樣不合理的狀態之中,即便實施了早期教育或其他什麼教育,也是白費。很多父母用他們如此之愛心對待孩子,在我看來是一種愚蠢透頂的做法,他們的愛心實際上是害了孩子。
   
我認為,不理智的飲食會對孩子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卻沒有引起很多父母的注意,實際上,這是一個在我們身邊很嚴重的問題。我見到過很多孩子,他們往往不知饑飽,吃得過多而生病。
  
貪吃的習慣並非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於父母的無知和縱容所造成的。在大多數父母的頭腦中,只想到為了加速孩子的成長。使自己的身體變得很強壯,就拚命對他們加強營養,只要聽說有什麼食品能強身健體,就不惜一切地為孩子買,毫無節制地灌進孩子的胃裡。
   
我和兒子的母親都非常注意這一點,我們嚴禁兒子隨便吃點心、零食。為了給兒子加強營養,我與兒子的母親對兒子規定有固定吃點心的時間,並對此有合理的安排。
   
為了兒子的健康,也為了讓他不要養成貪吃的習慣,我時常對他講吃得過多的害處。
   
我告訴他:人吃得過多腦袋就發笨,心情就會變壞,有時還要鬧病。生了病,不僅苦惱和難受,而且也不能學習和玩耍了。不僅如此,你一得病,爸爸媽媽為了照顧你,好多事也不能做了,就是說你一個人病了,會給許多人帶來麻煩。
   
為了讓卡爾懂得身體健康及飲食合理的重要性,我在凡有朋友的孩子生病的時候,都會帶他去探望,讓他有更為直接的體會,這對他是一種很實際的教育。
   
有一次我帶著兒子散步,遇見了一個朋友的兒子。
    「
你家裡人都好嗎?我首先問候道。
    「
謝謝都好。他說。
    「
但是,你弟弟病了吧?
    「
是的,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他驚訝地說。
    「
我知道,因為聖誕節剛過。
   
我並不是胡猜。因為我知道那孩子特別貪吃,聖誕節過後準會鬧病的。
   
果然不出所料,於是我就帶著兒子去探望。到那兒一看,那孩子不喊不肚痛,不喊頭痛,只是叫個不停。
   
在談話中,我問明了孩子的病因,正如我所預料的那樣,是由於吃多了。
   
在這種場合,我與對方談話,總是注意到要使坐在旁邊的兒子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為了讓卡爾在飲食問題上受到損害,我特別注意培養他們的飲食習慣。在吃飯之時,儘力讓他愉快地進餐。
   
我認為,讓孩子愉快進食有利於增進孩子身心的各方面發展。
   
對孩子來說,食物不應該是一種款待,也不應該是一種義務,千萬不能用食物賄賂他,也不要用不讓他吃來懲罰他。父母完全沒有必要去浪費時間和精力把食物當做獎勵、懲罰或威脅的手段來調教孩子。重要的是把管教孩子和食物分開,給孩子營造一種和諧輕鬆的進食氣氛和環境,讓孩子獨立自主,輕鬆愉快地進食。
   
很多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得太少或者害怕孩子不會吃,就餐時如臨大敵,全副精力對付孩子,這不行,那不行,挑這樣,揀那樣,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一種壓力。久而久之,孩子把吃飯當成一種負擔,這不僅給孩子進食帶來影響,還會給父母帶來多餘的麻煩。
   
父母們應該知道,只要向孩子提供足夠的食物,完全可以確信他絕不會挨餓。只要孩子不太貪吃,就應該讓他覺得吃東西是一件重要和愉快的事情,一件自己想做和能做的輕鬆自然的事情。但應該注意,不能讓孩子覺得吃就是唯一的樂趣,千萬不能讓他養成貪吃的習慣。
   
卡爾基本上沒有因為吃多了而傷害了胃的情況。到朋友家裡,主人總是要熱情地拿出點心之類來款待。但不管是多麼好的點心,都難以讓卡爾動心,他是堅決不吃的。
   
朋友們看到兒子的反應,認為這不是孩子的真心,可能是我管教過於嚴格的結果。但事實並非如此,完全是兒子自願的,因為他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朋友們之所以那樣說,是因為他們在用自己的和自己孩子的標準來衡量卡爾,他們無法理解我兒子的自制能力。
   
其實,這沒有什麼難的,只要從小經常做這方面的健康教育,孩子們就會很容易地像我兒子那樣做到。

貪吃使人愚笨

    胃過於疲勞會使大腦功能減弱,所以貪吃會使人蠢笨。我時常將這一觀點講給兒子和周圍的人們聽。其實,不僅是我,歷史上的很多偉大的人物都非常注意這一點,特別是那些積極用腦的大思想家、哲人,更是這樣。
   
哥羅德是我們這一帶有名的小胖子。據說他的食量很大,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能和大人吃一樣多的東西。每天除了正常的用餐外,還要不停地吃很多零食。
   
我曾經問過他的父母,孩子怎麼從小就長得那麼胖。本來我是個不愛打聽別人的事的人,可是每當看到哥羅德那種胖乎乎甚至走路都有點困難的樣子,在我的腦子中總會出現這個問題。
   
為了培養好自己的兒子,我也經常詢問一下別人是怎樣培育孩子的,這樣或許還會改進一下我的教育方法。
   
哥羅德的父親告訴我,因為他和妻子一直沒有孩子,等到年齡很大的時候才有了哥羅德,所以加倍地疼愛他。特別是他持母親,更是把兒子當成自己的心肝寶貝。
   
他們給兒子吃最好的東西,穿最好的衣服,可以說對兒子百依百順,千般遷就。只要兒子想吃的東西,他們都要絞盡腦汁地給兒子弄到。
   
哥羅德的父母都是體形較瘦的人,他們對兒子長得如此之胖也有些感到不愉快。但他們只是在從兒子的外形看問題,只是覺得兒子長得太胖有些難看罷了。他們沒有考慮過肥胖已經成了孩子的負擔。
   
哥羅德由於長得胖,被同伴們稱為小胖子,他行動緩慢笨拙,幾乎無法和別的孩子一塊玩,甚至還有的孩子欺負他。每當受欺負后回家哭鬧時,他的父母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還是吃。他們以為在兒子身上,只要給他吃喝好,問題自然解決。
  
哥羅德由於太愛吃東西,以至於他在看書和學習時也要拿一些點心在手中。我也問過他的父母,孩子的學習怎麼樣。他們只能一邊搖頭,一邊嘆氣。
   
每當哥羅德學習不專心時,他的父母就會給他一塊糖果和點心。他們認識這樣就會讓兒子用心讀書。其實他們的做法簡直大錯特錯。因為這樣不僅干擾了孩子的學習,也讓他形成了一種極壞的心理,他不會認為學習好了考會有獎賞,反而會以為只要我不學習就會有好吃的。
   
哥羅德比我兒子卡爾還要大兩歲,但他在學習上與卡爾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哥羅德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認為這完全應歸罪於他愚蠢的父母,他們不懂得去怎樣教育孩子,以為孩子僅僅需要吃喝,根本就沒有從小去培養孩子各方面的潛能。
   
這樣愚蠢的父母只能培養出愚不可及的孩子。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milu 2009-8-24 10:27
當孩子情緒不好時,不要過多地招惹他,在他遇到困難時不要用過激的話刺激他,要等他平靜下來再去慢慢開導。
有道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0: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