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八章 千萬不要小看他-----卡爾·威特的教育

作者:laketree  於 2009-8-20 10: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3評論

關鍵詞:

第八章 千萬不要小看他

    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敢於犯錯誤,敢於失敗的行為。孩子和成人一樣,有可能犯錯誤,也同樣有能力去糾正和改正錯誤,敢於犯錯誤和改正錯誤是同樣珍貴的。

讓美好的東西在兒子身上形成本性和自覺

    從卡爾一歲時起,我就嚴格要求他。我從來不相信小時候可以放寬一些,稍長大后再嚴格一些這種似是而非的信條。
   
作為父親,我有責任和義務教兒子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在孩子幼小之時,成年人對他們的影響是很深的,如果不時候對他們放寬的話,那種烙印會在他們心中很深很深,稍大后再嚴格,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兒子6歲時,我帶他去另一個教區的E牧師家去,並在那兒住了幾天。
   
第二天吃早點時,兒子灑了一點牛奶。按在家裡的規矩,灑了東西就要受罰,因此他只能吃麵包和水。
   
卡爾本來就喜歡喝牛奶,再加上E牧師全家非常喜歡他,為了他的到來,還給他特意調製了一種牛奶,並添上了最好的點心。這對兒子簡直誘惑不小。
   
卡爾在灑掉牛奶后先是臉稍紅了一下,遲疑了一會兒,但終於不喝了。
   
我故意裝作沒看見。
    E
牧師家的人看到這種情況,內心著急了,多次勸他喝牛奶,可兒子還是不喝,並十分不好意思地說:因為我灑了奶,就不能再喝了。
    E
牧師愛人還是再三地勸說他:沒關係,一點關係也沒有,喝吧,喝吧。
   
我在旁邊一邊吃著點心,一邊仍然故意裝著沒看見。兒子還是堅持不喝,在萬般無奈之下,過於疼愛卡爾的E牧師全家就向我進攻了,他們推測一定是由於我訓斥了兒子。
  
為了打破僵持局面,我讓兒子出去一會,然後向牧師全家說明了理由。
   
他們聽后責怪我:對一個剛6歲的孩子因為一點點過錯就限制他吃喝喜歡的東西,你的教育是否過於嚴格了。
   
我只得費盡口舌加以解釋:不,兒子並不是因為懼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為他從內心裡認識到這是約束自己的紀律所以才忍住不喝的。
   
在聽了我的解釋后,E牧師全家還是不相信,於是我只好通過做一個試驗來揭示事實真相。
    「
既然這樣,我起身對他們說,現在我們來試驗一下,我先離開這個房間,你們再把我兒子叫來,勸他喝,看他是否會喝。
   
說完,我就走開了。
   
待我離開房間后,他們把我兒子叫進屋裡,熱情地勸他喝牛奶、吃點心,但毫無結果。
   
接著他們又換了新牛奶,拿來新點心誘我兒子說:我們不告訴你爸爸,吃吧!但兒子還是不吃,還不斷地對他們說:儘管爸爸看不見,上帝卻能看見,我不能做撒謊的事。
    E
牧師說:我們馬上要去郊外散步,你什麼都不吃,途中要挨餓的。
   
兒子回答說;不要緊
   
實在沒有辦法了,他們只好把我叫進去,兒子流著熱淚如實地向我報告了情況。
   
我冷靜地聽完后,便對他說:卡爾,你對自己良心的懲罰已經夠了。因為馬上要去散步,為了不辜負大家的心意,把牛奶和點心吃了,然後我們出發。
   
兒子聽完我的話,才高興地把牛奶喝了。僅僅6歲的孩子就有這樣的自制能力,E牧師全家都深感不解。
   
很多人會認為我的教育過於嚴格了。我不否認,從卡爾與一般孩子的行為方式看,這種教育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很嚴格的。但是,這種嚴格並沒有使兒子感到痛苦。
   
因為對兒子的嚴格教育從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卡爾已經養成了習慣,也就不會感到有任何痛苦。
   
兒子總會向他的父親學習,父親不僅是兒子最初的教師,還是他可以學習的榜樣。對孩子要嚴格,首先的是自己對自己也要求嚴格。
   
我是個信仰上帝的人,即使有一天站在上帝面前,我也會這樣說的。
   
我對兒子的嚴格在不自覺中已經變成了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我時常告誡他,沒有人能夠約束你,只有上帝和你自己。
   
卡爾從很小的時候,他很多好的行為都已經形成了一種自覺。比如,卡爾從來不撒謊,這並不是因為害怕我的懲罰,而是因為他從內心之中認為撒謊是不對的。
   
卡爾的嚴格要求完全來自於他內心的一種力量。作為他的父親,我想做的正是這一點,讓一切好的、美的、崇高的東西在兒子身上都成為一種本性,一種自覺。
   
從小讓兒子形成這種美好的心靈,是我的責任。我不願意在他幼小之時因為沒有得到良好的指導而失去方向。

不要以為孩子太小就不懂得道理

    想要把孩子培養成誠實和正直的人,必須從小開始對他嚴格教育。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撒謊。撒謊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善意的撒謊,也有惡意的撒謊。
   
我認為,幼兒的撒謊很多是善意的。當孩子做錯事後,為了逃脫父母的責怪,他們一般會撒謊。針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很細心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首先應該知道他們撒謊的原因,然後採取合理的方式去教育他們。
   
不要以為孩子太小就不懂得道理,千萬不要小看他們,他們能夠懂的。
   
卡爾兩歲的時候,在餐桌上打翻了一個水杯。當時我和他的母親都不在場。因為那天我去了別的教區,只有母親和他在一起。母親只去了別的房間一會兒,回來就發現餐桌被弄濕了,而卡爾的水杯都空了。
    「
小卡爾,是你弄翻了水杯嗎?兒子的母親問他。
   
卡爾一個勁地搖頭否認。
   
母親看著他機靈可愛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明知道是兒子弄翻了水杯卻沒有責備他。
   
晚上我回家后,卡爾的母親把這件事告訴了我。
   
我仔細想了想,認為雖然今天我不在場,但還是有必要和兒子談一談。
    「
小子,今天是你弄翻了水杯嗎?我嚴肅地問他。
   
兒子仍然搖頭否認。
    「
卡爾,我希望你能對我說實話,無論是不是你乾的,你都應該說實話。雖然我和你的母親都沒有見到,但上帝會看見的。我板著臉說:我和你母親,還有上帝都不喜歡撒謊的孩子。
   
後來,卡爾埋著頭承認是自己乾的。我沒有責怪他。
   
我知道,打翻水杯這件事本身比起養成孩子撒謊的習慣簡直是微不足道的。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小的謊言沒有什麼危險性,甚至還覺得他們很可愛。我可不這樣認為。撒謊一旦成了習慣,在他們長大后就會變成罪惡的源泉。當那種習慣形成后再去改變它,只會是徒勞罷了。
   
撒謊腐蝕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滋長了不信任,損壞了互相信任的美德。說謊意味著不尊重被騙對象。與經常撒謊的人在一起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卡爾稍長大后,我就給他講這些更深一點的道理。但在他幼小的時候,我一定會告訴他,撒謊是不對的,是會遭到懲罰的。
   
認識卡爾的人都會說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我想兒子惟一的謊言就是否認他打翻了那個水杯。
   
在以後很多的日子中,無論他做了什麼錯事,都會勇於承認。至今,我還沒有聽誰說過卡爾撒過謊。

以身作則先尊重兒子

    有一次,卡爾想吃一塊點心。我沒有給他,因為我們剛剛吃過晚飯,過多的吃喝會影響他的健康。不到兩歲的孩子發起脾氣來,他躺在地上,大哭大鬧。他的母親看不過去了,連忙答應了他的要求,她拿著兒子渴望的那塊點心說:好啦,卡爾快起來。卡爾的哭鬧取得了勝利,他得到了那塊好吃的點心。

    當時,我並沒有說什麼,但我認識到,卡爾的哭鬧是一種對父母權力的挑戰,並且在這挑戰中取得了勝利。
   
後來我和卡爾的母親談到這件事,並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她。
   
我認為面對兒子這種哭鬧的挑戰是不應該去造就他的。由於兒子還小,這種造就的惡果不易看出來,但已經種下了不良的因素。如果兒子長到了十四五歲,仍然以這樣的方式對他的話,他將會變成一個蠻橫無禮的人。
   
由於他知道哭鬧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他還會哭鬧,長大之後,他的能力,他的方式就不僅僅是哭鬧了。那種無禮將不只是針對他的母親,還會針對其他的一切人。他會以無禮的方式要求其他的人也來滿足他的要求。
   
我可以找出許多例子來證明,父母與孩子早期的關係會影響孩子將來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以後的日子裡,在我的家庭里,再也沒有發生這樣的事。即便卡爾再怎樣哭鬧,他也不會得到他不應該得到的東西,不管是食物還是玩具。因為我要讓他知道,哭鬧是沒有用的。
   
有一天,一位鄰居告訴我有關兒子的事,他覺得他的兒子糟糕透了。由於卡爾學識和品德都是很優秀的,眾所周知,所以這位鄰居想向我請教怎樣教育孩子。
   
他垂頭喪氣地告訴我:我和妻子在兒子幼兒期和童年期忽視了對他尊重父母的管教,那時他把整個家庭攪得一團糟。妻子認為他還小,相信以後長大後會變好的。 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他變得越來越壞,脾氣暴躁、自私貪婪、自以為是。他做錯了事,我們簡直不敢管他,他甚至比我還厲害。他現在十二歲,已經變成了我們一點也控制不住的野馬。他真令人討厭,時常向我們發脾氣,蔑視家庭和父母,似乎家中的一切都不如意。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能說些什麼呢?尊重是相互的,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就首先應該尊重孩子。而且在很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
   
一味地縱容孩子並不是尊重孩子。如果希望把良好品德傳授給孩子,作父母的必須以身作則,必須自己就先具備良好的品德。
   
父母在教育孩子前,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該首先知道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過失。
   
我是這樣對待兒子的:如果卡爾在房間里行為笨拙,撞翻了桌子,打翻了杯子,或者不小心弄壞了我的東西,這些事情並不是他無理取鬧,不屬於他應該負責的范 圍。他並沒有惡意,並沒有向我挑戰,只是不小心罷了。這種情況,我不會去責怪和懲罰兒子。只是隨時提醒他以後要小心,不要那麼魯莽。
   
如果卡爾為了引起我的注意或因為某件事不順他的意而向我挑戰的話,我一定會採取一些方式制止和懲罰他。
   
幸好這樣的情況在卡爾身上極為少見。因為在卡爾很小的時候,我就以身作則先尊重他,從來沒有無故地對他施加暴力,他尊重我也是極自然的事。

等他長大后就不會聽你那一套了

    說到孩子的責任心,許多人會這樣認為:孩子那麼小,懂得什麼責任心?責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夠擁有的。我毫不客氣地說,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論斷。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對與孩子的交流及對培養他的責任心未能給予重視,認為孩子就是孩子,他什麼都不聽你那一套了,或者不等他長大已經滿身毛病,年輕的生命浸染得千瘡百孔,後悔時,已經太晚了。
   
沒有責任感,沒有價值感的孩子,因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會中的地位與重要性,便會感到迷惘,從而失去創造成就的動力,容易為其他一些物質性的輕浮的事物而吸引,沉溺其中。

    對卡爾的教育,我一直力圖讓他看到自己生活的意義,看到自己的行為能為他人帶來影響,讓他感到自己是為人所屬,是有用處的,從此而生出自豪感和責任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社會接觸面的擴大,這種責任心與自豪感的內容也會增長、擴大,不只局限於自己的家庭,但從家庭中培養出來的這種感覺卻是未來責任感的基礎, 家庭沒有這種基礎,對社會對人類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便不知從何而來。
  
在我的家庭中,始終讓兒子充當一些有意義的角色,使他感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產生的重要性,同時也培養他戰勝自己弱點、增長各種能力的信心。
   
我和卡爾的母親常常有意識地分派給兒子一些力所能及且與他年齡相當的勞動任務。比如分擔適度的家務,例如打掃衛生,負責為花草澆水等等。我們與卡爾平等地交流,認為這是培養他責任心的一種方式,我們不但傾聽他的心聲、感受,還同他談些自己的喜怒哀樂。當然,內容應該是兒子所能接受的。
   
有的人會認為:大人的事怎麼可以同孩子講,我哪裡有時間去和孩子閑扯呢?其實不然,孩子的理解力是很強的,而且對外界的觀察很敏銳,只不過他們的心理活動有時被成年人忽略。
   
我常常會聽到兒子的問話:媽媽怎麼啦?怎麼不高興啦?這是孩子關心父母的一種表現,是我們應當積極鼓勵的一種傾向。但很多的母親卻這樣回答:沒有不高興。大人的事,你不懂。而且以為家裡其他的事,更是與孩子無關,久而久之,給孩子留下的印象就是:家裡的事與我沒有什麼關係,我只要不惹麻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可以了。

    我不喜歡這樣的父母,他們對孩子的這種忽視只能讓孩子失去本來可以培養起來的責任感。
   
有一次,一位十六歲的少年找到我,向我傾訴了他內心的苦惱。他說他的父親酗酒,經常打他的母親和妹妹們。有一天,他實在無法忍受了,就去問父親為什麼這樣。可父親說:你還有臉問我?你早該去掙錢養活自己和妹妹們了!當時他很難過,因為他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原因,小時候父母沒有教育他應該怎樣做。這位少年告訴我,在這之前,他只知道和別的孩子到處去玩,只是吃飯的時候才回家,也從沒有考慮過父母和妹妹們的事。那天,他父親對他說的話令他吃驚。他說,如果早有人教他應該怎麼做的話,他可能現在會把母親和尋妹照顧得非常好。少年告訴我,他現在覺得自己是個罪人。
   
多麼好的孩子啊!他的天性是多麼的純良,只不過是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早期教育,而白白地浪費了大好時光。
   
後來,這個少年經常來找我,訴說他的內心世界,我也儘力幫助他學習知識,教他做人的道理。現在,這個少年已經是個非常棒的小夥子了,他娶了妻子,用自己的勤奮勞動拯救了一個快要破敗的家庭。他的努力促使父親改掉了酗酒的習慣,讓他的母親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並把兩個妹妹送進了學校。

對待兒子,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我對待兒子,一貫是是非分明、始終如一,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切都要認真,這會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不允許的事,一開始就不允許,這樣對孩子就沒有什麼痛苦。有時答應,有時不答應,反而會給孩子帶來痛苦。
   
我周圍的很多父母們,他們的禁律出爾反爾,反覆無常,不能始終如一。有時行,有時卻又變得不行了。這樣久而久之,就在孩子的心靈上很早就打下父母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烙印。父母對自己的言行都那麼草率,那麼不認真,你怎麼去教育孩子認真呢。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須對事物的好壞有一個始終如一的定見,無定見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
   
在孩子2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從細微之處培養他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使在餐桌上,兒子也會受到嚴格的教育,我告訴他,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這樣能夠培養起他勤儉節儉的意識,同時又是一種磨練。
   
如果卡爾想吃水果或點心,不論那種誘惑力有多大,我也會讓他必須先吃完飯菜。我不會對他有絲毫的通融。
   
由於我和兒子的母親對孩子正確行為的反覆訓練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時間一長成為自然,兒子就把遵守適當規則當作了自己的本分。
   
我希望卡爾在生活成長過程中能夠確立有分寸的意識,我一直按照這樣的原則去教導他。我要求他誠實、守信、準時,因為這些都是作為人應該具有的優秀品質。
   
父母的言行一致、賞罰分明,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效果。如果你要求孩子不說謊話,你自己就不能採取欺騙嚇唬的手段;如果事先與孩子定好了制度,父母就更要認真對待。
   
有一次散步中,我發現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在散步的過程中,鄰居史密斯太太發現女兒的裙子被弄髒了,她立刻生氣起來,開始沖著女兒大聲責罵。看見女兒大哭以後,她又馬上給了女兒一小塊點心。我問史太太:你為什麼責罵女兒呢?」「她總是這樣經常弄髒自己的裙子。史太太這樣回答。可您為什麼又給她一塊點心呢?是為了表揚她的行為呢還是為了給她受責罵的補償?史太太啞口無言,她不知應該怎樣回答我。
   
這時,小女孩已經被弄得糊裡糊塗,她不知道為什麼母親會責罵她,更不知道挨了罵后她為什麼又得到了點心。母親這樣的做法,讓女兒弄不清是非。這對好的成長是相當有害的。
   
我對兒子的獎與罰都不太頻繁,但它們一旦實施確實對兒子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對卡爾的獎賞絕不會僅停留物質上,而是要讓他體會到奮鬥與創造的真正喜悅。
   
我時常教育兒子,讀書、品學優良是為了他自己的成長,而家務活本身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履行的職責。如果卡爾有相當出色的表現,我會給她一定的物質獎賞,還會帶他去一個他嚮往的地方。
   
對兒子的懲罰,我一向講究原則。我對他的懲罰一定要讓他心服口服,否則懲罰便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懲罰之前,我總會給他警告,他犯錯之後我一定言出必行,並且要對他講清原因,告訴他我為什麼要懲罰他。
   
我認為必須讓兒子懂得他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著時間的稚移,他一定會形成什麼事都認真的習慣,他會知道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馬馬虎虎。
   
我曾經對卡爾說過:你必須早上按時起床,否則我會認為你是放棄你的早餐,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
   
有一次他起床太晚,超過了給他規定的時間。當他來到餐桌前時,我們早已經收拾好了一切,並把他的早餐收走了。
   
卡爾看著我,似乎想為自己的過失辯解一番,我便先開口對他說:真遺憾!我也很想把牛奶和麵包留在你的位置上,但我們以前有過約定,我不能隨意破壞它。這隻能怪你自己。
   
這樣的情況下,早餐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應該知道,我們以前的約定是認真的,是必須遵守的。

自己的事自己解決

    幼小的生命來到這個大千世界,由於他們的弱小,他們會感到束手無策。但是,儘管他們是那麼的脆弱,仍然有勇氣進行各種嘗試,學習各種方法,使自己適應,使自己能夠融入世界之中。
   
我堅信,不管兒子現在有多麼弱小,他終有一日會成為能夠在世界中立足的強者。我付出全部的愛去幫助他來嘗試融入這個新世界,讓他去學習他不懂的東西。
   
雖然他年幼、弱小,但我從來不懷疑他的能力。很多人認為只有在某一個年齡段,孩子才能做某一種事情。我從來不這樣認為,我看重的是在兒子幼小的心靈中建立起的自信心。
   
卡爾兩歲時就主動地幫助母親收拾桌子。每當家中的客人看到他手中拿起一個盤子的時候,他們總會說:卡爾,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會對好心的客人說:沒什麼,卡爾會把它們收拾好的。
   
好心的客人不知道,如果我不允許兒子去碰那些盤子,或許我會永遠保住那個盤子,但一聲別動會在他的信心上留下一個陰影,可能會推遲他某種能力的發展。
   
當卡爾嘗試自己穿衣服的時候,經常把衣服穿反。我和他的母親從來沒有嘲笑或責罵過他。我不能讓他覺得自己無能,而是耐心地教他。
   
我還鼓勵他自己收拾房間,即使他的動作很糟糕,我也會誇獎他一番。房間收拾是否整潔並不重要,對於他來說,他已經做了,這已足夠。
   
在這些親手整理之中,卡爾在探索,在鍛煉。我深信只有通過鍛煉和闖蕩,他才會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當孩子犯錯誤,或做一件事沒有成功的時候,我們不應該用語言和行動向他們證明他們的失敗。我們應該清楚,做一件事情失敗了只能說明孩子缺乏經驗和技巧埋頭苦幹不能證明他本身的無能或是他不願意做。父母有責任耐心地去指導他們。
   
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敢於犯錯誤、敢於失敗的行為。孩子和成人一樣有能力去犯錯誤,也同樣有能力去糾正和改正錯誤,敢於犯錯誤和改正錯誤是同樣珍貴的。
   
只有這樣的鼓勵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能力。所以我在對兒子的教育中,盡量鼓勵他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問題的時候,我總是讓卡爾儘力想辦法自己解決。
   
對於卡爾,很早我就有意地鍛煉他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讓他學會周密地計劃自己的時間,完成他的學習任務,發揮他的興趣愛好。這並非是想把他限制在條條框框之中,而是要讓他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達到真正的自我完善。

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milu 2009-8-20 10:44
寬容
回復 laketree 2009-8-21 02:50
milu: 寬容
要做慈父,對嗎?

小卡爾很幸運,有個完整的家庭。有個博學又懂得教育的父親。問題是現在很多向卡爾一樣的孩子沒有父親。怎麼辦?
回復 milu 2009-8-21 03:21
laketree: 要做慈父,對嗎?

小卡爾很幸運,有個完整的家庭。有個博學又懂得教育的父親。問題是現在很多向卡爾一樣的孩子沒有父親。怎麼辦?
順其自然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2: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