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COPY了成語唇亡齒寒的解釋,雖然單從字面上看,這個成語已經很好理解了。
現在網上很多中國憤青一提起朝鮮,就象條件反射一樣用「唇亡齒寒」來表達它與中國的關係。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回顧一下新中國成立以後,與朝鮮相關的歷史。
現代的在網上的資料表明,為了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6月25日, 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南進,進攻韓國國軍,挑起了朝鮮內戰。當戰爭被被加上一個為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的較量的光環時,作為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分子,中國參與戰爭是無可避免的,只是參與的程度多大,介入多深而已。中國在戰爭中是被拖下水,不得不為之,並不是因為唇亡齒寒而主動參戰的。
而為了向人民所有交待,政府打出了「抗美援朝、保家為國」的宣傳,於是與朝鮮唇亡齒寒的戰略關係就這樣被提出來了。
實際上中國與北朝鮮是不是真的存在唇亡齒寒的生死關係呢?
我看不出來。以大家常喜歡的假設為例,如果美國當年幫助南韓統一的朝鮮半島,(也就是唇亡了),是不是就會必然齒寒(中國被滅)了呢?我看未必。當年朝鮮戰爭打到美國統帥麥克阿瑟狗急跳牆,意欲發動對華直接戰爭,來挽回敗局的階段,被美國總統毫不手軟地革職,說明了美國人領導人態度是明確的,並不是想統一朝鮮半島后,再幫國民黨奪回中國大陸。
如果不是一時發生的唇亡齒寒,長期以後,發生什麼情況呢?如果美國軍隊長期駐紮在朝鮮半島,對中國虎視眈眈,(這樣可以被大家這樣理解,美軍一直在找機會滅中國),中國是不是就會唇亡齒寒了?未必!如果在5、6、70年代,在美、蘇在中國旁邊虎視眈眈,我想我們的英明領袖可能沒有精力去不會發動什麼那些三反五反、抓人反黨集團、文化大革命等嚴重阻礙民族休生養息的政治活動了,這樣對國家、對人民,豈不是莫大的福祉?只所以這樣推背,是因為中華民族一直是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傳統。「抗美援朝、保家為國」,其實只是「抗美援朝、保家為黨」而已。
因此中國與朝鮮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唇亡齒寒的根本利害關係!!
多少年來,這個唇亡齒寒,誤導了我們的政府、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為朝鮮付出了無法計量的資助!!!!而造就的這個社會主義的怪胎,當美帝評論為流氓國家,我們覺得一點也不過份!!但是我們的政府、人民還是把它當作一個娘生下來的兄弟,雖然無賴了一點,但必競是自已的兄弟,還得照顧著一點。這種想法和思路,將會禍國殃民。
現在國與國之間,我們應該相信的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當某國成了我們純粹的負擔,甚至是累贅時(在國際交往上,多少次我們被朝鮮玩弄於股常?),這樣也配交朋友?尤其是你當他是朋友時,他當你是XXXX時,你還甘心一起陪他玩?
我們需要理順與朝鮮的關係,即使他可以作為我們對抗XX的一張牌。
首先,最關鍵一條,他不能危害我們的國家利益,或者存在危害我們國家利益的潛力。不允許發展核武器就是一例。朝鮮的核武器,不僅成了對付美國的一張王牌,也會對中國造成致命的威脅。
其次,如果要做為盟友,合作中,必須以我為主,不做冤大頭。我付出了必須有回報!即使它收不到保護費(真不知道誰保護誰)而倒向了我們的競爭對手,有什麼關係?!可能嗎?!要作一個強國,不是靠施捨、求和,怕硬得來的。只有有了強者的魄力和勇力,才能建立強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