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里只有返璞歸真, 講的是道教的教義,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鍊,使生命反復到始初的狀態,道教稱之為「返樸歸真」。上星期我親自經歷了美國人的綠色喪葬,使我從返樸歸真聯想到返土歸真。
琳達生前立了遺願要把自己的身體捐獻給醫學院的學生,作為解剖教學用。作為曾經是醫學院的教授,她知道這是她能對社會所作的最後貢獻如果器官不能用作移植的話。因為種種原因,醫學院決定不收她的屍體,家庭會議的結果是按照她生前的意願,在她們家農場的山上,全家動手,挖了一個土坑,用乾淨的床單把她土葬了。在她的墳頭種上了常青樹和很多鮮花。沒有悲傷,沒有眼淚,大家在爭論琳達會喜歡那種花多一些,哪顆樹會長得最高,如果父親百年之後,怎樣把農場開放給社區作為綠色喪葬。暖暖的陽光灑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就象琳達平常的微笑,連我這個最易傷感的人都不能流淚。
如果人類最早起源於水和土來的話,那麼我們死後也應該隨土和水返回我們的出發點,那麼是不是應該越快越好呢?我們空手來到這個世上,死後也不需要帶走什麼,如果我們可以留下什麼的話,有什麼比鮮花和歡笑更永恆和更好的呢。中國人非常珍惜自己的身體,捐獻血,捐獻骨髓,和捐獻器官都不怎麼普及,恐怕這種綠色喪葬的普及還有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