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上海后的其他下文再提,先講講親歷世博園,開始寫了,發現不好寫。
回國前,老媽得空就囑咐:「去上海啊?好~~!世博好不容易辦一次,去看看啊!」「訂票了嗎?上海的票貴啊?那更要看看世博哈。」「電視上天天都有,你也看看,省的到世博走丟嘍~~!」「世博好著呢,老頭,你給她好好說說行不?」「別蒙我,一定要去世博啊!!多拍點照片,費用報銷!實報實銷!!」嘿,還怕俺報花賬啊~~?
回國后的電話里,只要是老媽接的,甭管俺人在哪兒,第一句話是「好好,都好~~!」第二句就一定是「去世博了嗎?」
儘管俺的大部分同學好友對世博是敬而遠之,依著俺自己的勁兒,也是能不去就不去,可是,老媽給俺的壓力強大,不去世博對不住她啦。
去世博這天,陰,早上還有小雨。前一天問來的諮詢基本用不上,說是一拐彎就有世博專線,可拐了好幾個彎,連標誌也沒看見,又問了幾個人,有指左的,有指右的,有說近的有說遠的,還有說沒有的。明白了,網上說的清清楚楚那是給本地人看的。得,打的。
在周庄碰到過一對北京人,剛去過世博一次,休息一天出上海逛逛,叮囑說,看世博最好先從浦東開始。所以俺一上車就利落的和司機說:師傅:世博,浦東。司機問:浦東幾號門?俺傻眼一瞬間:幾號門好~~?浦東就行!
司機也懶得再搭理俺們,一路在高架橋的擁擁堵堵中走走停停,把俺們送到了世博會浦東最遠也是距世博軸最近的那個大門。
世博會用地面積是真的大啊,而且看得出是有長遠的規劃。通往世博軸的大路就是在未來的高架橋上,場館都建在高架橋的周邊,世博結束后,所有的外國場館一律拆除,那就是早已在規劃中的居民區和商業區了。想起網上時有介紹,說是征地時老百姓的不開心和抗爭,就是說佔用土地時用世博的名,之後再次賣給開發商又賺一道,不知是不是屬實。
安檢完成後,俺記起了要預約中國館的事,找到一位志願者問預約機在哪裡,被告知不算近,而且每天開館5--10分鐘就約完了。當時沒在意,後來碰到參團的說只有跟團才進得了中國館(也不是所有的團都是,貴的才行)才想起,宣傳說,這次世博除了沒有VIP票(也就是人人平等,一切憑票)以外,所有場館的預約都是進世博后按順序排隊完成的。這麼說,每天一大早就要提前在各個門口排隊,進場后百米速度衝刺,到機器后再排隊,就算一分鐘完成2人預約,也沒有多少人約的上,中國館一天要多少人參觀,大部分的票去了哪裡呢?
俺也懶得算,反正說歸說做歸做,大家早都習慣了,俺本來就是完成任務,到處看看,拍點照片,回家有的跟老媽交賬就行了。而且俺的百米速度很不快,又不能一大早5點就來,看不上自然是活該。昨天接到一個上海朋友的電話,說是剛從世博回來,他的好友若干是在世博里任現職的,早知道就好了,可以趁機走走後門腐敗腐敗。
溜溜達達的看著指示牌走著,因為天氣不好,人比較少,環境很不錯,可是不太摸得清門道,但凡是想看的場館肯定就別看了,一定排大隊,比如韓國館要排4—5個小時,有的好一點像歐洲的館,也要2個小時左右。就是體力好的年輕人一天也最多將就排進3—4個館了。
沙特館在排隊欄桿入口的地方就人山人海了。還緊急調來了一大隊武警,把人群分成了兩半,人群中有的人舉著小板凳,喊著說:早就來了,為什麼不讓進?維持秩序的警察滿頭大汗,站在欄桿上,舉著喇叭說著上海話,時不常的讓某一部分人舉起手來,從大家的響應看,說明大部分是上海人,起碼聽得懂吧。一陣陣的放進欄桿幾個人,他們不論老幼都是小跑,俺很奇怪,跑什麼呢,快快的跑進欄桿里不還是要等么,還要人挨人的站好久呢,想出都出不來。
這個架勢俺可是好久都沒有見到了,於是就挑人少的地方去,也看了不少館,像巴林、巴勒斯坦、越南、緬甸、寮國、北朝鮮什麼的,都是在一個個類似大廠房,然後分割成車間,出這個門進下個門,大都是圖片,還有買特產,做手工的,各自有點特點就是了。
不少人拿著好幾本護照到處蓋章,進了館什麼都不看,蓋完章就跑,烏洋烏洋的很亂,蓋章的工作人員大都是外國人,已經看不到笑臉,有的地方乾脆好幾個章扔在桌上,自己隨便蓋好了。護照嚴重脫銷,買不到了,俺就用地圖在人少的小館也蓋了幾個章子,回來給老媽交差。
因為不能按照喜好,就在高架橋上瞭望,看見哪一堆建築集中,人少,就往哪去,上上下下走來走去真的很累,漸漸覺得挺冤枉的沒什麼意思,看見高架上有電瓶車可以代步,卻是要買票還不能隨時停的,想問問司機,又見板著個臉,不回答當俺們空氣一樣,儘管很體諒他們的辛苦,心裡也不會高興,這可還剛剛是上午啊,干到下午可怎麼辦?
不甘心就這麼回去了,¥160就走走高架橋太不值呢,聽著廣播說著哪個哪個館的排隊時間,全沒了興緻。可起碼澳洲館要去看一看吧,偏澳洲館又在世博軸的另一側呢,又是要走走走,走了一半,才問到志願者,說是可以做公交車,回頭遠遠一望,又是排大隊,咬咬牙,向前走,不回頭~~!
聽到有人說國語,趕緊湊上去,是北京參團來的,做火車動線早上到,世博一天,進場解散,隨意,然後在指定地點集合返回北京,俺猜是便宜的團,一問,說不知道多少錢,是被請來的。估計不是很重要的人物,不然怎麼也要被請個貴團,去大熱倒灶的中國館看看啊。
世博園裡很經常看到統一式樣的小孩推車和殘障人輪椅,遺憾的是常會看到車裡裝滿了衣物和書包,旁邊走著雄赳赳的老人和不小的孩子。參觀澳洲館的時候,和一對參團來的無錫老人碰到一起,一位腿腳明顯有殘疾的先生推著坐輪椅的太太從綠色通道插進來,告訴我:進世博可以憑老人證和殘疾證,再交200圓押金領到輪椅,然後就可以直接進各館的綠色通道了,不用排隊。看到推車的老人腿腳不便,想坐輪椅的太太身體一定是更加不好,俺們怕後面的人擠到他們,就一直護著走在老人的後面,到了裡面,有一小段上坡,一位澳洲的小夥子剛要幫助推車,就看見坐輪椅的太太一下子站了起來,絲毫沒有障礙的走了上去,俺趕緊閃到一邊,躲開了。不知道那位澳洲的工作人員怎麼想的了。
吃飯的地方是個極大的場子,也分成好幾部分,其中有正規的高檔餐廳,低中檔的餐館,還有大排檔式的,各地各種口味從北京烤鴨開始到朝鮮涼麵和南方小吃應有盡有,不亂也乾淨,價錢有的很貴,量也少。還有就是麻煩:先要買至少¥100的飯券,憑飯券到各口味的地方買飯,吃完后再到另一地方退回飯券。試想要是一個人又拿東西又買飯的,不大容易搞定,一大家子或好友一群才行。
正規餐廳極其正規,說世博沒有VIP,到這會兒俺完全不信了,因為餐廳外就停著幾輛夠格的黑色轎車在等著接人呢。遺憾的是廣場上的座位極少,下雨地潮,每個做裝飾用的圓球上都坐著人。
實在說,世博園很是乾淨,也漂亮,廁所沒有異味,還有手紙,硬體都不錯,可少的是人情味的周到和親切感,如果設計的人和領導們也當自己是外地外國人,也沒頭蒼蠅似地在碩大的地界里上上下下走來走去幾個來回,估計會增加好多切乎實際的人性化的設備了。
總的說:實在想去的,去也成。像俺平時是開慣了車的,走的少,提醒真去世博的村民現在要開始練腿腳了;可去可不去猶豫的,不去也罷,你想啊:要看什麼看不了什麼,天還越來越熱人越來越多,還不如上上網鬧個清凈呢;有關係,熟門熟路還堅定的就一定要去了,尤其是家在上海的朋友,起碼可以看看世博園那將來的規劃呀~~~。
回到澳洲,才知道老媽天天看世博專題,已經和國內幾個戰友約好要相見世博了,俺趕緊左擋右勸的滅火半天,不然可就要了俺的盒錢(老命的意思)了!

奇特的造型,進不去--很眼饞

這位帶著小凳子的一定是經驗滿滿,就是進了欄桿也還要人貼人的站4--5個小時呢

沙特館是大熱門,正式隊伍之外都是人山人海~~

世博園的武警隊伍機動靈活,到沙特館緊急增援~~·

警察熱的大汗淋漓,帽子都戴不住了,還好大家都很配合~~

類似阿富汗等等小國家的館就是大廠房分割出來的,甚至沒有看見工作人員,人們可以隨意進出~~

亞洲的小館基本在一塊兒,估計世博完了就直接改成貨倉了

蒙古館攤位的東西基本沒有人買~~~

澳洲館的四周都是鐵礦石,哼~~是示威還是顯擺?

澳洲館的360度可升降的影廳可以容納1000人呢~~

坐擺渡從浦東到浦西,還是想看的看不見~~

世博浦西的大門:保安和安檢剛換好班。下午了,來的人不多~~

世博再見~~!拖著沉重的雙腿走好遠才有計程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