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8年時間一點點的物質引誘和開導,女兒終於答應參加南半球的回國尋根夏令營(https://big5.backchina.com/cp.php?ac=blog&blogid=35110&op=edit)感覺不錯,這樣女兒在2年後又回了一次北京。
因為有事俺提前走了,女兒有朋友送到機場,再由空姐一路照顧到北京轉交給俺。女兒被空姐拉著手,看到俺,空姐哈哈的笑著說:你女兒一路平安,她很懂事。你家和她的事兒我們都知道了。
俺一點都不奇怪,她也去過不少地方了,凡是中國人多的地方,女兒都可以迅速的和大家熟絡,然後俺家和她自己的事兒馬上傳遍4方。唉,傻丫頭也止不住,隨她吧。
在北京的活動自然是豐富多彩,挑幾件說說。
朋友開了一輛軍車帶我們去長城,在八達嶺腳下和當地公安衝突,(另一個強對強的故事)因為幫朋友處理糾紛,只好讓女兒和同去的另一位友人去爬長城,女兒興沖沖的去做好漢,滿以為女兒連上帶下的要2個小時,可是俺們糾紛還沒有處理完,也就40分鐘左右,女兒就垂頭喪氣的回來了,告訴俺說:Mom,我為你做不了好漢啦。好多的女人打著雨傘,穿著后高腳的鞋,好像在走(逛)公園。長城那麼細(窄),她們還排隊(橫排),我抬頭看她們的雨傘和鞋,很沒有辦法爬山。
如果當時俺在現場解釋解釋,興許會好很多,可現在人已經回來了。俺只好說,可能是好多曬太陽過敏的阿姨從其他地方來,媽媽以後帶你去另一個長城做好漢。
朋友請俺和丫頭吃便飯,一進餐館,女兒就盯住了大櫥窗里的鯊魚翅,自從上次從夏令營回來,女兒就愛上了「幫助鯊魚游泳的硬粉絲」,坐下后,朋友客氣:丫頭,喜歡吃啥就點啥。女兒馬上不含糊的說:行,我就先來一個「魚翅湯」。(這傻丫頭忒實誠啦。)俺急忙打岔:這的特點是烤鴨,試試和澳洲的有什麼不一樣。然後小聲的告訴女兒:這兒的「魚翅湯」不是NO.1,有機會媽媽專門請你喝更好的「魚翅湯」。
幾個年輕的朋友喜歡帶女兒到處玩,一天帶她上街,在路上問女兒:你可以一句話說對北京的印象么?女兒問:真的?朋友說:真的!女兒說:可能你不愛聽,我覺得北京像個大的垃圾場。(唉,真夠傻的!)
其實女兒挺喜歡北京的,如果不讓她一句話描述,她可以說出好多的喜歡和有意思,到現在都念念不忘的是:歡迎光臨,那麼便宜的染頭髮和某大學食堂的世界第一「肉夾饃」。
對這些海外長大的孩子,說空話,大話作用不大,一次次的回國,慢慢的感受著和他們息息相關的變化,感受著父輩祖國的文化,這些聰明的孩子可不是一句是否「愛國」能左右的了的。
同意63兄的看法,國外的孩子大多沒有為了全人類那麼大的雄心和理想抱負,不喊什麼口號,可是因為從小接受的是「愛」的教育,踏踏實實做一個充滿愛的人,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人類,如果這是「傻」,那「傻」的挺好,就「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