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概是由於又到了大學錄取時節,讀到不少關於上名校還是非名校的文章,其中有批評中國家長和留學生名校情結的,也有敘說名校壓力大學生階層差別等弊端的,不一而足。其實,名校情結是普遍的,區別並不在於國別。不僅中國家長和留學生有名校情結,美國家長和學生同樣有,美國華裔家長還訴諸法律,組織起來訴訟某些常春藤名校對亞裔學生錄取的歧視或限制。可見,名校情結都是相當深厚的。
其實,有無名校情結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是能否坦然接受不被名校錄取的現實問題。只有極少數得到名校與非名校共同錄取才會面臨選擇名校還是非名校的抉擇問題。所以,它基本上是一種嚮往或者夢想,有嚮往或心懷夢想不能算錯,錯的只是不能接受現實的想入非非。既然名校情結只是一種嚮往,那就不必對它太過苛刻斥責,或者偏頗地數落名校的不是。因為,不論是名校還是非名校,或者不論是私立還是公立大學,都各有其特色和長短。簡言之,各有千秋,能適應或喜歡就好。
名校與非名校,如果用比喻,可以用鳳雞之比。優秀的學生,即使不被名校錄取,在非名校或公立大學相對比較容易出類拔萃,即當上比喻中的所謂雞頭。在名校中,聚集來自四面八方的優秀學生,學業難度挑戰性也很強,許多很優秀的學生在peer competition中會變成成績平平的學生,即成為所謂的鳳尾。除了學業,在學生社會階層構成也有較大不同,公立非名校學生大多數來自中產階級或低收入階層,而私立名校學生富家名門子弟比例相對要大得多。但這些都不會減損名校的價值,只不過增加了適應不同環境的客觀要求和考驗。麻省理工前校長Jerome Wiesner 生動地描述了MIT的教育體驗,他說:「在麻省理工接受教育就如同對著消防水槍喝水一樣。」(Former MIT President Jerome Wiesner coined this colorful des***ion of MIT educational experience:" Getting an education at MIT is like taking a drink of water from a fire hose.") 這樣經歷過高強度高挑戰性名校教育的學生,在職場中往往對工作得心應手,即使是高難度工作任務也能應對自如,被委以重任和受到賞識。當然,也會有極少數受不了高壓的學生,在名校教育中失敗喪失自信,甚至有極個別走上不歸路。個案例子不宜用來以偏概全,還是要看主流。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不論是否有名校情結,能坦然面對現實,並且在各自的學校教育中揚長避短各得其所最要緊。能被名校錄取是幸運的,完全有理由自豪和驕傲,畢竟那是百里挑一的客觀認可和更高更好的教育平台,即使在名校競爭中不再突出也不必氣餒;不被名校錄取是大多數學生的現實,也應該坦然面對和接受,並且看到和享受公立大學的各種好處,努力爭取在芸芸眾生中出類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