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現代醫學發展史,坊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北協和,南同濟」。
這篇文章里所涉及的學校正是其中的一所。
成立於1917年的「北協和」迎來了百年校慶,因其地緣的原因,目前在中國醫學界可謂如日中天,而比協和創建早10年(1907年)的「南同濟」,於1951年響應政府號召,從上海遷入武漢后,逐漸走入了式微的崎嶇小道。
「南同濟」的全稱目前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這所由德國人寶隆博士創辦的醫學院迎來了110年誕辰。
翻開同濟大學建校史,讀者不難發現,以建築見長的同濟大學建校時間晚於同濟醫學院,雖然同濟大學目前號稱110年建校史,但其誕生是同濟醫學院於1912年在醫學院基礎上增設了工學院,也就是說,沒有了同濟醫學院,目前上海的同濟大學實際年齡只有105歲。
在走過110年光陰的醫學教育、實踐和科研的今天,同濟醫學院在中德醫學交流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假如您在德國碰上中國來的醫生,10有8、9和同濟醫學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雖然德國人不明白他們在上海創辦的醫學院為何落戶武漢,但許多德國政府要員來到中國,都要專程拜訪同濟醫學院,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該學校為德國人所創,二是該學校畢業生在德國贏得盛譽。
雖然同濟醫學院在德國和歐洲享有盛譽,但其海外大本營卻在美國。這是俺在參加了同濟醫學院海外校友總會「波士頓校慶110周年聯誼大會」得出的結論。
同濟醫學院海外校友會於2005年成立,這次適逢母校誕辰110周年,許多校友從世界各地趕回母校參加了校慶活動,為了和母校校慶配合,海外校友總會決定於6月15日到17日在美國的發源地波士頓舉辦慶祝母校誕辰110周年暨首次海外校友聯歡會。於是,這個有著110年悠久歷史學校的校友們從歐洲、澳洲、美洲、亞洲等地紛紛飛往波士頓。
本以為這樣的聚會將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場互相認識打哈哈的聚會,但從組委會安排的活動來看,這次聚會確實讓前來參加聚會的校友大呼「痛快」,為沒來聚會的同道大喊「後悔」,您如果有耐心跟著俺的腳步,去體驗現場氣氛,就知道什麼叫痛快,什麼叫後悔了。
首先,組委會安排了在北美打拚成功的校友們給參會者提供通俗易懂的「北美髮展」知識論壇,有哈佛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談論的美國農業部經過研究提供的「健康養生膳食譜」,有製藥廠高管談論的目前癌症治療最新進展,有海龜談回國發展注意事項,有精神病專家談北美華人抑鬱症,有臨床醫生談如何成為美國醫生,有大學教授談在北美科研生涯訣竅......
說實話,對俺這種和很多領域都不相關的人,聽到這些講座都受益匪淺,聽完后只有一個想法:假如俺早一點能聽到這些講座,也不至於現在混得「霉頭苦臉」了,沒準俺在美國的職業生涯會是另一番「錦繡前程」,或許現在的俺也可以蹺上二郎腿,坐在聚會的主席台上對後輩校友們道:想當初兄弟我剛登陸美國的時候......
聚會的高潮是校友們自發組織的文藝演出,最精彩的是一群校友在美國舞台上進行的旗袍秀,這些平時里為人妻、為人母、為醫生、為導師的女士們,站在舞台上立馬變成了溫文爾雅、魅力四射、性感誘人的女性,讓現場觀看的校友及家屬喝彩聲不絕於耳。
短短的兩天聚會(第二天舉辦的「健康醫學發展與創業國際研討會」未能參加),領略的花絮實在太多太多,讀者不妨和俺一起,去看看俺們華人校友們在北美是如何「抱團取暖」和「重溫舊情」的,俺將會用看圖說話的形式,把聚會的各個花絮呈現給大家。
(感謝沈華明和廖端平校友提供部分攝影作品)
先上一張廣告圖,看上去象不象舞蹈學院啊(沈華明製作)

宣傳圖來自這張原圖,給大家猜一下,這位醫生舞蹈家多大年齡了?下面一張圖給出了答案

這是醫生舞蹈家穿旗袍舞台秀的照片,她是同濟醫學院77屆大學生,她的孫子輩都可以上街打醬油了

再給您上一個孫子輩上街打醬油的小帥哥醫生,他也是77屆大學生。同濟醫學院有美國院士校友提供的「養生膳食譜」,一個個都「返老還童」了

還有這位78級的校友,目前是U Penn 的 Full Professor

這張照片有點象新聞聯播(沈華明製作)

這張照片象是來自藝術學院的校慶海報(沈華明製作)

與會現場,本來爭取來110位校友慶祝110年校慶,結果僅晚飯15桌都不夠
會議在哈佛醫學院癌症中心舉辦,醫學院校友有相當多的「哈佛教授」


醫學院院長發來了祝賀視頻

由於校友太多,只能按一屆或者幾屆一起,同時介紹了




下面的是全家福,還鬧了一點笑話
這位自告奮勇的攝影師帶齊了設備,讓大家準備好笑容,他選擇了自拍功能

結果,大家笑容都僵住了,自拍功能沒出來,老兄趕緊再去調試,「等一分鐘再笑啊」,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部分校友

中飯就這樣解決了,老四川的外賣


再看看哈佛醫學院癌症中心的就餐環境,確實不錯


會議中途來了一位神秘嘉賓,她是中國來美國讀書的大二學生,抱了一束花和一瓶酒,直奔主席台而去。
難道是?

在主持人和全場校友都蒙圈的時刻,這位漂亮的小MM把酒和鮮花獻給了主席台端坐的一位老帥哥

看這位老兄得意的,在俺的一再追問下,他用蒼白的語言解釋說:這位MM是他高中女同學的女兒,女同學聽說他來到波士頓,就......
女同學女兒這麼大,這老兄應該半百啦,回去要跪鍵盤了,看你怎麼解釋!

由於許多校友都在現場直播海外聚會的現況,手機斷電現象頻發,於是,現場能使用的插座都使用上了



還是這位老兄有備無患

這次聚會畢業最早和最遲的校友合影,年代跨度達到30多年,請大家猜一下到底是多少年

這張照片俺需要進行嚴厲批判了,左側是前任校友會主席,右側是現任校友會主席,有點「假公濟私」的感覺,其他校友沒有這樣的特權

這張照片俺稱之為「海外託孤」照片,最左側的小夥子是同濟醫學院2007級大學生,旁邊的太太也是同屆校友,其他的人是男孩父親78級的同學,小夥子父親沒能來波士頓,請兒子代自己向同學叔叔阿姨問好,並請這些事業有成的叔叔阿姨在海外多多關照

85級校友沒來一位男士,來了6位資深美女
上一張養眼的照片,除個別家屬外,全是在海外打拚的校友們,資格最老的是77屆校友(沈華明製作)

看看這些旗袍組是如何在哈佛「臨時抱佛腳」進行綵排的,由於來自世界各地,沒時間聚在一起排練,大家把壓箱底的旗袍帶來了一展風采





旗袍表演上場前

再上幾張傑出校友給予的通俗易懂專題講座
這位哈佛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帶來了美國農業部經過大量調查后得到的「養生膳食譜」,絕不是國內電視台那些「磚家」們的瞎掰哦


這位在製藥公司做高管的校友帶來了癌症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美國總統卡特腦癌免疫治療成功,為癌症治療開闢了一條新路

這位心理醫生更絕,一上來就讓大家放鬆一下,跟著她做「廣播體操」上肢運動

再看台下,一下子都興奮起來了


這位哈佛教授和國內合作的研究項目設計4萬多名中國醫生調查,結果觸目驚心,反映了中國的「醫患矛盾」部分原因。
俺聽到的感受是:中國醫生乾的是牛馬活,吃的是豬狗食

午餐后的專家組答疑
這些在美國獲得行醫執照的醫生以自己的切身體會,來回答後輩校友,考醫生是否適合你


藥廠專家組為大家提供如何進入藥廠賺大錢的訣竅

大學教授組給大家釋疑如何申請課題及發文章

互動環節中非常精彩,這位校友提出一個難題:鑒於中國學術界造假嚴重,最近某期刊被撤稿100多篇,你們和國內合作是如何幫助中國打假的?
大學教授們的回答似乎沒能到位,因為,大家都明白,這不是這些美國教授們能解決的問題

企業家組最活躍,這位放著好好的藥廠高管不做,自費學法律,12年前成為美國執業律師,目前在美國專門打企業經濟官司

這位藥學院畢業來自中國的小夥子曾博士創建了一個中國護膚品牌,為了展示他和世界護膚品牌具有競爭力,他特地表明自己就使用了本人的產品,而且隨行的兩位資深校友也使用了他的產品

俺趕緊給這兩位資深校友拍照,大家猜猜看,他倆的年齡幾何?實話告訴你,根據其畢業年限,人家已到半百啦,看上去30才出頭啊
那位曾博士啊,能不能給俺老臉塗一點您的產品呢,俺想回到18歲

海龜回國創業問題被校友提問,他們是如何獲得成功的,最後得到的答案是:除了有拳頭產品,還需要政府支持

校友會主席給傑出校友發牌


歷任校友會主席,怎麼全都是男的呢,有點性別歧視啊

晚餐15桌擺不下,這個在波士頓著名的中餐廳老闆夫妻都是校友


波士頓大龍蝦很有名,有讀者到波士頓去就餐到這個餐廳,就提俺「四眼」的名字,讓老闆給您打折啊
啥?如果老闆不給您打折,您告訴俺,俺找機會罵他們

演出開始啦

第一個節目:旗袍秀






旗袍秀還混進來兩位「砸場子」的,這兩位男士穿了清朝太監和官服也跑上來湊熱鬧了


結果還惹得女士們紛紛和兩位「出土文物」合影

第二個節目是5對同學或者校友夫妻獻唱,想當初同濟醫學院校風甚嚴,這幾對夫妻是如何從「地下愛情工作者」最後發展到「瓜熟蒂落」的程度,實在令人費思,下次如果再開校友會,希望這些「地下工作者」能給介紹一下經驗



看這5對夫妻,一邊唱了一遍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上來了





晚會現場的主持人,看到他們,俺想起了這樣一句話:年輕就是好


這位穿黃馬甲的大學教授和主持人合影,後來俺們問主持人,為什麼和這個「糟老頭」合影,主持人道:她的頂頭上司、醫院院長是「糟老頭」的同班同學,惹不起啊

美麗的倩影

上面這張舞蹈照片來自這位77級的校友

這位費城某醫院麻醉科主任一絲不苟地干著業餘攝影師的活

卻原來太太在跳蒙古族舞蹈

其他校友的節目,也是精彩紛呈,由於合作不夠,帶來的舞台差錯效果喜人,笑料連篇








上一些知名校友的照片,下次您到他們手下工作,提到俺「四眼」,他們沒準給您薪水「打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