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
在此以前宇宙就是個龐大的黑洞。
黑洞是一個無時間,無空間的非物質體。
當黑洞吸引的物質足夠多的時候,熱量物質足夠大的時候,
就產生了宇宙大爆炸。
隨後宇宙又膨脹,熱量又耗盡,宇宙又成了個大黑洞。
無窮循環,產生了我們今天的宇宙大爆炸。
宇宙的每次大爆炸都產生時間,空間,物質和生命。
但每一次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相同的時間,空間,物質和生命的概率幾乎為零。
所以生命幾乎是完全不可逆的。
今天的宇宙產生后,一直到浪漫主義運動和工業革命以前,
人類文明基本上是固定在自己體能和視能所及的狹小範圍。
人們認為地球是方的,天體是有限的。人們的生活,勞動和性愛都是所謂延續後代的必須。人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放羊,耕種,繁殖和生活。
在當時佔上風的想法就是哲學上所述的宿命論,宿命論本質上是一種非自由的人身瑣博。
放羊娃跳不出這個思維模式,有點學問的人也跳不出這個思維模式。
直到文藝復興和浪漫主義運動開始,人們的視野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文藝復興的 成果並不是向人們展示了女人的美麗裸體,更重要的是讓人們一夜間認知到性愛並不是人們延續後代的唯一功能,也是追求快感,享受和完美的一種超自然的自由。
所以當我在此多次以文藝復興的方式強調這種超自然的自由時,放羊娃們還以為這是一種WS的行為。
一旦這種浪漫主義運動與工業革命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類至今最偉大的轉折點開始了。
浪漫主義運動與工業革命結合產生了科學,這是人類理性與非理性最完美的結合。
人類這種挑出自己思維界限的革命將不斷的繼續下去,這就要求人類不斷出現盧梭,尼采,書本華。
宿命論和自由主義將不斷的替代,形式上像是一種畫園運動,事實上是螺旋式上升。
假如,僅僅是一個純真的假如,在未來N次的宇宙大爆炸中,產生了和我們目前所處
的宇宙100%相同,這就是我們又在倍可親重逢.
願宇宙能產生一個完全不可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