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奴隸`到`士兵`.6
第二,初生牛犢
到美國后的第三天,我在經過超短期培訓后,再加上原有的技術基礎,就大膽的開著我剛淘到的老爺車出發了,上路了.
來美國后,上課的同時必須打工掙學費,因要生活,要湖口,必須立刻自立,必須走出去,而在美國,出行就必須要有車,沒人能夠天天來接送你,少爺般的生活在這裡是不存在的,到美國的第一天起,就必須自立.
現在回想起來還有真點后怕,當時咱這個開車的外國人沒駕照(還沒去考試),開的美國老爺車沒保險(還沒來的及去買),超齡的老爺車在路上隨時會休息(拋錨,滅火).可那時,初生牛犢不怕虎,無知者無畏,還有迫於生活的壓力,再加上當時舉目無親,無路可走,必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就是在這種人無駕照,車無保險,路無方向,三無具備的情況下,開著車出行了.本人當時也不知是靠著那裡來的勇氣,竟開著咱的同學朋友幫咱買下的將近二百大元的老爺車晃晃悠悠,`一步一顫`的上路了,上學了,上班了.
一天,兩天,三天…一天比一天的膽子大,一天比一天開的快,一天比一天有勇氣,有膽量,先在學校的運動場,超市的停車場開,後到附近地區的小路上開,第四天,竟膽大包天的上高速公路了,哈哈.
第五天,咱開著這部寶貝車一步三搖的穿過了小鎮,經過了高速公路,還饒了一段盤山路,上學了,上班了.
同事,同學,老闆和老師看到是我一個人從咱的`高級小轎車`里鑽出來,自己開車來上學,上班時,一個個瞪著驚恐的大眼睛,不知是受到了驚嚇,還是感到了害怕.不知是讚歎,還是驚訝,反正,我到現在還清清楚楚的記著他們當時看咱就象看`動物`一樣的不一般的眼神.
這部老爺車是美國福特公司生產的,有著二十多年車齡的老車,它不知被賣了多少次了,也不知曾有多少個主人了,它歷盡了風霜雨雪,它的車身是披著那種擦完了地板擦廚房,擦完了廚房擦廁所,擦完了廁所擦馬桶后才會有的那種抹布所能特有的顏色.它的發動機響著只有二戰時期退役的坦克車才能發出的`巨響`的聲音.可在當時,它就是我來美后的第一個`大件`.它是我的腿,是我的最可愛的夥伴.
它我是在到學校報到的當天,在上一屆的同學中用一百多塊美元加上幾個小禮品換來的.
那時,我們這幫從國外來的男留學生有一個獨特的愛好,那就是,上課時認真聽講,客間休息的幾分種,抓緊時間認真的侃車,誰有破車,誰撞了車,誰的破車有什麼毛病,什麼毛病的破車該怎麼修,汽油該怎麼加,機油該怎麼換等等.那是標準的關於汽車的專業學術會議,在這種`學術`氛圍下,一般情況下,學位還沒拿到手之前,而我們這些學子門大都就已是一個超水準的汽車發燒友兼汽車修理工了,基本上對市場上的破車的行情,尤其是修理,處理故障有了相當的水平和造詣了.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在上課的第一天,在同學們熱情的推薦下,淘到了我的這部可貴的,我到美國后的第一部`高級老爺車`,開始了我和它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奮鬥的兩年零幾個月的朝夕相處,東征西戰的激情歲月(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