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看不見的戰爭》
中尉女兵阿里安娜·克洛伊被上司強姦,她一度想自殺。

紀錄片《看不見的戰爭》
漢娜·思維爾和同是軍人的父親在一起。她在海軍服役時也遭到強姦,至今心裡仍有陰影。
個案
先遭毆打后遭強姦
科麗·喬卡曾是美國海岸警衛隊隊員,在服役時遭上級毆打,下巴脫臼,后遭強姦。她隨後退出海岸警衛隊。5年過去,她深受肉體和精神雙重摺磨,而施暴者仍在海岸警衛隊服役。阿里安娜·克洛伊是海軍陸戰隊中尉,曾赴伊拉克戰場。在美國服役期間,她曾在華盛頓特區附近軍營遭一名上級軍官和他的朋友輪姦。克洛伊的丈夫則很害怕妻子自殺。
來自軍人家庭的漢娜·思維爾說,她在海軍服役時也遭到強姦,至今心裡仍有陰影。和她一起接受採訪的父親身著軍裝,談到女兒在軍中的遭遇時一直眼淚不斷。
2010年數據 20%女兵受害,人數達1.4萬 1%男兵受害,人數達5000
紀錄片《看不見的戰爭》背景
性侵有「傳統」 受害人「和血吞」
美軍對婦女的歧視與騷擾是個歷史問題,性虐待現象已深深紮根於美軍的「日常文化」之中。
早在二戰期間,就有過美軍對婦女性虐待的醜聞。特別是越南戰爭后,整個美軍因戰爭失敗引發了嚴重的沮喪感,放縱自我成了他們解脫心理桎梏的一種途徑。上世紀70年代,那些越戰老兵就帶著調戲婦女的惡習敗回美國。強姦女性、性虐待女性,成了士兵發泄情緒的一種「合理」方式,甚至成為美軍一種特有的性文化。
美國《時代》雜誌去年曾刊出長篇報道,稱有關美國駐海外女兵常遭性侵犯的問題,已演變成一場「戰爭」,而對此美國軍方也拿不出有效的方案。報道稱,美國駐外女兵晚上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怕遭性騷擾。
對她們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的戰友。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如果問及所有退役女兵,將近1/3都說她們在服役期間曾遭到強姦或性侵害,這一比率相當於一般平民受害者的兩倍,而實際情況更加糟糕。
受害者眾 性侵常有罕見審判
美聯社25日報道,森丹斯電影節放映紀錄片《看不見的戰爭》,講述美國武裝部隊中為數不少的性侵案。電影援引國防部消息稱,2010年,美國武裝部隊中至少有兩成女兵和1%男兵在服役期間遭受「性創傷」,受害者總數超過1.9萬人。其中,受害女兵大約1.4萬人,男兵5000人。導演柯比·迪克說,「正是如此驚人,起初我們不敢相信」,同樣驚人的是,沒有人拿這一題材作為影片素材。「我們聽到這些故事時沒有(心理)準備,」製片人齊林說,「每名受害者都有許多相同之處,(案件)樁樁可怕。」
無處申冤 上司有時就是性侵者
導演迪克和製片人埃米·齊林採訪大約70名曾遭戰友強姦的士兵后發現,受性侵士兵除遭「暴力和騷擾」傷害外,大多沒有獲得審理;有的士兵報告性侵案件后,甚至遭性侵者打擊報復,加深他們痛苦。
影片講述,士兵遭性侵后,尋求幫助的唯一途徑是向上級指揮官報告,指揮官有權決定是否調查或起訴性侵者,有權決定是否遞交軍事法庭審理。但一些案件中,指揮官恰恰就是性侵者。迪克說:「(上級)指揮官可以自行決定不把這個案子遞交軍事法庭。」
《看不見的戰爭》電影使命 撕開傷口「震痛」美軍
導演迪克談及製作這部紀錄片的意圖時說:「最大的期望是,藉助描繪(受害者)經歷和他們所受的創傷,幫助武裝部隊……做出改變。」迪克說,20世紀60 年代前後,美軍用十年的時間摒棄了軍中的種族主義,對於如今的性侵狀況,「也應當可以改變」。製片人齊林告訴美聯社記者:「(武裝部隊)一旦領會到(紀錄片)傳遞的信息,他們就會積極改變,顯而易見,他們必須做些什麼。」
齊林說,製作這部紀錄片時,大家都保持樂觀心態,也獲得不少政界人士支持。「格萊美」獎得主瑪麗·J·比爾蓋已承諾為該片創作歌曲。
五角大樓估計,大約80%~90%的性襲擊都沒有上報。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匿名幾乎是不可能的。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的一份報告指出,絕大多數受害者保持緘默,因為她們堅信「即使報告了也不會起作用;害怕被排斥、受到騷擾或者嘲笑;也擔心同事的「流言蜚語」。超過一半的受害者擔心她們被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