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國民黨在黨慶中將汪精衛還原為國民黨領導人,但作為一個漢奸,他早已為台灣百姓遺忘。關於汪精衛其人的探討,隨著國民黨113年黨慶展出汪精衛照片而引發開來。因為展覽中的汪精衛,是以國民黨領導人與國民黨副總裁的身份出現的。
《色·戒》引發「汪精衛熱」
隨著《色·戒》在台灣的上演,台灣「調查局」保存汪精衛檔案長達60年的內幕,也被外界知悉。雖然相關檔案不能公布,但「調查局」還是出面證實,電影中女主角湯唯演的真人版鄭蘋如,當年確實是中統局吸收的女特務,目的的確是要刺殺汪精衛政權的漢奸丁默邨。
同時,為了紀念國民黨黨慶,國民黨黨史館於11月23日起,在國民黨中央一樓大廳舉行113周年黨慶展。這次的黨慶展共有兩個主題,分別是「薪火永傳承」和「台灣經濟奇迹的推手」。「薪火永傳承」展出多張歷任國民黨主席的照片,而媒體則特別關注到首次出現的汪精衛圖片。
汪精衛早被人遺忘
其實,「汪精衛熱」僅停留在台灣媒體上。
提及汪精衛,台灣一位從事保險業務的職員說:「基本上,他向日本靠攏,很不恰當。他是一個向軍國主義低頭的政客。」當問及國民黨展出汪精衛照片後台灣人的反應時,他答道:「沒什麼反應。」其他被問及此問題的台灣朋友,反應亦是如此,顯然汪精衛早已被台灣百姓所遺忘。
在台灣媒體提及汪精衛時,有的文章也認為「他當年是奉蔣介石之命降日,以保民族元氣的。可惜汪早逝,死無對證了」,但大都會提及他「屈服於日本的政治誘降,12月潛逃越南並發表『艷電』,希望以蔣中正為首的國民政府與日本和談」。因此,「艷電」成為他「賣國」的罪證。
或許等到台灣「調查局」解密汪精衛檔案時,台灣百姓可能會再度關注此人。目前,汪精衛曾拍的電報、日常生活的照片與書信等材料,總共有59冊文字、30冊相片。其中僅電報部分,就有當年汪精衛建議蔣介石與日本議和的內容,有訓政時期廣州國民政府代理主席譚延闓給汪精衛的電報。如今這些以絕密文件藏於台灣「國史館」。
國民黨黨慶展覽中,為汪精衛「正名」的本意也不在「正名」本身。島內分析認為,國民黨是希望藉此引發媒體關注,適時地推出「台灣經濟奇迹的推手」展覽。回顧國民黨執政年代台灣經濟的飛速發展,通過拼經濟、拼生活的訴求吸引淺綠選票的意味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