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揭秘黑窩點提煉牛油加工牛雜 牛頭毛髮下鍋煮zt

作者:HappyUSANA  於 2011-4-7 10: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一年前,德惠人陳某在長春市長青村租了一間平房,不僅提煉牛油,還加工牛雜等食品送到光復路附近的市場出售。

  記者經過了3天時間的暗訪,在4月1日凌晨,聯繫長春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將窩點取締。而在距這個窩點不足20米遠的地方,還存在著兩個類似的窩點,在當天檢查的過程中,衛生監督所也一併對這兩家窩點進行了取締。

  讀者報料

  臭味熏天村民被嗆得搬了家

   「我以前住在長青村,那裡有家專門加工牛雜的窩點,裡面的條件可差了,附近的人都知道,我擔心這樣的食品流入到市場中,食品安全該如何保證。」 近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市民反映,在長春市長青村14社的一片平房區內,有一家黑窩點已經存在一年多了,弄得附近到處都充滿了腥臭的味道,他也是因為這 樣才離開了村子。

  報料人講,這個加工點加工時間非常固定,白天的時候不幹活,凌晨1點左右開始加工,散發的臭氣恨不得將整個村子「吞噬」,每天加工1個小時左右,隨後就會將加工好的東西裝入麵包車內,再運送到光復路附近出售。

  記者踏查

  門外裝牛油的桶都不上蓋

   3月29日上午,記者趕到長青村。記者注意到,報料人所說的窩點在一間平房內,旁邊有一條小河溝,河溝內殘留著大量的垃圾。這家窩點共有兩扇門,其中的 一扇大門緊閉著,另一扇門前停了一輛微型麵包車。平房外有十餘個不同顏色的塑料桶擺放在路邊,都沒有上蓋。這些桶內裝的東西已經完全凝固,桶壁的上部附著 著大量的灰塵。為了不讓窩點內的工人起疑心,記者迅速離開了。

  「看到門口擺放的那些桶了吧,裡面裝的全都是牛油,都是用牛雜熬出來的,十分噁心。」報料人說,現在這個時間窩點內的人應該沒有開始工作,不會有加工的過程,但只要凌晨來的話,就一定會看到他們的加工過程。

  聽到聲音 狗就會「報信」

  3月30日凌晨2時10分許,記者又趕到了窩點所在的位置,窩點內亮著燈,當記者走到距離窩點還有10米遠的地方,窩點內的狗突然叫了起來,記者趕緊停下了腳步。

  這時,一名男子已經將微型麵包車的後門打開,正在從窩點內搬運東西。2時40分許,男子已經將窩點內的貨物全都裝上車,然後掉轉車頭,順著另一條路離開了窩點。

   3時20許,採訪車來到了光復路附近,希望能在這裡遇到那輛微型麵包車。在光復路周邊繞了兩圈后,記者終於在路邊發現了那輛微型麵包車,但車內的人卻不 見了,只是將車停在馬路旁邊。記者走近這輛微型麵包車,發現車的窗戶上都貼著黑色的擋光膜,借著路燈的光,記者看到,車的後備箱內還放著幾個塑料袋,車內 還散發出一股腥臭味。

  執法檢查

  監督人員凌晨去抓現行

  3月31日上午,記者將掌握的情況反映給了長春市動物衛生監督所。長春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張洪君表示,將在凌晨時去抓現行。

  4月1日2時20分許,衛生監督人員來到了窩點所在地,此時由於那輛微型麵包車一直擋在門口,讓監督人員無法進入到窩點內,而且還沒有看到窩點內的工人在幹活。「前面那個好像也是窩點,這麼晚了不光開著燈,還開著門,很有問題。」一位監督人員說道。

   隨後,監督人員步行了20米左右,來到了另一所平房內。當監督人員走進屋時看到,屋內有一個大約一米高的灶台,灶台上擺放著兩口大鍋。一名50 歲左右的男子正站在鍋台旁,用鐵鍬攪拌著鍋內的食物,靠近灶台邊的窗戶和牆都已經被熏成黑色。在屋內的一個角落裡,還擺放著十餘個顏色不同的大桶,裡面都 裝著已經熬制好的牛油。

  牛頭毛髮完整就下鍋煮

  記者在窩點內待了大概3分鐘,就已經被窩點內的惡臭味熏得受不了。這名窩點內的工人講,剛開始乾的時候他也受不了窩點內的氣味,但是現在干時間長了,所以也就習慣了。

  記者走到熬制牛油的鍋前,看到大黑鍋里煮著各種牛雜,並已經黏在了一起變成了白色,上面漂著黃色的牛油。工人用鍬攪拌了一下鍋內的牛雜說,這裡面的東西才煮了30分鐘,正常需要煮一個多小時才能把牛雜熬成牛油。

   「把這個鍋蓋打開。」監督人員命令工人將大鍋蓋打開,在鍋蓋被打開的一瞬間,裡面冒出了大量的水蒸氣並且伴隨著陣陣的惡臭味。「這鍋裡面煮了5 個牛頭和20個牛蹄。」工人用一個一米多長的鉤子將鍋內煮的牛頭勾了上來,被勾上來的牛頭毛髮十分完整,看上去沒有任何加工處理過的跡象。

  工人稱,老闆現在並不在這裡,他也只是負責打工的,不知道老闆把這些東西銷售到哪。「我只記得,有時候這些牛油桶會有專門的人過來收,具體是什麼價位,我也不太清楚。」

  滿地流牛油 空氣渾濁不堪

   「對面的屋子和你們是一起的嗎?」聽到監督人員這樣詢問,工人稱,對面的是另一家,並不是和他們一起的。隨後,監督人員來到對面的窩點。這家窩點的門口 擺放著20多個中等大小的塑料桶,裡面盛滿了牛油,而在這些牛油上還浮著一些雜物。在兩家窩點之間的地面上,到處都是已經凝成油漬的牛油。

   衛生監督人員進入加工點后,屋內同樣有著一股強烈的惡臭味。該窩點的女老闆稱,他們這裡不做熟食,只是煉牛油,大部分會被用做化工原料,一般是做蠟。提 到屋內的環境,女老闆稱,平時她在窩點休息的時候,都會將門關上,這樣可能氣味就會小一點兒,而現在基本習慣了這股味道。

  牛油有人收 牛雜送光復路

   隨後,幾名監督人員又重新回到了記者一直暗訪的那家窩點。這時該窩點內的燈已經關了,監督人員讓一名工人打開了燈。窩點內的燈亮起來后,眼前的場景令人 作嘔。大量的生牛頭和牛蹄堆放在灶台旁,有的牛雜還未從編織袋中取出,而在這些牛雜旁邊的低洼處,匯聚著從牛雜上淌出的牛血。

  這個接近 30平米的屋子內,放著兩個大洗澡盆和五個大水桶,裡面滿滿地盛放著已經加工過的食物,水桶中泡了很多牛雜,雖然這些牛雜都被泡的雪白,但是桶里的水卻泛 著黃褐色,水裡十分骯髒,飄滿雜物,桶邊還掛著一隻黃色的膠皮手套。地上扔了一根約三米長的黑色膠皮水管,塑鋼的窗戶上已經被熏得看不清外面情況,熏黑的 牆壁上書寫著一串串白色的數字。

  該窩點的老闆陳某說,他們是2010年從德惠搬來這裡的,在附近的屠宰場幹活。「我在屠宰場幹活也是為了方便我收牛頭和牛雜等。」陳某講,白天的時候他基本上都在屠宰場干靈活,深夜的時候加工牛頭、牛蹄。

  當談及這些牛雜和牛油銷往何處時,陳某講,這裡的牛雜是銷往光復路附近的。牛油會有人專門過來收購,每隔兩三天就過來一趟,將他們這幾戶所提煉的牛油收走。

  ●衛監說法

  所見過的最臟窩點

   在採訪中,一名衛生監督人員講,在他從事衛生監督的工作中,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髒的窩點。經過3個小時的執法調查,3家窩點最終被取締,窩點內的牛 頭、牛蹄、牛雜也全都被暫扣。長春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張洪君講,這3家窩點沒有相關執照,牛頭等產品沒有檢疫合格證明。牛雜的銷路他們也會和窩點的老 板進行核實,不會讓出自窩點內的食品流入市場,他們會將暫扣的這些熟食進行無害化銷毀。而牛油的銷路他們會進一步的調查,如果真的是當做化工用品的原材料 還好,但是如果發現這樣的牛油是要流入市場的話,他們一定會嚴懲。隨後,監督人員也要求3家窩點的老闆馬上去監督所接受進一步的處理。

  ●咋買熟食

  表面發黏的

  最好別食用

   在購買醬、熏、炸、叉燒類熟肉製品時,可採用看、嗅、摸的方法來鑒別新鮮程度。肢體破碎、組織疏鬆、顏色晦暗、有異味、手摸發黏的為變質熟肉製品。對於 掛糊的熟肉製品尤其要小心,因為有些變質的魚肉經掛糊炸制后不易鑒別,應掰開表面糊,觀察內部炸肉,若色澤不正、發黏、有臭味,則屬變質製品。灌腸類製品 應腸衣乾燥完整,填充堅實,與內容物密切結合,有彈性,空洞少,無黏液及霉斑,切面堅實而濕潤,肉呈均勻的薔薇紅色,脂肪呈白色,無腐臭,無酸敗味,如果 香味減退或消失、有酸或其它異味、表面發黏,則不能食用。

  選購熟食最好首選大型副食商場,那裡有熟食專櫃,進貨渠道比較有保證,售貨人員均是體檢合格後上崗。小商販,尤其是流動車攤所售的熟食最好不要購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0: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