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德國雞的33天速成之旅:打著抗生素吃著毒飼料ZT

作者:HappyUSANA  於 2011-3-9 13: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在養殖行業內,沒有哪一種動物會像雞一樣,在規模化生產的鐵蹄之下遭受如此的壓榨。

  文_ Nils Klawitter 編譯 _凌奧幸

  在一個85厘米寬、60厘米長的塑料盒子里,放置著125個雞蛋。這個四周布有狹小縫隙的盒子,
是用來孵化小雞的孵蛋器。當小雞們艱難地破殼而出之後,會隨即被丟進傳送帶,運往處理廠。

  但是總有那麼幾個落後者,當其他新生兒已經被運上傳送帶之時,它們還在蛋殼裡掙扎。工人
們有時候會耐心等上一段時間,好讓這些落後者從蛋殼裡掙脫出來,但是耐心也是有限的,如果小
雞遲遲不能破殼而出,那麼它們便會被重新放回孵化器中,和雞蛋碎殼、死胎以及那些先天體弱的
小雞歸為一類,被丟進另外一條傳送帶上。即使此時有小雞奇迹般從蛋殼中鑽出來,但也為時已
晚,等待它們的將是傳送帶另一頭的研磨機。

  這家孵化場位於德國西北部奧爾登堡市卡茲芬,每年有上百萬隻雛雞就這樣活生生地被送入研
磨機。對於家禽飼養這個行業來說,最關鍵的任務是將雛雞養到一定程度后宰殺,之後迅速送往各
大超市售賣。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的行業里,那些無法快速破殼而出的小雞,自然被視為次等品,
被送入研磨機也就不足為奇了。

  55年前,家禽飼養並非如今這般景象。那時,一隻雞從出生到被宰殺送往市場出售需要兩個月
的時間,每隻雞的重量達到一公斤左右。但是現在,巨型養殖場利用持續照明等手段,將整個飼養
過程縮短到只有33天。小雞們會不知疲倦地進食,相較於骨頭,體重長得更快。在一段瘋狂的生長
之後,由於生長的不對稱最終導致小雞無法站立,甚至無法走到食槽或飲水槽前。而且,大多數小
雞還要經受骨折的痛苦,胸部也常常長出水泡,甚至還會被其他小雞啄傷。

  不過,即使是這樣的病雞,也照樣能為養殖者贏利。全世界每年大約產出500多億隻家禽,德國
家禽飼養行業的發展尤其迅速。與2003年相比,該國 2009年的活雞宰殺量幾乎增長了40%,達到130
萬噸。而這個行業極高的增長率也使其成為資本投資界的新寵,一些大的資本集團開始將魔爪伸向
大型飼養場。

  政府推手

  對家禽飼養公司的管理者們來說,行業持續不斷的發展是件好事。而隨著行業景氣度的不斷增
強,更多的大型飼養場建設計劃也被提上檯面,這種現象在德國的下薩克森州尤為明顯。

  下薩克森州儼然是家禽飼養行業從業者們心中頂禮膜拜的神聖之城。光埃姆斯蘭一個行政區的
家禽養殖量就有3000萬隻,而當地政界不論左派右派,一律都是該行業的堅實支持者,甚至在州政
府內也不乏出身家禽養殖業的公職人員。「即使在這樣一個上有政客支持、下有行業景氣度支撐的
情況下,仍有來自環保人士、普通平民甚至是養殖戶本身發出的反對聲音。」農業地理學家威爾海
姆·文德霍斯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在對待家禽飼養業的態度上,即使是文德霍斯特本人也經歷過思想上的巨變。曾經是家禽飼養
業堅定擁護者的他,在近期發表的文章中警告說,大型家禽飼養場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並且成
為家禽類傳染病的溫床。他還認為,過度的肉類供給可能會導致市場扭曲,並造成整個生產鏈的崩
潰。

  文德霍斯特的警告很快成真。2010年12月,北威州養雞場發現了被二英污染的毒飼料。緊接
著,其他4個州的養雞場也出現同樣情況,下薩克森州甚至因此宣布關閉約1000家農場。農業部門確
認,下薩克森州的養雞場和牲畜農場的飼料中確實含有二英,雞蛋中的二英含量也大大超標,而毒
物是由飼料進入雞的體內,再進入雞蛋的。這起醜聞曝光后,歐洲和亞洲各國甚至拒絕進口德國家
禽製品,預計致使德國農場主損失超過1億歐元。

  但是這起事件和專家的警告好像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在德國中北部城市策勒,一座歐洲
最大的家禽屠宰場正在拔地而起。建成之後,這家屠宰場能夠在一個小時之內宰殺27000隻雞,而全
年的宰殺量可以達到驚人的1.34億隻;在索爾陶和諾特海姆縣之間,甚至有一條俗稱「雞肉高速」
的公路。這條原本名叫A-7的高速公路,道路兩旁計劃興建200餘座全新的工業化養雞場,故此得名
「雞肉高速」。

  洛特克德曾是一名飼料商,2003年開始涉足家禽業。當年,洛特克德在埃姆斯蘭建立起自己的
第一個屠宰場,並開始向連鎖超市供應雞肉。沒想到的是,這家公司在隨後幾年內迅速發展,從一
家私營小企業一舉變成佔據市場份額20%的大供應商。

  但是鑒於過密的飼養場可能導致疾病爆發的高風險,洛特克德需要為自己的新養殖場重新選
址。在當地政府的推薦下,下薩克森州東部的策勒跳入了他的視線。政府對建立大型養雞場表現出
巨大的熱心,洛特克德甚至從州政府那裡領到一筆總共650萬歐元的建設補貼。政府還鼓吹說,該項
建設計劃可以給當地帶來一千多份工作。但根據洛特克德自己所言,飼養場大概只需要100到250名
工人。

  從政策層面來說,洛特克德的事業擴張不僅沒有受到阻礙,反而得到不少政府的主動支持。例
如早前,政府規定養雞場不得設在離林區150米以內的地方。但是去年春天,下薩克森州農業部頒布
了一項新的法令,允許養雞場設在採伐林區周邊,因為這些樹木可以視為「並不存在」。

  與此同時,來自民間的反對聲音也開始不絕於耳。根據德國《時代周報》的說法,一些農村正
在掀起一場「雞肉革命」。拿漢堡市以南的斯潑茲為例,洛特克德在當地有一家能夠容納37000隻雞
的飼養場,但是在2010年7月30日的一場大火中毀於一旦。隨後,一個自稱「動物解放陣線」的組織
在網上聲稱為這起火災負責。按照這個組織的說法,他們的行為完全是為了拯救生命,而且是在盡
了一切可行努力之後的無奈之舉。

  不變的雞肉價格

  過去,一隻雞的壽命約是15年,它們身形健壯且適應力強。歷史上,羅馬曾把雞視作聖物,日
耳曼人也將它們用作陪葬品;在漫長的水上航行中,雞還被看做緊急條件下的救命食物。

  時至今日,在現代化養雞業的蹂躪之下,這個物種的生存環境正在不斷惡化。無論外在環境多
么惡劣,一隻產卵雞一年之內都要生出300隻雞蛋。「它們生來就是要下蛋的,不斷下蛋直到死
去。」一名政府公職人員說,一年之後,這些產卵雞都會被全部宰殺。因為相比繼續使用這些年老
的雞種,投入一批全新的雞種會更加便宜。在養殖行業內,沒有哪一種動物會像雞一樣,在規模化
生產的鐵蹄之下遭受如此的壓榨。

  德國的現代化養雞業始於1950年代,當時在一些連鎖餐館的帶動下,家禽肉類成為德國人餐桌
上的新寵。德國最早從美國進口雛雞,到了1956年,第一個凍肉用雞養殖場開始建立。隨著工廠化
農場經營技術的推廣,養雞場內的雞種分工進一步細化,一個養雞場內可以同時擁有肉雞生產線和
產卵雞生產線兩個不同的養殖區塊。到1995年,一隻雞的平均重量相較於 1935年增長了65%,而生
長所需的時間卻減少了60%。「這些雞的基因在不斷退化,即使是像日光照射這樣的刺激都可以促使
它們生長。」獸醫阿妮塔·愛德說。

  在這樣現代化的養殖系統中,公雞和母雞都可以用作肉雞培養。但是在產卵雞生產線上,公雞
卻沒有任何用處。對於整個系統來說,它們完全就是廢材,只能面臨被宰殺的命運。據統計,每年
的公雞宰殺數字大概達到4000萬隻。

  76 歲的保羅·維斯約翰多年以來一直在養雞業內工作。在他看來,現代家禽養殖業為社會的發
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他也對50年來變化不大的雞肉價格感到尤為高興。作為這個行內的老人,維
斯約翰從小便幫父親清掃雞籠,而他也見證著養雞場從早期的小棚屋逐漸變成倉庫般大建築的演
變,有的養殖場甚至還配有自動化餵食控制系統。保羅·維斯約翰的PHW公司是德國最大的食品製造
商,旗下最有名的雞肉品牌名為「草原農場」,其年銷售額超過20億歐元。

  維斯約翰對於雞肉價格的判斷是正確的。相比於其他肉類食品的價格上漲,雞肉價格在過去的
五十年內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一公斤雞肉在德國的售價大約在1.8歐元,甚至比當地生產的蔬菜沙拉
還要便宜。

  原則上,德國市場上售賣的雞肉品種都要經過嚴格的生產流程,其中包括定量餵食、燈光以及
溫度要求。養雞場內基本都配備了自動化設施,一名工人可以同時管理 10萬隻雞。行業內大型公司
往往已經發展出了一條龍的產業線,他們既有養雞場,也出產飼料,同時還擁有屠宰場以及雞肉加
工廠。像PHW這樣的行業領頭羊,甚至還可以自行開發禽類疫苗。

  那些個體的農戶,雖然理論上可以獨立飼養家禽,但實際上不過是在為這樣的大公司打工。他
們以每隻0.2歐元的價格購進小雞,養殖一段時間之後再以每公斤0.95歐元的價格賣給大型加工廠。
如果扣除其中的雞棚建設費、飼料費、電費、水費等,一個獨立農戶基本上無法從家禽飼養中獲
利。一旦禽類疫情爆發,農戶更是無力招架。

  雞籠煉獄

  家禽養殖業是一個高度壟斷的行業,全世界3/4的肉雞雞種來自於安偉傑和科布·范特斯這兩家
大公司。安偉傑是全球第二大家禽養殖商,原本是家美國公司,幾年前保羅·維斯約翰的兄弟埃里
克·維斯約翰買進並持有了安偉傑的全部股份。

  埃里克·維斯約翰的大型養殖集團名叫羅曼養殖場,簡稱「LTZ」。公司駐地於庫克斯哈文港市
郊區,背靠海岸,在猶如大學校園般的廠房裡設有實驗室、孵化繁育所以及行政大樓。僅從外表來
看,這裡根本就不像是一家在全球禽類養殖業佔領先地位、產品分銷100多個國家的大公司。

  讓人驚奇的是,由於在飼養過程中採取種種令人髮指的催化手段,LTZ的家禽飼養程序竟可以精
確到天。「漢莎貨運甚至可以提前一年知道哪一天哪種雞會被交付亞洲市場。」獸醫愛德稱,如此
現代化的養殖程序,直接導致了雞種基因的退化。在這些現代化飼養場長大的雞,即使將其放生,
它們也可能在數周以內死於過度肥胖導致的心臟病。行業內部人士認為,如此過度生長的雞是一個
嚴重的問題。

  LTZ這樣的集約化現代養殖形式正在不斷遭人詬病,德國的公檢機關也在調查該公司的所作所為
是否侵犯了動物保護法令。公檢人員認為,像LTZ這樣精確到天的家禽養殖方式,實質上是在虐待動
物。在一份由下薩克森州消費者保護及食品安全辦公室出具的報告中,LTZ公司的這種暴虐行為根本
沒有得到任何獸醫的指導或許可。

  公檢人員還認為,LTZ公司每年還有大量的公雞因為毫無用處而被實施安樂死,如此不合理的宰
殺應該被視為違法。而且,大量的公雞死屍被直接拋往廢物處理廠,與普通的家庭垃圾混合在一
起,腥臭連天。 「政府機關給予了這個行業太多的寬容。」「善待動物組織」的埃德蒙德·哈弗別
克說,對於這個行業出現的問題,政客們全都採取退縮迴避的態度,默克爾領導的執政黨甚至將層
架式雞籠描述為雞群養殖的「最佳場所」。

  雞蛋孵化場同樣存在巨大問題。位於奧爾登堡市卡茲芬的孵化場每年孵化1300萬個雞蛋,同時
這裡還培育能夠繁殖肉雞的母雞,並擁有130個雞舍。在這家孵化場中,雞蛋被放置在恆溫37攝氏度
的孵化器中進行孵化,每小時翻動一次。雖然科技不斷進步,但是每年仍有130萬個雞蛋沒能成功受
精,孵化率僅為 75%。

  那些孵化成功並符合要求的小雞,隨後會被扔上傳送帶,送往人工檢查區進行性別鑒定。在被
裝車運走之前,它們會被懸空吊著送向一台機器,隨著80多攝氏度的紅外高溫一掃,它們的雞嘴便
被完全切割下來。德國動物保護法雖然嚴厲禁止這種做法,但是各大孵化場卻仍舊樂此不疲,而下
薩克森州也給這樣的行為頒發了長期通行證。

  家禽養殖業一直辯解說這種殘忍的行為只是為了保護這些小雞,以免它們被同伴啄傷,但獸醫
監督辦公室前任領導人福柯則表示:「切短雞嘴就如同割掉人的指甲一般,是一種殘酷的行徑,會
給雞仔帶來長期的疼痛。」

  事實上,當雛雞被送往養雞場之後,由於刺激它們會變得過度肥胖,一隻公雞甚至可以生長至
20公斤。在它們生長的後期,基本無法在狹小的雞圈內充分活動,大多數雞完全是在茫然增重中度
過。如果沒有注入抗生素,很多雞甚至無法活到被送入宰割場的那天。「這樣的雞圈,完全是人間
煉獄。」福柯說。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散養雞群很容易造成禽類之間的疾病流行和傳染,而現代化的工廠型養
雞場則可以保證適宜的生活溫度,以及不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在各大食品公司的宣傳之下,現代
化的家禽養殖體系被看做是質量和安全的最佳保證。

  但不可否認的是,集約化的養雞場造就了很多基因退化、變異的雞種,如果沒有抗生素的作
用,羸弱的雞群很容易感染上疾病,而這樣的風險僅靠行業自律顯然是不夠的。追求效率和利益最
大化的無良商戶,甚至不惜使用污泥和含有二英的工業脂肪製造飼料。在食物鏈的最終處,那些吃
著毒飼料、打著抗生素長大的畸形雞仔被處理成雞肉賣給消費者。經過食品廠商的多年洗腦,消費
者們習慣於津津樂道雞肉的廉價,殊不知這些經過33天催化飼養的「美味」將會給身體帶來怎樣的
傷害。

  也許,「毒飼料」風波應該給所有世人敲響警鐘。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7: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