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開會讓我想起在美國,一般周五周六報到,日,一,二,三正兒八經開會,往往晚上還得加班加點,會議議程安排的滿滿當當,如果好好聽下來,什麼最新進展,行業動態,還真能了解的八九不離十.去年在舊金山開了一次新葯篩選的會,整整三天.會議期間不準拍照,可是國內的會就不一樣了,哪有什麼規矩,聽眾手裡拿個照相機想拍照就拍,就連到中國的外國人也入鄉隨俗.國內開會目的很明確就是賺錢,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會議就安排在哪裡,一般三天的會壓縮成天也是常有的事,另外兩條可以順便看看自然風景,有時甚至門票,都可以報銷掉,你的發票要開成什麼樣子一句話,你們的財務有什麼要求他都可以滿足,讓您的單位把錢付了,您和開會的組織者都高興而去滿意而歸,合適的機會再進行下一步合作,曾經有會議的組織者就直白告訴我,北京,上海,蘇杭你肯定不去,您說說下次想去哪兒?我當時真說了,冬天想到三亞,夏天想到哈爾濱,後來都一一應驗.其實對於開會大家都心明肚知,所以公司規定每個員工一年可以出去開會或學習一次作為福利,我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查文獻,我們從來不看國內的,因我們知道在那個一切向錢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地方,出文章急功近利,很多文章造假,不真實,雖然中國每年發的文章全世界第一,但誠信度實在不敢讓人恭維.在國外有沒有造假,也有要不怎麼出了個黃禹錫,在美國發文章也有造假,但是比例不中國低得多.有一次在大連開國際神經大會(中國的會大多數是國際會議,常請外籍專家壓陣,至於國際專家的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那張臉,抬頭都特大要不吸引不了人),化學所和評價所都派人參加,我是每個會場都要看看,結果您猜怎麼著?開了四天會,除了第一天報到看見化學所四人外,其餘三天連個人影都沒見著,後來我還傻傻的問,咋么沒見您們開會,他們很鎮定自若告訴哦我,這會好像有點不對口,聽不懂就沒去,我想公司花了多少銀子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可惜!有些會只收現金,信用卡都不收,會議的住宿刷說好是四星級,結果到那一看,是相當於四星級,文字遊戲被玩的溜溜轉.
那次在西寧開會會議安排三天,請了六個行業內人士,實在不夠就將年紀不小願意出來旅遊的所謂老專家請來湊數,讓她們將那老掉牙的那個年代發生的故事,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個專家講,後來實在沒什麼可講於是會議組織者建議要不三天會改成一天半剩下的時間自由活動,比如遊覽青海湖,等等,會議費用,住宿費用還按三天開,也保護排除有些國際會議會嚴謹些,但會議的安排,標示的指示還是常常讓人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些會以的組織者一般都是國字型大小的,還不是地方政府的,其他的會議質量如何就只好發揮大家的想象力了…
大霧中的金門大橋,

天路

青海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