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人是21世紀登陸月球的人類。

作者:TCM  於 2010-10-2 00: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3評論

 在中、日、印等國紛紛開展新的探月計劃之時,美國卻在今年年初放棄了「重返月球計劃」。如今中國第二顆月球衛星「嫦娥二號」奔月,網易探索對美國宇航局 (NASA)總部負責太空任務的華裔科學家李傑信先生進行電話連線,聽聽全球航天事業的龍頭老大,對別國探月行動的看法,以及對中國未來航天事業發展的預 測。

  嘉賓簡介

  


  李傑信(Lee, Mark C.),著名華裔美籍科學家。曾任美國海軍資深科技人員、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實驗室研究員。現任美國宇航局(NASA)總部太空任務科學家。

  核心觀點

  Q1.各國開始又一輪探月競賽,NASA卻放棄了重返月球計劃?

  李傑信:太空梭太危險了,所以就決定太空梭基本上要退休。一退休太空站就沒有辦法用美國的太空梭繼續出艙跟步行。所以整個美國的「回月球去火星」計劃表面看起來好象突然取消了,其實他當初回月球探月計劃理念的形成,核心是由太空站脫身而不是真的要去月球。

  Q2.放棄重返月球后,NASA下一步的太空計劃是什麼?

  李傑信:取消這個計劃之後下一步要做什麼,這是目前美國太空計劃的一個很大的問號。但是美國現在還在繼續發展一些太空科技,主要是探測近地球的一些飛行物體,比如說小月食、慧星,或者在太空中間有一些特定的重要的區域。

  Q3.在其他國家開展探月競賽的時候,美國會不會擔心對月球資源的開採優勢被其他國家填補?

  李傑信:美國並沒有這個考慮,因為月球上的資源目前看起來並不是地球上馬上可以用的,可能在未來50年、100年才能用到早一點回月球晚一點回月球,在時間上來講並不是那麼關鍵。

  Q4.目前世界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美國放棄重返月球是否有背後的經濟因素?

  李傑信:美國太空計劃的改變主要的原因不是經費的問題。即使美國面臨巨大的赤字,或者國債很多,NASA的預算還是在增加的。今年大概增加將近2億、3億美金,一年的經費大概差不多190億。

  Q5.目前中日印的探月似乎有點六十年代美俄競賽的味道?

  李傑信:目前印度、日本、歐洲,加上美國這些LRO這些東西,總共加起來的經費跟以前登月時候的經費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那時美國整個太空預算最高到達全國的預算5%,現在美國一年大概是3萬億,NASA的預算連1%都沒有,0.8%。

  Q6.對中國的嫦娥探月項目您有什麼期待?

  李傑信:我希望中國探測月球時對月球的兩極要給一些恰當的注意,因為人類在月球可能居住的地方是南北兩極。但按照目前繞、落、回這個系列,我想嫦娥二號、三號、四號,包括五號、六號可能對南北兩極大概都不會有任何探測的動作。

  Q7.老百姓最關心哪個國家更快會實現載人登月?

  李傑信:中國。因為別的國家第一個沒有這麼大的雄厚的經濟力量,第二個他們的太空政策可能不是獨立的太空政策。所謂不是獨立的太空政策,就是美國做什麼事情他們跟在後頭一窩蜂做,美國一撤,他們就手足無措了。

  Q8. 您覺得中國航天哪方面是做的不夠的?

  李傑信:認為中國在火箭推力這方面,還是需要繼續發展的。我想未來10年至少中國需要有能運送20噸去低地球軌道的能力。美國在登月的時候,在60年代底火箭最高已經到達了130噸,那個是土星運載火箭。這方面是中國需要發展的。  


  主持人:2009年6月份的時候,NASA就已經成功發射了LRO和LCROSS,這是自1998年以來NASA發射勘 測者探測器以來,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這次發射在月球上發現了有可能會有水資源,而且除此之外月球確實還是有非常豐富的資源,包括氦3還有太陽能之類的, 美國對這些已經探明的資源是怎麼看的?

  嘉賓:我想美國探月LRO,LCROSS。那麼他主要就是要在月球找水晶。那麼月球的水晶主要集中在南北兩極,離開南北兩極,因為受的日照比較多,水 晶存在的可能性就小了。但是現在在月球上南極和北極是發現了許多水晶,水一定要就地取材。當然南北極還有很多別的東西,比如說太陽、風,從太陽系形 成,40多億年以前的一些太陽系剛開始的材料全部都囤積在南北兩極,那邊有所謂太陽系形成初期的一些很寶貴的科學資料。

  但是月球裡面也是因為太陽風帶來很多氦3,氦3如果和融合能的技術成熟的話,氦3在月球上大概有差不多100萬噸左右,所以是很大的氦3的日產量。地 球這方面很少,因為地球主要是受磁場的保護,進不來。當然在月球上還有一些別的資源,比如說去那邊如果真的要呼吸,比如說甚至有能量的話,用日光能可能還 可以找到氧、氮這些氣體,所以月球基本上就是說如果人要上去住的話,要長久住,大概這些資源都應該事先要先知道。

  主持人:因為現在發現了有這麼多的資源,所以近幾年來各國對探索月球的興趣似乎被重新點燃了。中國、日本、印度、歐洲都 相繼制定了探月計劃。但是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美國的奧巴馬總統在宣布太空計劃的時候卻宣布放棄了星座計劃,包括也放棄了對月球的探索。為什麼在大家興趣 都重燃的時候,美國會放棄了對月球的探索呢?

  嘉賓:美國的太空站當然跟一個總統的整體理念是成密切關係的。2004年1月,布希總統宣布要回月球,叫做「回月球去火星計劃」。其實你仔細分析那個 計劃,主要是因為2003年2月1號,美國哥倫比亞號出事,美國哥倫比亞號出事就造成美國關於太空梭方面很大的問題,太空梭太危險了,所以就決定航天 飛機基本上要退休。一退休太空站就沒有辦法用美國的太空梭繼續出艙跟步行。太空站的計劃也是美國帶領五、六個國家一起辦。在這中間經過一些轉折,就決定 「回月球去火星」的計劃,可能可以代替未來太空站這方面的計劃。

  所以為了要從太空站抽身,美國布希總統定出了「回月球去火星」計劃。那麼他當初要去月球,本身這個計劃並沒有很大政治力量的支持,他定這個計劃主要是 為了從太空站抽身出來。這個目的當然是達到了,所以美國雖然把太空站組裝,但是太空梭要退休,太空梭明年2月可能最後一次飛行。國會如果還要NASA 再飛行的話,可能要給經費,但是NASA決定不會再造一個新的太空梭了。

  所以整個美國的「回月球去火星」計劃表面看起來好象突然取消了,其實他當初回月球探月計劃理念的形成,核心是由太空站脫身而不是真的要去月球。所以奧 巴馬一上來馬上就對太空站整個的「回月球去火星」計劃,他成立了一個委員會,整個再重新評估一次。經過一年多的評估,他在今年的2月1號就決定取消這個計 划。

  那麼取消這個計劃之後下一步要做什麼,這是目前美國太空計劃的一個很大的問號。但是我們知道的就是說美國現在還在繼續發展一些太空科技,那麼這些太空 科技主要是進地球的一些飛行物體,比如說小月食、慧星,或者在太空中間有一些特定的重要的區域,比如說很多「英文」(09:50),不知道你熟不熟這個。

  比如地球跟太陽有一個重要的「近日觀測點」,地球和太陽的連線大概是150萬公里。現在要探測太陽的話,大概送太空船到那一點去觀測。像NASA目前 呢,我是覺得像是一個在大海中航行迷失方向的航空母艦,這大概是目前的一個寫照。我相信這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可能NASA會找到一個可以往前走的太空任 務。

  主持人:在其他國家這麼有興趣探測月球的時候,美國會不會擔心對月球的探測優勢被其他國家填補?因為已經發現了這些資源,會不會擔心優先開採資源的優勢會被其他國家佔據呢?

  嘉賓:美國並沒有這個考慮,因為我覺得月球上雖然有一些資源,但這些資源目前看起來並不是地球上馬上可以用的一些資源。未來可能50年、100年,可 能對人類會有用處。月球已經有40多億年了,短期之內還跑不掉,早一點回月球晚一點回月球,在時間上來講並不是那麼關鍵。

  我覺得對中國現階段太空的發展,月球應該是相當重要。遲早是要送一個中國人到月球上去的。我覺得目前西方國家登月的腳步現在慢下來了,給中國一個極其 珍貴的機會,我相信中國在嫦娥奔月、在登月這方面,利用登月也可以繼續發展出一些重要的科技。並且月球未來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場所,可以訓練人類到更深的 太空,比如說人類要到火星的話,那麼到月球去訓練,人類怎麼長久在別的星球生活,月球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場所。

  當然,講起來美國一般的老百姓對登月的熱情並不那麼高。美國四十年以前,1969年7月20號的時候,月球已經去過了,並且該做的事已經做過了。美國 那個時候代表全人類已經登過月了,所以對美國來講登月這個事情可能是因為別的原因,他制定出這個計劃。目前這個原因基本上已經不存在,於是他又從登月撤回 來。

  我覺得這給中國一個機會,中國要在太空科技這方面獨立發展出來,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這中間,太空科技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幅度需要追上去。所以現在這個事我覺得是開了一個機會的窗口。

  主持人:也有評論認為,目前世界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經濟復甦這個問題也讓政府感到很大壓力。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說您剛剛 提到的是美國經過評估決定放棄星座計劃,但是也有一種評論認為是因為經濟危機的問題導致的放棄,對這個說法您是怎麼看的?就是太空的政策是不是確實受到了 經濟的影響?

  嘉賓:登月或者任何太空計劃對人類在地球上的經濟生活都是錦上添花的,這種太空計劃是一種消耗非常大的一個錦上添花的舉動,對世界各國都是這樣樣子。 所以包括太空站,上次美國「登月球回火星」,這方面也都是花費非常大。所以需要國際合作,大家一家做一點,或者有一些科學數據大家互相分享一下。

  像歐洲的「智能一號」2003年上去之後,上去不久知道中國有嫦娥計劃,他也把它在月球的軌道告訴中國,中國可以用地面追蹤站或者什麼來訓練一下。這些國際合作對經費大家互相支援有很大的幫助。

  我覺得美國太空計劃的改變主要的原因不是經費的問題,這個可能別的國家有誤解。其實NASA的經費每一年還在增加,即使美國面臨巨大的赤字,他的預算 有很大的赤字,或者國債很多,我們NASA的預算每一年的經費,即使在今年還是在增加的。今年大概增加將近2億、3億美金,所以一年的經費大概差不多 190億了,我剛剛到NASA的時候差不多100億左右。所以每年的經費並沒有裁減,因為NASA太空的經費跟美國國家整個預算比起來還是非常低的。

  所以講太空勘測利用非常大,但是現在不去登月,原因不是因為經費的問題。

  主持人:印度曾經有明確的提到過,說要2015年載人登月,輿論有評論說中國這兩年加大投入,有可能中國會成為第二個有 宇航員登陸月球的國家。您對中、印、日、歐這些月球探索的競爭有什麼看法呢?就是這樣的競爭有一點演變成類似60年代美蘇太空競爭的感覺,對此您是什麼看 法?

  嘉賓:倒不會像60年代美蘇太空競爭,美蘇太空競爭是冷戰時候的科技競爭,那個時候科技競爭場面是蠻大的,是傾全國之力。那個時候美國整個太空預算最高到達全國的預算5%,現在美國一年大概是3萬億,NASA的預算連1%都沒有,0.8%。

  我就講這種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我想在人類歷史文明裡頭再出現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目前印度、日本、歐洲,加上美國這些LRO這些東西,總共加起來的經費跟以前登月時候的經費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比較起來不是同一等級數的。

  但是我覺得目前人類是有必要再回去月球,再登月的。以21世紀的科技,現在回月球,整個人類的科技文明這一點跟以前登月的目的完全不一樣了。美國在 1969年、1970年登月之後,上去幾次,阿波羅11上過月球,12、13、14沒有上去,總共登月了6次。中國作為一個科技大國,在21世紀肯定在各 方面都會站在一個世界領導者的位置。

  中國在歷史上也一直是世界的領導者,哥倫布1492年到北美大陸的時候,其實在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帶的艦隊,他的船要橫過太平洋一點問題都沒有,比 哥倫布的船要大五倍,完全像一艘航空母艦跟一個小船比的姿態。所以中國要是講起來,科技一直是非常領先的。那麼在19世紀20世紀,我想就是打了個盹,被 西方人欺負了一下,現在急起直追各方面都要強力發展。

  所以我認為中國去登月這個事情,就是有歷史遺留下來的,一個必然的結果。不管別的國家怎麼樣,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科技大國,21世紀帶領人類再回 去月球,就是中國人。那麼我想對未來中國50年,當人類最重要到太陽系探測的話,火星一定要上去的,這是人類到太陽繫上很重要的里程碑,人類一定要去火 星。

  我覺得到底人類去火星的國家,現在假如叫我賭的話,我說是中國。所以我想再給中國20年、30年,那就不是現在這個局面了。因為中國發展太空科技是一 步一個腳印,全部是獨立的,這個是最難能可貴的。雖然現在有很多地方還是需要有很大的改進,比如嫦娥登月這件事,美國在登月之前,比如說勘測者號,基本上 大概都是嫦娥要做的,當初並沒有說要軟著陸,現在繞、落、回,美國是送人,基本上也是繞、落、回。他不是探月小車,是人,也要繞、落、回,所以也要找登陸 的地點。

  但是現在月球很多東西中國人不需要顧慮,比如嫦娥的登月小車不需要顧慮一到月球上會不會陷到沙裡面去。因為月球的沙好幾米厚到20米厚,像地球上的流 沙一樣。當初美國探月的時候連這個都不知道,是不是東西落到月球表面馬上會被流沙吞進去?像這些東西現在中國根據過去所知道的知識,已經不需要(擔心) 了。只要找到一個平的地方,送上去就可以了。

  那麼我講中國在月球科技發展這方面獨立,這個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要追。比如我一直說中國關於太空科技這方面,大概目前面臨最大的瓶 頸,就是火箭的載重的推力。中國包括嫦娥,包括神州神五、神六、神七月的都是長征3號,這次用的是長三丙,它的推力比一般的長三要多出兩噸多。長三丙基本 上11噸的推力,到地球軌道。登月送的嫦娥去月球基本上沒有問題,假如要送人登月的話,那麼這個力量就比較弱了一點。

  美國要發展的火箭有兩個,一個是載人的火箭,一個是載貨的火箭。載人的火箭是火星1號,現在還再繼續發展,25公噸,送到低地球軌道。載貨就是130 公噸。中國當時面臨這個巨大的瓶頸,大概所有的火箭都在8.5噸左右,8.5噸和25噸比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中國2008年的時候宣布要發展長征5號,長 征5號大概是可以到14公噸左右。

  所以這方面我是想中國一定有這個計劃,把火箭的推力朝25公噸載人這方面(推進)。載貨的話,你要去月球長期蹲點,要在那邊住一個月、兩個月,不像以前一上去10幾個小時、20個小時就回來。人跟貨需要火箭的推力,那麼就需要大非常非常多。

  所以我是認為中國在火箭推力這方面,還是需要繼續超前發展的。我想未來10年至少中國可以有20噸去低地球軌道。但是你想8.5噸、10噸左右,天工 一號一件一件往上運上去也是可以的。比如美國在登月的時候,在60年代底火箭最高已經到達了130噸,那個是土星運載火箭。這方面是中國需要發展的。

  另外關於探月方面,中國的嫦娥系列,嫦娥系列主要的目的大概就是要把月球的月岩取回來一些,大概幾公斤。繞、落、回,把岩石帶回來,這個當然是非常大的成就。主要的目的是把岩石帶回來,中國有月球岩石,這個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其實月球最有趣兒的區域是月球的南北極,月球有一塊地方大概80%是永凍,永遠沒有日照。從月球生成40多億年,從來沒有照過太陽。所以那邊的一些原始的水冰在那邊,一些太陽風帶來的太陽系的原始材料和一些科學數據,這是未來中國要送人的話,也是南北兩極。

  所以基本上創月這方面的話,美國是南極和北極,他先挑南極創。印度跟著美國創,也是南極創,日本當然也是希望創南極,歐洲智能一號當時沒有創到南極, 大概到30幾度。中國主要的目的是繞、落、回,主要是把岩石拿回來。最容易的地方還是接近赤道。所以中國2009年3月1號創的地方是赤道,這次去大概主 要的探測未來登陸點大概還是赤道。

  當然,我是希望中國對月球的兩極,探測月球的時候也要給一些恰當的注意。為了把岩石拿回來,這是一個事情。但是月球最科學的寶地,為了人類探測的地方,人類在月球能夠居住的地方是南北兩極,這個中國目前還完全沒有對這方面注意。

  繞、落、回這個系列,我想嫦娥二號、三號、四號,包括五號、六號可能對南北兩極大概都不會有任何探測的動作。這個也是我對中國的一些期望、期許。

  主持人:您剛剛主要是評價了一下中國,對中國探測月球的能力、水平的評價。您覺得對印度、日本、歐洲這些國家的探月水平又是怎麼評價的呢?

  嘉賓:日本的太空科技能力硬體當然是很強,日本的硬體能力很強,比如他的H2的火箭系列,印度在這方面也是急起直追,但是這些國家基本上還是沒有創新。像一個藝術家一樣,如果我要登高的話,我畫的東西就是跟梵高的畫學一學,拷貝一下、複製一下就不一樣。

  美國帶給西方的一些(科技),包括日本、印度的探月,雖然他們也上去了,但是他們基本上是跟著美國跑的。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太空探月能力,這一點完全不能跟大家不可同日而語。中國是完全獨立的往前走,中國自己想出來點子,然後怎麼樣實現,這是中國比較難能可貴的。

  雖然起步剛開始慢,像嫦娥系列,中國這麼久才到嫦娥2號,第二次探月。人類送嫦娥這種東西,有100多個探測器了。當然,去月球成功率還並不是那麼 高,大概50%左右,所以這是我們現在講嫦娥2號還是有很多危險的,並且嫦娥2號上去,我覺得這一次跟第一次不一樣,第一次是慢慢來,比如地球軌道在這邊 飛,檢查了3天、4天之後才肯放行,然後到月球一檢查好幾天才進入軌道。這一次一上去就直飛。上去直飛軌道,也是中國在嫦娥1號上學到的,嫦娥2號馬上直 飛,中間不停了,不需要地球這邊不停的檢驗。我想這就叫做藝高膽大,可以這麼直飛過去。

  這次直飛4天半左右,大概5天就可以到了,等於是平快車,還沒有到動字頭的,還不是子彈車。子彈車在1966年,美國的勘測者號上去,63個小時就到 了,那就是子彈車,我找了老半天,大概是飛的最快的,就是1966年那個勘測者號,63個小時。月球在那邊已經那麼久了,40多億年,早一點到、晚一點到 都沒有什麼關係,安全第一就可以了。

  智能者號是因為用離子推進的一種新的科技,用很少的能量慢慢來,飛了14個月、15個月才飛到。我覺得這些但是表現出中國在太空科技這方面學的很快, 並且有中國自己發展出來的科技,中國自己完全掌握,不需要依靠任何人,這是中國最可貴的地方。中國有中國自己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想出來登月的探測理念和 任務,這個跟日本、印度不可同日而語,我覺得兩個不是同一個級數的東西。

  主持人:因為老百姓最關心哪個國家更快會實現載人登月,您看來哪個國家能更快實現呢?

  嘉賓:我覺得人上月亮,只要中國繼續往前諮詢中國的探月計劃,我想21世紀登月的人類是中國人,我一直有這個信心。因為別的國家第一個沒有這麼大的雄 厚的經濟力量,第二個他們的太空政策可能不是獨立的太空政策。所謂不是獨立的太空政策是什麼樣的呢?美國做什麼事情他們跟在後頭一窩蜂做,美國一撤,老大 哥一撤,怎麼老大哥撤了?他們就變成手足無措了,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中國自己獨立的往前一步一步走,我想到最後應該是中國人是21世紀登陸月球的人類。

  主持人:有一個科幻學家阿瑟·克拉克在他一本著名的小說《2001太空漫遊》這本書的續集里寫到:中國宇宙飛船錢學森號會搶先登陸木星2號衛星歐羅巴。理由是中國綜合國力提升,以及中國的體制和國家的意志使然。您認為中國的體制是不是在中國的太空競爭中也佔德先機?

  嘉賓:阿瑟·克拉克寫《2001太空漫遊》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狀況跟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那個時候中國的兩彈一新已經基本上出籠了,中國有很強的政 治的決心,但是那個時候的經濟力量,按照阿瑟·克拉克那個時候講,認為中國可以用政治力量。比如說他就想錢學森號到木星歐羅巴,第二個衛星,其實NASA 最想到那登陸,在太陽系裡頭,唯一一個能夠可能有生命的、大型生命的可能就是歐羅巴。

  歐羅巴即使是一個大水球,海洋大概有100公里深,在海洋上頭有冰大概10公里到20公里厚。所以到歐羅巴探測,其實我們有一個探測計劃已經成型了很 多年,但是不幸被取消了,因為他是需要核能。太空船降落在歐羅巴的時候,要用核能的熱量穿透這個冰,穿透這個冰要到10公里、20公里左右,才能穿透這個 冰層到歐羅巴底下的海洋。

  他底下的海洋不知道比地球深多少,因為歐羅巴離木星很近,有地熱、液態水這種東西,可能海洋裡頭有很大型的生物。那麼我想在太陽系探測裡頭,你講木星 的歐羅巴,大概是太陽系裡,目前人類的科技力量幾乎已經可以達到的探測的重要目標。中國如果制定能夠去歐羅巴探測,就把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 的預測,1960年出來(的書),給他100年,到2060年中國如果能夠在歐羅巴探測,能夠將來簡直是不得了。

  我相信太陽系除了火星之外,人類要登月另外一個星球,我想是火星當然是第一首選,因為不像歐羅巴那麼遠,因為木星還是太遠了一點。火星距離地球最近, 大概只有7千、8千萬公里。那麼人類要去我想肯定先去火星,但是去歐羅巴無人的太空船,假如說登陸,能夠穿透10公里到20公里的冰層,能夠到底下,有一 個照相機可以看底下歐羅巴海洋裡頭的生物的話,那簡直是不得了。

  主持人:我們現在說一些其他的話題,航天技術的民用是收回成本的一個有效途徑。有數據表明阿波羅探月幾乎推動了美國之後20年的科技發展,科技技術的衍生產品在美國投入1美元就能賺回14美元。在這一點上中國做的並不是十分理想,能不能向我們介紹一下美國的經驗呢?

  嘉賓:這種延伸的科技講起來是比較長期的,也很難說是我們在太空發展了哪些科技,馬上可以用到民生。其實都已經大規模在用了,比如說現在最常用的就是開車時候的導航系統,現在大家用GPS,定位衛星做導航,在中國現在開始用了。

  現在我們開車根本不需要找路,只要把地址一打進去,車就可以開到了。那麼這是什麼?這是天上有32顆衛星在那邊飛,你在那邊開車的時候,任何時候有4 顆衛星在為你服務,你只要花個1000、2000塊錢人民幣,就可以買到這麼一個方便的服務,4顆衛星在為你服務。這是太空科技很了不起的應用。

  還有在阿波羅登月的時候,因為送上去的東西要輕、要小,把什麼東西都變成微小化,要變輕。所以現在很多的東西,像現在的手提電腦、個人電腦這方面,這麼小型的東西,現在都是經過這些材料,因為在太空上的需要,現在都轉到民用這方面了。

  有很多材料,我那些朋友在那邊不停的到天上,也是做一些新的材料的科學實驗,也是會有一些東西用到民用。比如說我們在太空站、太空梭上做的一些金屬 材料的,有一個東西叫做金屬玻璃的材料,現在已經在民用,作為打高爾夫球的第一號桿。在日本有的賣,一個大概1千美金,等於差不多5、6千人民幣一根。

  這個雖然比較貴一點,但是它的材料跟地面上沒有辦法比,地面上的科技是從天上把這些材料研製出來,才能夠把這些高爾夫球的杆子做出來。

  蘋果決定把這個材料買去,因為材料的手感很好,所以他們想要這個材料做iPad、iPhone的殼,他們已經把這個專利買過去了。今年我看到覺得不得 了,太空1995年、1997年還要很熱烈的研究,在中國這方面的研究也是有了,中國科學院有好幾位科學家也是做這方面(的研究),金屬玻璃在太空這方面 的研究。中國天工一號上去太空站,組裝會有太空實驗室環境,可以給中國科學家用。

  這種東西要用長期的投資,轉回到民用遲早一定會回來的,等開始回收的時候就不得了了。所以太空的投資剛開始是非常昂貴的,但是到最後都是會回收回來的。

  主持人:嫦娥2號馬上就要發射了,您有什麼想對它說的嗎?

  嘉賓:像我們在太空工作這麼久,一切以安全為最主要的考慮。因為嫦娥發射很著重於第一個發射窗口,晚上下午7點鐘(的時候),其實他是下午6點59分 57秒發射,因為他是一個低溫液體火箭加上固體火箭助推器,大概再一個半小時就要灌注燃料了。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的天氣情況應該還是很好的,燃料一灌注進去 大概就決定,如果沒有任何別的問題的話,那麼18點59分57秒點火。

  這次發射窗口大概在1秒鐘左右,就是要在57秒就要點火,主要是因為月亮跟地球相對的位置很快,在那個時候擺的位置對,這麼一點火一上去的話,大概可以用最少的燃料到達目的地。如果差幾秒鐘的話,可能就差100公斤的燃料才能夠追到月球。

  我想發射窗口非常珍貴,一切當然是預祝嫦娥發射成功,像嫦娥1號一樣,像神五、神六、神七整個發射的過程,我用的詞就是都會像教科書般的完美。也希望這一次嫦娥2號發射是這個樣子。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fressack 2010-10-2 01:04
回復 大西洋人 2010-10-2 01:44
技術含量太高了
回復 茉莉清茶Jasmine 2010-10-2 01:45
剛和國內朋友聊天,說她的小女孩都知道嫦娥二號,呵呵。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23:54

返回頂部